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在的智慧是真正的驱动力 “叛逆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 是培养独立还是诱导依赖?

 青衣问道 2015-09-02

 



 

内在的智慧是真正的驱动力   “叛逆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

为什么一个小孩会说不?那是因为他发现了他自己,并且要坚持他自己。

长期心理逆反会导致各种病态性格 扭曲的主见  叛逆期其实是宝宝自己的探索期

养育孩子,很重要的就是让这个自我充分活出来。但是,养育孩子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父母会太强求孩子,会压抑孩子的这个内在自我。社会要求的声音太强大了,常常压制了小孩内在自我的声音。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就会变得很弱,因为他的内在自我不能够做出判断,不能做出选择。

所以人与人之间要遵守原则边界线和责任范围,告诉他们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这样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才有可能逐渐建立起来。他们才有可能在“承担”中,成熟起来!

当一个孩子对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会放弃作为一个人的权利和空间。

教育也需要做出选择:是培养孩子独立,还是诱导孩子依赖?



 

 


 “叛逆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认为别人的话有漏洞,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往西。


“叛逆期”是怎么回事

 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到了青春期,孩子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变为抽象思维。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是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特殊变化,于是他们会利用多种机会来体现自我,如和父母对着干。其实他们反叛的对象并不只是父母亲,对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因此,心理学家把十五六岁这段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青少年时期称为“叛逆期”。

 

  “叛逆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所以兼有两个时期的特点:一方面,青少年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支配强烈的表现欲,即处处体现自己,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时期的年轻人爱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爱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让人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了解到这些,家长就不难理解孩子的表现了。

 
第一,叛逆与成长的关系。第二,孩子的叛逆与父母如何管教。第三,叛逆与心理症状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叛逆,叛逆是一个人自我形成的表现,是他要成为自己的愿望的反映。

其次,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需要正确看待和适当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情绪与行为。如果没有处理好,过于加以控制和压制,可能激发孩子身上过多的叛逆行为,形成一种关系性的叛逆。

其三,关系性的叛逆变得严重的时候,孩子会发展成为一种叛逆性的心理习惯,形成一种症状性叛逆,即不自觉用叛逆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己、他人和世界。

因此谈到叛逆,我们把它分成三种形式:一、成长性叛逆;二、关系性叛逆;三、症状性叛逆。

关于生命成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比喻,叫“橡树的种子”。有一些心理学家,像马斯洛、罗杰斯、霍妮,都使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许多年来做心理辅导,我也不断重复这个比喻。这个比喻是这样说的,一颗橡树的种子,它内部包含着一个渴望:我要长成一棵高大的橡树。虽然是一个关于树的比喻,却向我们展现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基本事实,即,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里,也被赋予了一个成长的渴望:我要长成自己。如果我们说生命的方式是成长,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生命成长的目标就是要长成自己、实现自己。因此,罗洛·梅说,实现潜能就是他充分成为一个人。


心理工作,最关心的问题是,心理困难的根源是什么,心理困难的本质是什么。如果用最简要的方式来作出回答,就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他遭受了压抑、阻碍、损害,他感到害怕,他内心有很深的不安全感,他不自觉会选择各种方式去逃避,而不是去面对。当一个人习惯于逃避,他就不能够,也没有勇气真正活出自己来。

 

心理咨询的动机或目标是什么呢?在我们的理解里,就是帮助一个人去经历一个直面的过程。虽然他过去遭遇过压抑和伤害,他依然能够去面对而不是逃避,直到他最终活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用许多的理由让自己一直逃避下去,以致在逃避的途中迷失自我。

有一位教育家叫陶行知,他说过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心理辅导正是“求真”,帮助一个人成为“真人”。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经历过反抗或叛逆,他就很难真实,很难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真实才有力量,这话是基于长期的观察:人在逃避中变得越来越虚弱。


 




 

生活中有许多人,他们很有才能,却没有真正活出生命的力量来。我们也看到,有许多真实的人,他们身上却有充沛的力量去实现自己。我们养育子女,面对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就是成长,就是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充分活出他自己,就好像一颗橡树的种子,被播种在土地里,长出苗,长成树干,伸展出枝叶,最终长成一棵高大的橡树。


我们从生命的源头来看,胎儿在母体里的时候,跟母亲是一体的。当胎儿生出来,成了婴儿,就在经历跟母体的分离。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婴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分离出来,他在意识上跟母亲,跟周围的环境是混为一团的,也就是说,他还没有发展出分明的自我。有一位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概念,叫个体化,或者叫自我分化,是指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最开始跟母体分离,在意识上渐渐跟母亲和跟周围的人分别开来,跟周围的环境分别开来,他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越来越发展出一个分明的自我来。这个自我,就是罗洛·梅所说的从“原初的我们”到分离出来的“我”。


身体的分离是相对容易的,但心理的分离却很难,而且要经历更长的过程。在生命早期,孩子对母亲有天然的依恋,他需要从母亲的照料中感受到一种安全,并且发展出一种信任,这是他经历分离或个体分化的基础。这种依恋关系还由母亲延伸到跟父亲的关系,并且发展出跟周围其他人的关系,并在关系里,他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越来越能够经历分离,从依赖走向自主的意识,在关系中发展出独立的能力。

 


自我意识向我们透露的是一个存在的基本事实:人宁愿痛苦,也选择有自我意识。
为什么一个小孩会说不?那是因为他发现了他自己,并且要坚持他自己。

 

