分享

鉴壶 | 如何提升紫砂壶鉴壶水平?

 寒山茅舍 2015-09-01

▲如何提升紫砂壶鉴壶水平

赏壶无心

提高鉴壶水平,先要无心


买紫砂壶,想买好壶,但又怕花了冤枉钱。想学学大师们一眼望去就知道壶的好坏,于是求了种种方法,也学会了几种“化工壶鉴定法”“全手工半手工区别鉴定法”,对于买壶,已经有了足够的辨别能力。但有时捧着壶喝茶,忽然觉得还缺了点什么。缺了点什么呢?纳闷了许久,直到看到一篇文章——


——

【松莹壶】

何叶作品


无事,非无事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我说:“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无事最可贵。”

朋友不明其意,说:“既然无事最可贵,又何必忙着写文章,读书、讲演呢?”

这倒使我沉吟了,无事并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与生活都没有牵挂,也没有变生肘腋、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

我把茶倒满,闻到今年春茶的香气,深呼吸,让茶香清洗我的胸腔,我说:“能这样无事喝一杯茶,真是人生里幸福的事呀!”

朋友终于懂了,微笑着喝茶,那专注的神情,使我感到无事的欢喜。


看这篇文字,与禅茶悟道相关,似乎与鉴壶一点关系都没有。但道理总是相通的!品茶,是品味生活,是品味心境,品壶也是。把这种心境用在鉴壶上,同一个道理。


▲【祥云如意】 钱祥芬作品

鉴壶,最重要的是工艺。曾经笔者鉴壶,着重于细节上的探究,三点一线、盖子松紧、接缝处是否浑然一体、推墙刮底够不够自然等等等等。看的很仔细,不想让任何瑕疵从眼中漏过。

但从那篇文章的“无事,非无事”上,忽然领悟到了鉴壶的另一层次。另一层次,反而说起来更简单。就像很多东西一样,最高深的道理,往往就是最简单的一句话。

就像“太阳能发光”一样,简单,无可辩驳。在壶的鉴定上,“看着很舒服”就是我发现的我曾经缺少的那一点。

说起来好像是开玩笑,但却确确实实地被忽略了,不知道有没有壶友跟我一样!

玩壶,大概也经过三个境界,刚开始玩的时候,“哎,这把壶看着漂亮,还不贵,买了!”

接着玩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壶型、泥料、工艺师、能不能升值等等;鉴定壶的时候,也开始研究做工的细节,纠结于全手半手的区别,考虑着泥料与茶性的搭配……每一种想法都有一个参考标准,脑子里就装了乱七八糟一堆的参考标准。

现在想想,一个“舒服”足矣!



▲【绞泥金律】 曹奇敏作品

舒服,就是自然,就像那文章里说的“无事”,也就是无凸凹感,无不自在感。

就像庄子喜欢强调,说忘记了脚,说明鞋子很舒服;忘记了腰,说明腰带很舒服;忘记了是非,说明心里很舒服。同样,当一把壶能让你忘记去检测它的工艺制作时,说明这把壶做的很舒服。

比如上面这把“绞泥金律壶”,它上面装饰有三枚“铜钱”,一枚在右上角,两枚在右下角,似乎并不协调。可是初看这把壶时,根本没怎么在意到它铜钱的位置和样式。这就说明,制壶人在这把壶的制作和装饰上已经到了让人舒服的境地。


▲【玉兔】 闵璐作品

无门慧开曾写过一首名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放在紫砂壶上,大概可以这么写:


后有壶把前有流,下有壶底上有钮。

若无凸凹忽碍眼,便是好壶尽可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