 为什么一个小孩会说不?那是因为他发现了他自己,并且要坚持他自己。因此,直面心理学甚至把说“不”看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在我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发现,各种各样的人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症状,许多类型的症状包括一个共同的本质:他们失掉了说“不”的能力。他们内心有太多的害怕,认为世界有许多的威胁,他们不断地依从,总是对世界说“是”,却不能说“不”。症状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在过度的顺从里失掉了自我。
要经历成长,长出自我,孩子需要有适当的叛逆。我曾经遇到一位心理学家,他把一般人称为“叛逆”的行为叫“试翅”,就是小鸟试翅。小鸟为了能飞,要不断练习自己的翅膀,直到翅膀硬了,可以飞出去了。这就如同小孩为了能走,他会反复练习走路,经过蹒跚学步,最终能够走路了。小鸟不试翅,就不能成为会飞的鸟;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经历适当的叛逆,就无法长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来。罗洛·梅把人生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中有一个阶段他称为反抗期,指的是一个人为了成为自己,他要坚守自己的独特性,不让自己被抹杀于众人之中。
人生是在独立与依赖之间进行的一场战斗,成长之所以发生,是人鼓起勇气选择独立。而在许多神经症者那里,独立与依赖是一场持续的冲突,他们无法做出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选择了依赖,但又不甘于依赖;他们很想选择独立,却不具备勇气。于是,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那里痛苦着,挣扎着。




 

 

 

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做出选择:是培养孩子独立,还是诱导孩子依赖?

我一直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的一个故事: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帮助孩子们学礼貌,用了一个很生动的寓言。故事说,冬天到来之前,小松鼠就在树洞里储存了很多食物。冬天来了,小松鼠邀请小白兔到他家作客,拿出小白菜、胡萝卜招待小白兔。故事讲到这里,老师问:小朋友们,这时小白兔应该对小松鼠说什么?在座都知道,应该说谢谢。因此,小朋友们都一致回答说:谢谢。可见这种训练很好。
但是,这天班上有一个孩子不是对小松鼠说“谢谢”,而是问小松鼠:“你还有什么?”问这个话的是我儿子。老师对其他小朋友说,这个孩子不礼貌,太贪心了。但是,各位,你们觉得这是贪心还是好奇心?是的。其实这是好奇心。我要说,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教会他们规则,却不能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简单来讲,创造力来自“不安分”,来自“别出心裁”,来自于我们的孩子“敢于不同”的勇气。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生命成长的全部意义:一个人生下来本来就是独特的,他的成长就意味着他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且敢于活出自己的独特性。在我的理解里,独特不只是指一个人生来与众不同,更包括他在成长过程中间敢于活得与众不同,而好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与众不同的勇气,支持他与众不同的行为。
但在我们的文化习惯里,父母和老师会太强调小孩听话,太考虑孩子的安全,过多限制,过多保护,这会抑制孩子的自我成长。如果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容不得不同,没有给一个人的自我留下更大一点的空间,反而太强调一致,这是在局限人而不是在发展人。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是刺激,那就是,当一个小孩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或者他犯了一个错误,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会对他说这样一句话: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这个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这句话沉淀在我内心很深的地方,我之所以现在还能够很清晰地记住它,那一定是因为它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后来才明白这句话里有一种很深的威胁的性质。本来,不管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它不过是一个个人的行为,但这个个人化的行为却被假设成一个很可怕的后果,导致整个人类或者全世界陷入一种万劫不复的灾难,而我们自己就成了罪魁祸首。
我也是到了后来才意识到,这个假设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不管一个人的行为有多么特别,也不会让全世界都来模仿,更不会让全世界陷入可怕的灾难之中。但是把一个可怕的后果和我们一个特别的行为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威胁。一个人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是不会看清事情的真相的。
我接待任何一位来访者,都会非常关注他的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给他造成影响的那些因素,就是他的文化。一个神经症者感到害怕,他的害怕很深、很剧烈,以至于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这就是焦虑。焦虑被描述为“对害怕的害怕”或“对恐惧的恐惧”。如果我们害怕,总有一个具体的威胁对象,但是,当我们感到焦虑,就成了我们不知道在害怕什么,却在那里害怕着,那害怕就仿佛是一种世界末日就要到来的恐慌感。但是,当我们看他们的生活,却找不到有什么具体的威胁在逼近他们。然而,我们又不能说他们没有理由害怕,那些理由常常掩藏在他们过去成长的悠远而模糊的背景里。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师范大学的学生要毕业了,到一个学校去实习。上课的时候,因为初出茅庐,难免会感到紧张。因为紧张,他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写错了一个字。你们觉得这件事情是不是很可怕?其实并不可怕。即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难免犯错。我们成熟的人都会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甚至犯错误是人类的特点。西方有一句话说,“To error is human”,意思就是,是人就会犯错误。中国也有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件事情却给这个实习大学生造成了很深的恐惧,他越想越怕,就有了焦虑,就在暗地里把这样一个小小的错误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灾难——在他的想象里,班上的学生放学回家,会把这个错字告诉父母,父母会以讹传讹,导致他们周围的人都会写错这个字。再有,这些学生将来长大之后也会做老师,又去把这个错字教给他们的学生,结果,这个错误就会蔓延到全世界,导致整个人类都会因为他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而受到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许多患有心理症状的人,会把一个小小的私人事件变成一个巨大的世界灾难。
在许多神经症者那里,独特是不安全的,只有跟众人一样才是安全的。因此,为了安全的缘故,他们不敢非同一般,不敢与众人不同,不敢标新立异,一句话,他们不敢独特,反而拚命压抑自己的独特。他们越是这样想,越是这样掩藏自己,他们就越在削弱自己,最终就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 


 

 

 这些年来,我做心理咨询工作,内心一直都有一种期待,这个期待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个体的期待,就是每一个人有敢于活出自己独特性的那种勇气。第二个期待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公众、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要给每一位个体留下空间,有意识地去培养每一个人呈现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过于强求他们跟别人一样,而不是过于要去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而不是不允许小白兔对小松鼠说“你还有什么”。

心理咨询就好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家长面对孩子叛逆这样一个问题。有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到了外面,不知道如何跟人相处,不开心也不敢挂脸,以至于受到压抑,回到家里对父母肆意发泄情绪,胡闹,踢门、砸东西;甚至,许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中国社会的许多家庭正在发生一种变化:父母打孩子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少了,而孩子打父母的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了。这便是我所说的关系性叛逆。 

 那么,遇到孩子的叛逆,父母怎样理解,怎样反应,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我们的每一个家庭,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如果父母处理得好,会为整个社会造就和输送更多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如果弄得不好,孩子就会发展出心理的障碍和精神的症状,使许多家庭受到拖累。这是当下中国社会许多家庭正在经历的情形。


 

 

 
涉及到生命成长,在直面心理学看来,一个人内心里有两种基本倾向:一个是逃避、依赖的倾向,一个是直面、成长的倾向。父母养育孩子,需要选择一个态度、方式。你的每一个观念和每一个行为,是让孩子发展出依赖、逃避,还是让孩子通过直面去经历成长,从而变得独立?
我们讲一点青少年期的特征,可以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有叛逆。当一个小孩进入12岁,他的儿童期就结束了。从12岁到20岁这个期间,青少年的身体机能正在发生剧变,心理和情绪也处于相当不稳定的状态。这也是让许多父母感到很麻烦的时期,有些家长甚至说,这个时期的孩子简直就是半个神经病。

我们需要了解,青少年之所以有这么多苦恼和混乱,是因为他们进入了一个告别儿童时期和进入成人时期的中间阶段,因为不再是小孩子,又要预备承担成人的角色,他们的心理压力骤然增加了。他们对自我有了一些经验和认识,但又不能确认自己的角色或身份,不能确认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和跟他人的关系。他们很在意别人怎样看自己。他们会跟同伴有更多的交往,从而寻找一种认同感。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过多的限制,不让孩子参与同伴的交往,就会局限他们发展自我认同的直接经验,会导致一种角色混乱,即,孩子不能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我是谁”。
 

角色混乱表现为,青少年不能在生活中选择自己的角色,或者时而认为自己是这个角色,时而认为自己是那个角色,无法确定下来。有时候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一旦发现自己某种能力不足,他的自信就会崩溃,以至于会否定自己,反抗现实,把自己的问题推诿于社会不公等;甚至,角色混乱会导致一些青少年偏激的反抗行为,包括离家出走、放弃学业、反抗社会的一切。 

 角色混乱也会使青少年去发展过分的自我认同,比如追星,即把明星作为自己的认同对象,拼命去维护他,模仿他,把自己等同于对方。这一方面反应了青少年寻求自我的渴望,但另一方面,如果追星的行为持续过久,可能反映他不能在现实中寻找真实的自我,没有意识到和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性。 

 找到自我感和发展相对稳定的自我,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去经历一连串的自我认同,直到找到自己。


 




 

一个人找到自己,是生命成长中最重要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一个人找到他自己。我讲一个案例: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待了一个小学生。他的妈妈带他来接受心理咨询。这个小家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样子很可爱,壮壮实实,性格很爽朗。他知道我是从国外回来的,进门的时候,还用英语跟我打招呼。但在这之前,他妈妈在电话里对我说,这个孩子有偷东西的习惯。甚至有一天他爸爸暴怒之下,把他吊起来,拿出菜刀,要把他的一只手剁掉。只是当时被爷爷奶奶抱住不放,孩子才得以幸免。但这对父母常常指着小孩说:你将来只能进监狱,成为社会渣滓,成为垃圾。
讲到这里,各位就知道了,父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会损害孩子的自我,就是孩子内部那个“我是谁”部分。
为什么一个人的“我是谁”很重要呢?因为我们内心里有一个怎样的“我是谁”,我们就会按这个“我是谁”去思想、去感受、去行动,结果就活出这个“我是谁”来。这个“我是谁”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有自然的部分,也有长成的部分。成长的内在部分,就是这个“我是谁”。一个孩子形成怎样的“我是谁”,与周围的人怎样看待他、怎样对待他有很重要的关系。如果这对父母总是对他们的孩子说:你是一个社会渣滓。很有可能导致这样的后果: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社会渣滓。这时,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当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渣滓,他就会自暴自弃,用各样的行为证明自己真的就是一个社会渣滓。

这个孩子被父母认为是“小偷”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情况呢?我发现,孩子的父母在用钱上十分节省,其实可以用“吝啬”来形容。比如说,学校安排旅游,每个学生要交20块钱。父母就会对孩子说:为什么要交20块钱?10块钱不行吗?结果就只给孩子10块钱。其他的学生交20块钱,这个孩子只从父母那里要到10块钱。这个孩子怎么办?他只能在家里各个角落里找到一些硬币,来凑够这个数目。他还有其他一些合理的需求,总是被斤斤计较的父母。结果,就只能这样到处找一些零碎的钱。这种行为被父母认为是偷钱。但他们却没有去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所幸的是,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内心的自我形象(即“我是谁”)是很好的,没有受到过多的损害。记得我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他告诉我说:我想成为一个警察。你看,虽然父母对他说,你是一个小偷,但他内心却有一个声音:我要成为一个警察。这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我觉得很好,相信他会沿着内心的这个自我形象行走。 

 心理学家叫荣格讲过一个案例:有一位社会地位很高,非常受人尊敬的一个上层社会人士,有一天被发现在一堆垃圾上举枪自杀了。周围的人感到很惊讶,说,为什么一个体面的人,会选择死在一堆垃圾堆上。做了许多年心理咨询之后,我对此并不感觉惊讶。因为,一个人可以有很高的地位,很好的身份,很有钱,有好的容貌,但这些并不表明他有很好的价值感。很有可能,在他的内心里,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就如同一堆垃圾。



曾接待许多这样的来访者,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案例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毕业于名牌大学,家庭条件很好,又在一个收入很高的著名企业工作。像她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中会让几乎所有的人羡慕或嫉妒。
她在这一天来访,坐在我的对面,我们还没有开始说话,我便看到她的眼泪从脸上淌下来,接着我听到她用很微小的声音介绍自己:王老师,我其实是一只臭虫……这一幕发生在十年前,当时的我惊呆了。我无法把这么美丽的一个人类跟一只臭虫联系起来。后来我慢慢了解,她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被一点一点破坏掉了。这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常常是外在的条件无法弥补的。

这便是我在心理咨询里面经常接触到的类型,他们出现了心理症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恰恰相反,许多神经症者是我们这个社会里非常聪明的类型,他们的智力,甚至他们的相貌,都在中等以上。他们不缺少生存条件,恰恰相反,他们的生存条件往往比许多人都好,甚至让许多人羡慕。但是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感遭受了剥夺。这种价值感的缺失,导致他们拚命追求卓越,目的是满足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成了外面很光彩,内心却空空荡荡的人。他们实现了家人、周围的人期望的一切,自己却感受不到价值;他们让别人感到满足,自己却一点都不快乐。他们让别人羡慕,却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他们有足够的生存条件,却失掉了自我存在的意义。

心理咨询做得越久,我越是相信,不是你外在的条件,而是你内在的条件,在决定你过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因此,只要有机会,我总会提醒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要为了让他们拥有多少条件上的保障,以至于压抑他们内心的需求,阻碍他们生命自然的发展。我们做父母,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不要强求孩子,不要征服孩子。那些征服了孩子的父母,最后成了失败的父母,成了非常痛苦的父母,不管他们在事业上多么成功,在社会上多么耀眼。



 

在我们的社会里,在许多的家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让孩子无能为力的事情发生。
 

 我最近读到,在一个学校,老师叫学生用“可能”造句,有一个小孩造句说:今天爸爸可能不会打我。这个小小的造句反映了很多的信息。 

 还有一个幼儿园的小女孩,她还不会写字,但是她会写拼音,你看,当这个小女孩刚刚找到自己有限的表达方式的时候,她用拼音写了这样一段日记:ma ma bu yao da ma wo。据报道说,她的妈妈听了以后泪流满面。 

 我经常在大街上看到父母或家人粗暴对待孩子的情景。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幕:就在南京的上海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跟在妈妈和奶奶后面过马路,大人在前面走,也没有管后面跟着的孩子。走到自行车道的时候,一个摩托车突然开过来,差一点撞到这个小孩。然后,摩托车又呼地开走了。这时我看到,这个妈妈回转身来,一把把小孩抓过来,抬手就给了他一个嘴巴子。他的奶奶(我猜想是孩子的奶奶)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她想保护孙子,但又不敢说话。我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跟几个同事走过去,对她们说:这不是孩子的错。 

 我们养育孩子,需要意识到,孩子也会有情绪,他的情绪需要有适当的表达或释放。没有释放的空间,情绪就会在内部积聚起来,发展出心理的症状来。生命是一个系统,需要有自己的出口,我们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出口。



 

 

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观察,他说,如果人类压抑自己的情绪,并且试图表现得好像他们的愤怒根本就不存在一样,那么他们最终会患上神经症。选择承受一切,其实,就在这个时候生命里已经埋下了神经症的种子。 

 我曾经在一个学校做辅导,有一个学生画了一幅画。他向我出示了这幅画,我一看,就立刻明白了。你们看这幅画,这是他自己,抱着头,蹲在地上。这是现实中的他。这里有一个圈,圈里的内容表示是他头脑里想象的内容——这是一个皇帝,头上戴着皇冠,手里拿着权杖。这是幻想中的他。在他的下边,有很多像小蝌蚪一样的东西,事实上是一大群人,在向他跪拜。
看了这幅画之后,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生活。这个小孩有一个很粗暴的父亲。他家门背后总放着一根棒子,是父亲用来打他的。棒子打断了就换一根,现在放在门背后的已经不知是换了几根棒子了。你们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可能在他父亲的眼中,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他的父亲可能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以为打他是为了他好。看到这幅画,我知道这个小孩在现实里是这样一个人,但在他头脑里,他变成一个皇帝,人们在向他跪拜。 

 各位肯定听说过,有人患上精神分裂症,其中有一种症状叫夸大妄想,表现为一个人忘记了自己在现实中的角色,赋予自己一个虚幻的角色,却信以为真。如,有人相信自己是国家主席,有人以为自己是爱因斯坦,也有人认为自己是比尔·盖茨,还有人相信自己是耶稣基督。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没有适当的渠道表达,他可能会选择用一种扭曲的方式来表达;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发展出一个健康的自我,他可能会把自己变成一个虚幻的角色。

因此,罗洛·梅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人类不能够实现他作为一个人的潜能,那么他也会在那个程度上变得枯竭和生病。这就是神经症的实质——那个人闲置不用的潜能受到环境中(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敌对性条件以及他自己内化了的冲突的阻碍,转而朝向内部,于是导致发病。”

门林格尔在《人对抗他自己》一书中讲到,人有一种自我攻击、自我毁灭的倾向。这种自我毁灭的根源在哪里呢?门林格尔认为,它是根植于人性,而我则认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一个人长期受到压抑,他的内心会形成了一种反抗的力量,这种反抗的力量无处释放,要么导致他惩,即攻击别人;要么导致自惩,即攻击自己。过度的他惩会导致人格障碍,而大多数神经症者选择的是内惩,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攻击的目标,或者不敢与他人为敌,最后就以自己为敌来攻击自己。心理症状是一件武器,本来是为了防御他人,常常却导致自我伤害。

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常有两种非常极端的情况:一个人在小的时候过于叛逆,他会在成长过程中遭到许多威胁、压制和损害,使他越来越害怕枪打出头鸟,以至于在不觉之间变成了一个极为顺从的人;
同样,一个人自幼过于顺从,他会把过多不情愿的东西压抑下去,累积多了,心里难受,结果他可能会变成一个反抗一切的人,包括反抗好的东西。而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一个人被自己的过去所探索,不能真正成为自己。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来访者,他存在非常严重的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障碍,他是这样描述他跟爸妈的关系:我跟爸妈的关系是,我可以打他们,但我同时又依赖他们。



 

 

 

 

下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一段对话:
我:当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这些?
他:好玩,就是以糟蹋自己的人生为乐。
我:你在反抗什么?
他:我只是在耍他们。
我:你怎样形容你跟母亲的关系?
他:她对我控制,我对她既依赖又抗拒。
我:你在人际关系里有什么经验,被你认为是重要的?
他:我就是重要的,我要掌握一切、支配一切。
我:当你依赖的时候,你也在表达你的重要性吗?
他:是的,是支配感,我用依赖她(母亲)来支配她。

下面我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涉及到比较具体的方面,用来说明,面对孩子叛逆的时候,我们如何来应对?我是一个咨询师,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有困惑,孩子在成长,我也在成长,像任何一个父亲一样。
前面讲过,我的儿子就是那个问小松鼠“你还有什么”的孩子,你们就可以想象,他不大会是一个安分的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过不少叛逆的行为。而我也是一个在处理孩子的叛逆行为的过程中经历着个人发展的父亲。在那个时候,我会忍不住惩罚我的儿子,有时是过分的。

妻子会责怪我两件事情:一,她说,你辅导别人那么有耐心,对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耐心。她责怪的是事实。在工作中,我把耐心给了许多家长和孩子,也的确有许多孩子通过我的辅导获得了成长,甚至,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二,她又说,你的爸爸从来都不打你,而你却打你的儿子。这说的也是事实。这些年来,我就是在这两个事实中反省自己,我也是在错误中长成为一个父亲的。

做父母的,我们只懂得自己的一套道理,却不愿意去弄懂孩子的道理。


 


 

 


 冲突常常是这样发生的。孩子有了什么言行,父母总是选择走到他的反面,告诉他一番道理,这就导致我们的孩子站在我们的反面,去防备和抵御我们。心理学里有一个很好的原则,说起来大家都懂,要做的时候,都忘掉了。我们做心理咨询,很多时候就是靠这个,才做出了专业的品质。这个原则是什么?就是尝试站在来访者的那一边去理解他。如果我们做父母能够学到这一点,就是尽量站在孩子那一边,去体会他的感受,认同他的言行,就会化解他叛逆的情绪和行为。许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原因在于,他们总担心站在孩子一边,会让孩子更加坚持错误。事实却正好相反。当你站在孩子那一边,孩子反而会去反省他的行为。当你站在他的对立面去指责他的行为,孩子反而坚持他的行为,哪怕它是错误的。这就是叛逆行为发生和持续的根源。 

 再讲一点,父母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荣誉感。每个孩子的自我都有一种荣誉感、价值感,我们要小心加以保护,这很重要。我的孩子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身上有很多缺点,但他内部有一种要做好的追求。那天他得了一个奖,就把奖品放在他的书包里。他妈妈到学校去看他踢足球的时候,他把书包放在球场边上,对妈妈说:妈妈,你可以打开我的书包。他的意思是说,他书包里面有奖品。然后他就跑去踢足球了。

这天晚上回到家,我们坐在桌上吃饭,他走了过来,我看到一种比较自豪的表情从他脸上掠过。他手上拿着一本书过来给我看,告诉我说:爸爸,这是老师给我发的奖品,上面有一朵花。然后他又说,如果我表现得更好一点,可以得两朵花。我说:这真不错。然后他走回他的房间,在我们吃饭的时候,他一直坐在那儿看,享受着他的奖品。因为他受到的批评很多,而这次得到了荣誉,需要慢慢享受。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荣誉是很重要的东西。孩子得了荣誉,我们就跟他一起高兴,不要总是说孩子做得不够。

有一个来访者讲到她小时候的一件事:她考试得了87分,高兴得不得了,回加对妈妈说:我得了87分。她妈妈说:人家得90多分也没有像你这样高兴,你得了87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后来,她也得了90多分,却高兴不起来了。甚至,她得了100分也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100分也不是永远的,说不定下一次就得不到了。所以,不管怎样,她都再没有高兴的时候了。而我的儿子,得一朵花就高兴,得了两朵也高兴,不管怎样都高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生活中任何一点得来的乐趣,这乐趣非常重要。英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叫温尼科特,他有一个观点很简单,却实在精辟。他说,心理症状反映的是一个人失去游戏的能力,失去享受快乐的能力,而心理治疗,就是让一个人恢复玩耍和快乐的天性。在我的治疗经验里,考察一个抑郁症者或强迫症者的生活,常常会发现,他一路过来几乎没有享受什么乐趣,要么是真的没有乐趣,要么是他感受乐趣的能力丧失了。
我前面说到要写一本书,叫《儿子教我心理学》,其中会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我们带儿子到他小姨家做客,大人在说话,儿子不管旁人,把电视开得很响。我说了一下他,他便开始反抗。我说,我们在谈话,你到小房间去看小电视。他心里不满,气不顺,跟我生气。我便问他:如果你是爸爸,你儿子这个样子,你会怎么办?儿子说:我就爱他,他就会知道我对他好,就会听我的话。我听了之后,心想,这个道理很简单呀,我怎么就忘了呢?
父母养育孩子,要充分考虑小孩的基本需求。第一,要适当满足孩子的安全需求,让他感受到“我是安全的”。第二,要帮助孩子发展出关系需求,让他感觉到“我是可爱的”。第三,尽量去满足孩子的价值需求,让他在内心有这样一种体验:“我是有用的”。 



 
 

研究者根据父母对孩子的反应,把父母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称之为专制型或独裁型,第二种叫纵容型或溺爱型,第三种叫权威型。

独裁型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的损害最深。伊利莎白·艾利丝在《培养有责任心的孩子》一书中说:“许多研究表明,独裁型家庭出来的孩子过得都不好……他们都不快乐,离群索居,难以信任他人。与控制不太严的家庭出来的孩子相比,对自己的评价最低,最缺乏自信。”
纵容型父母会造成许多有问题的孩子。纵容孩子的真正意思就是剥夺孩子尽量发展他自身潜能的机会,这会阻碍孩子成为一个能干的、独立的和自我调节的人。从一个没有规则的家庭环境里出来的孩子,在进入社会后会遭遇沉重的打击,可能变得一蹶不振,原因很简单,社会是有规则的。
第三种类型称为权威型父母,他们尽力创造积极的环境来培养孩子,能够为孩子确定明确的限制或规则,他们给孩子提供指导,却不会控制孩子,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能够做出解释,让孩子明白理由。他们也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并且提供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欣赏孩子的独立性,同时培养孩子对家庭、同伴和社会的责任感。他们反对孩子的依赖性和幼稚行为,会鼓励和赞扬孩子发展自主的能力。这正如沙皮罗所说,“权威型父母必定更可能培养出自信、独立、想象力丰富、适应性强、很受欢迎的孩子,也就是高情商的孩子。”

天一讲堂:有些孩子在青春期可能对亲戚或者朋友不会特别的反感,尤其是对父母特别会反感,这是什么原因?
王学富:因为父母跟孩子过于熟悉,孩子不大能够一直感受到父母的好处,加上沟通方式不大好,甚至会引起孩子反感的情绪。比如父亲教儿子,儿子可能听不大进去,同样的话从叔叔、舅舅,父母的男性同事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不一般了。因此,过去有一个说法,叫“易父而教”。甚至有鲁迅研究者发现,鲁迅的儿子对他爸爸有多伟大,都没有足够的认识。
 

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涉及到父母在用怎样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方式不恰当,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比如说,有的父母跟自己的孩子沟通有问题,而跟朋友的孩子却有很好的沟通,这就是态度与方式的问题。比如,爸爸跟儿子说话,因为过于在意做爸爸的身份,可能一讲话就太板着面孔,讲一大堆生硬的道理,就可能引起儿子的反感。有一些孩子出现了心理困难,他们的父母以为是他们跟孩子讲的道理不够多或不够好,就带孩子到我这里来接受心理咨询。他们以为,所谓心理咨询,就是给他们的孩子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孩子到这里来,往往不是来听我讲道理,而是我要听他们讲道理。有许多孩子,因为听父母的道理听得太多了,反而受到压抑,跟父母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到了我们这里,他得到了一双可以倾听他们的耳朵。这时,他们就会把跟父母都不会讲的话跟我们讲。这会让许多父母感到很惊讶。为什么孩子有这么多话,却不对他们的父母讲述呢?原因也很简单,父母没有很好地倾听他们。被父母倾听的孩子,是不会对父母有那么多的反感和叛逆的。 



 


 


 

 


 许多人把心理咨询说得神乎其神,媒体也会做一些夸大的宣传,让人听了,以为心理学很神乎其神,是读心术之类。其实心理咨询是很朴素的,心理咨询就是去倾听对方,感受对方,理解对方,做出积极的回应。

例如有一个心理学家叫罗杰斯,他发展了一种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方法,这种方法也称为非指导性辅导,就是不给对方提供指导。在咨询过程中,他总是点头、微笑,用“嗯啊”作出回应。以至于不懂的人把他称为“嗯啊大师”。在他的理解里,来访者就好像一棵树,咨询师为他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能够得到成长。这适宜的环境是由倾听、关注、同理、接纳等条件构成的,如同空气、土壤、水分之于植物的生长。在养育孩子方面,如果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倾听与理解等条件,就会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有一项父母养育子女的比较研究发现,在中国,当孩子向父母讲说自己遭遇的困难的时候,父母永远都会跟孩子讲你怎么做,而在美国,更多的父母则关心孩子的感受,然后再来探讨该怎么办。可见,对于许多中国父母来说,孩子遭遇了困难和挫伤,似乎他们有什么感受是不重要的,因此,他们只需要向孩子提供答案,告诉解决办法。但是,如果不关心孩子的感受,总是跟孩子讲道理,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或反感。我们做父母,为什么不坐下来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听听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他的感受是什么呢?对于建立关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体谅对方的感受。
 天一讲堂:叛逆期的独立人格和自我认同都很需要培养。过度叛逆的度在哪里?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美德或者是普世价值如何塑造在独立的人格当中?
王学富:问题提得很好,在今天的讲座里,我较多讲到父母去理解孩子,培育他们的自然,让他们独立。如果要发展出一个比较健全的人格,两样东西很重要:第一是独立,第二是关系。当二者整合了,就形成了“关系的自我”。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这里的自我,并不等于自私,这里的独立,并不是指一个人只有他自己。没有关系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有他的责任,包括他的家庭、社会的责任等。一个人有没有活出他的意义来,并不是他为自己做了多少,而是他在活着的时候,对别人意味着什么。
在一百年前鲁迅已经讲过,个人主义并不是自私主义,自我也并不是自私。相反,有很多强调发展自我的人,同时强调发展个体的责任和价值。有一个心理学家叫阿德勒,他的心理学叫个体心理学,他很强调这一点:一个人追求从自卑走向卓越,不仅是追求他的个人利益,非常重要的是,他需要追求社会利益或公共利益。一个人的意义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为别人做了多少。
 就在最近钱理群在一次演讲,提到我们的社会对价值、服务、社会意义的追求变得十分缺乏了。他说,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技术化,没有了对价值的关注。从这样的教育里出来的人,只知道如何利用资源去为个人谋取利益,形成了“精致的自私主义”。
这跟阿德勒的说法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个人意义,这等于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为了占有更多的财富或其他条件,地球都会生气,对他说:这里不欢迎你。一个人的意义不是以他拥有多少、占有多少而决定,而是他对别人、对社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来决定的。因此,我们的教育需要让孩子发展出这样的自我,他具有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他知道并且能够选择价值、责任、理想、服务的精神。可惜的是,我们的社会风气常常不是在有意识地培育这样的人格精神,而是损害这样的人格精神。


 
 

 

 

怎样的妈妈会养出叛逆孩子?4类妈妈容易让孩子叛逆
 
 
叛逆的产生阶段

  叛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岁左右是第一个反叛期,第二、第三反叛期分别在10岁和13岁发生,被界定为“准大人期”和“青春反叛期”。
  “执拗”的3岁——3岁是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期,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出现,但他们非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非常任性。这一阶段的宝宝非常需要秩序感,但不会表达,因此表现出对物品强烈的占有欲,他们会觉得“东西出去就回不来了”,所以这一时期也叫“执拗期”。3岁的孩子非常自命不凡,也特别容易受挫,由于不会表达情绪,所以显得脾气很坏。
  准大人期——9岁到10岁半的时候,孩子进入了第二个叛逆期:“准大人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会用很大的力量“往外走”,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表现为不愿意让家长拉手、喜欢让别人叫自己的全名。不过与此同时,孩子还会表现出一小段时间的“回归婴儿期”表现,表现得非常依赖、不讲道理,或者娇气、容易哭,要求父母的力量。当“回归婴儿”和“准大人期”同时出现的时候,家长就要留心告诉自己: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来了。10~11岁:喜爱群体,要有大人的权利但不愿承担责任。

 


叛逆的产生原因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
  三: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高中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许多高中生十分欣赏电视、卡通片中描写的“叛逆英雄”。

  叛逆心理对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

  孩子小时候的一些行为,导致了他们心里的不健康,致使孩子的自闭,对社会和世界的不相信,造成懦弱,胆怯,严重可能引起自杀。年幼时的小型偷窃,违背良心的话和事,甚至是面对了不该面对的事,或者过早见识了悲惨死亡,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叛逆期其实是宝宝自己的探索期


  “宝宝,穿衣服。”

  “我不穿衣服。”

  “不穿衣服会感冒。”

  “我就要感冒。”

  “感冒要打针。”

  “我就要打针。”

  “打针会很疼。”

  “我就要疼。”

近90%的父母不了解“第一个叛逆期”或是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手段,60%以上的家长会对孩子采用专制性教育态度或过度限制和保护。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家长该如何处理“无理取闹”的孩子?

  “第一个叛逆期” 出现在2-3岁

  说反话、顶嘴、反抗是正常现象

  母婴专家陈晓青说宝宝从一岁多开始就会变得有“脾气”,在两岁时会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宝宝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期将延续到3岁左右,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敏感期,家长需要的是无限的耐心与忍耐力。

  这一时期的宝宝活动能力开始变强,活动范围开始变大,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好奇心强。一方面,他们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可另一方面,他们尚未成熟的身体无法满足他们动作的需要,有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无法清楚地告诉大人他们到底想要怎样。所以,一旦遭到父母的干涉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反抗等现象。

  婴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婴幼儿“叛逆”并非坏事,而是开窍的可喜表现。“婴幼儿开心才会开口,开口才能开窍。现在小孩子不仅开口早,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逆来顺受’,这是智力发展的表现。”


 


 


 

 

  叛逆期其实是宝宝自己的探索期

  处理方法不同 铸就宝宝不同的性格

  福建省情商研究会潜能开发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明兴表示,让婴幼儿多体验,是早期教育的方法之一。家长对孩子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快乐。

  陈明兴建议面对幼儿的“反抗”,家长要放弃不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应该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两岁至五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多年后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所以,对于两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如果家长能突破传统的束缚,认清孩子的反抗并不是在挑战你的威严,抓住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引导孩子从叛逆走向独立,相信一定能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宝宝叛逆期  不听话

  家长应该不妥协、不粗暴

  “第一个叛逆期”是宝宝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小宝宝不知道如何把握,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陪着宝宝走好这第一步,在面对宝宝不乖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尊重理解孩子,不能粗暴处理也不能过于溺爱妥协处理。以下方法从各早教中心的专家处收集,正一筹莫展的大家不妨试试。

  多项选择法。在亲子间发生对抗冲突的时候,你不必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坚决执行。我们可以试试这样的方式:“宝宝,必须睡觉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现在还不想睡觉,可以选择再听一个故事或者玩十分钟,你选择哪一个?”这种多项选择法在与宝宝打交道的过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宝宝即使两个方案都不是他原来想要的,但是他喜欢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感觉,所以能接受,并且因为方案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执行起来十分利落。

  反行其道法。当宝宝针对你说的话总是反行其道的时候,家长也可以效仿,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家长想先带宝宝去动物园再去游乐场,担心宝宝唱反调,就可假装说,先去游乐场,大部分叛逆宝宝会上当,会反对说要去动物园。

  约法三章法。宝宝生来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时间及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方式——要共同商定,否则一个外在的规则会被宝宝视作异己加以排斥。一旦他参与了制订,他便会觉得这些规则很神圣,会努力遵守。你也要认真对待你宝宝的约定,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可以提醒他遵守约定。

  自然后果处罚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运用孩子行为后果本身,自然而然地惩罚他的行为。




 

 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

 

  导读: 很多的“叛逆”,都是源于一种对束缚的抵抗,如果你强迫孩子听话,命令他服从你的指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甚至还痛下毒手、又打又骂,那么,孩子只会在“压迫”下“反抗”!你敢打他骂他,他必然以牙还牙,也打你骂你,“不听话”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

  其实我最想强调的,不是暴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也就是说,即便你不出手、不打、不骂,你有没有在心理上认为,孩子就应该服从你呢?你有没有认为,你是大人你就有权利命令和强制孩子听话呢?你有没有认为,只要孩子一不听话,就是叛逆、就是和你对着干呢?

  爸爸、妈妈也是“人”,偶尔控制不住情绪,言行过激,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说父母不允许犯错,只要父母善于反思,不断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就能进步。

  悲哀的是,仍然有很多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滥用家长的权威“仗势欺人”,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一个劲儿地抱怨孩子“不听话”!教育孩子,不能只盯着孩子的问题,不能只是发愁只是发怒,更要冷静地思考背后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有一句话我常说,育儿跟处理生活中其他问题一模一样。



 


 

 

  一、什么是“叛逆”?“叛逆期”有哪些表现?

  给“叛逆”打上引号,是因为我非常不喜欢用这个词形容孩子。一说叛逆,我怎么就联想到电视剧里那些大逆不道、忤逆反叛的事儿?小小的孩子到底犯了什么错惹了什么祸,要背上“叛逆”的罪名?无非是他“不听话”,他的言行没有遵从大人的安排罢了。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叛逆期”:第一个阶段是3岁左右,第二个阶段是青春期。

  相信以下的场景,是妈妈们都遇到过而且非常头疼的——

  唱反调,你指东,孩子偏偏朝西;

  你越是不让干的事,孩子偏要干;

  孩子突然什么都要自己做,不允许你帮忙,谁帮跟谁急;

  孩子不爱搭理人,不听劝不讲理,就认为他自己是对的;

  ……

  绝大多数时候,孩子并非存心找茬,并非故意捣乱,他的“叛逆”往往源于一些发自内心的动机,就看我们家长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了解。

  二、实例分析:解读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动机

  1、独立宣言,我长大啦!我要自己做决定!

  外出游玩之前,我们在家换衣服,整装待发。因为急着赶车,我匆忙给笑笑拿出一件衬衫,往他脖子上套。谁知笑笑忽然大哭起来:“我不要~我不要~”家人以为孩子故意耍赖:“怎么回事啊你?越赶时间越磨蹭?快穿上!”然而事与愿违,你越催,孩子越是抗拒,还一生气把衣服扔掉了。妈妈:“笑笑,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哭?你想怎么样?”笑笑:“呜呜呜呜,我我我不要穿这件!”妈妈领着笑笑来到衣柜前:“那你自己说,你想穿哪件呢?”笑笑翻来翻去,随便拿出另外一件:“我要穿这个!”行,由孩子自己决定!笑笑很快就破涕为笑。

  孩子是故意磨蹭、故意反抗、故意拒绝吗?倾听孩子的心声:他只是不想服从大人的安排,他想自己做决定!

  【解读】叛逆的感觉真好,是一种“长大了”的兴奋,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不必再听从父母发号施令、指手划脚,不必再永远跟在大人身后,孩子因为可以自己做决定而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这不是“执拗”,这是不是“任性”,而是孩子的独立宣言。

  2、谁说我是小屁孩?你们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哼,不信你们瞧瞧!

  笑笑看见大人做饭之前切菜,觉得很有意思,也想玩菜刀。但是大人会说:“小孩子怎么能玩刀啊?会切到手的!千万不能动啊!”然而适得其反,你越是说不能动,孩子越想去动,哼,瞧不起小孩?

  有一天笑笑居然趁人不备,偷偷溜进厨房,幸好被逮了个正着。阻止,有用吗?劝说,有用吗?

  妈妈拿起刀:“笑笑你看啊,这个刀太尖了,一不小心就会割到手,太危险了,对不对?不如我给你另外一个刀,你来玩,好不好?”笑笑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很好奇:“哈哈,什么刀?”妈妈拿出一把生日蛋糕里搭配的切蛋糕的塑料小刀:“你看!”笑笑乐了:“切蛋糕?”再拿出一些西红柿:“来,今天这些菜都归你切了!”笑笑哇地一下张大嘴,很兴奋:“啊?都归我切了?”妈妈:“是啊,一会我们要用你切的西红柿做汤哦!”笑笑点点头:“行!”然后很认真地开始干活。切好后,再拿出一些豆芽:“笑笑,你能帮我们摘豆芽吗?”笑笑信心十足:“能,没问题!”

  孩子是故意跟大人唱反调、故意对着干吗?倾听孩子的心声:他只是想证明,你们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解读】有很多事情,大人出于保护,不允许孩子去做,但是孩子并不理解大人的好心,并不接受这样的“保护”,当你说“不”的时候,只会增加他非要去做不可的欲望。排斥、抵抗、反方向的行为,能带来一种“成就感”,意味着他也能做大人的事,并且希望得到肯定。所以大人不妨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证明他的能力。

  3、我忙着呢,我玩的可开心呢,讨厌,别打扰我!

  要吃饭了,笑笑还在聚精会神地搭积木。妈妈喊到:“笑笑,洗手吃饭喽!”笑笑反感地摇摇头:“嗯~我还在搭积木呢!”妈妈继续嚷嚷:“现在应该吃饭了,等会再玩!”然而无济于事,你越是命令他,他越是坚持。

  换一种态度:“笑笑,你是不是玩的很开心啊?哇,这么高!”笑笑:“当然喽,这是高空城堡,哈哈!”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劝说起来就容易多了。妈妈灵机一动:“城堡现在要举办晚会,王子公主一起来参加!”笑笑兴奋地笑起来:“啊哈哈,还有晚会?什么晚会?”妈妈:“晚会就是大家先吃一点东西,然后再跳舞!”笑笑:“吃饱了才有劲跳舞,对吗,妈妈?”妈妈顺着竿子就爬:“对,对啊。现在,哪个王子要吃东西啦?”笑笑一边笑着,一边高高举起手!妈妈:“好~笑笑王子,你来吃东西,吃完了就可以跳舞!”笑笑乖乖地坐到桌边。

  【解读】在最早的时候,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渐渐地,孩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当他陶醉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大人强迫他结束,他肯定会反抗,会抵触,或者根本不搭理大人。这个时候,大人只能用巧妙的办法去引导他,而不是命令。



 

 

  4、为什么没人注意我?咦,我一唱反调,妈妈就理我了!

  某日,笑笑在画画,妈妈在埋头看一份重要的资料。笑笑:“妈妈,我喜欢蓝色,我画了一棵蓝色的树。”妈妈随口应和:“呵呵,蓝色的树?好有趣啊。”笑笑:“结什么果子呢?绿色的吧?哦不,还是咖啡色的吧!”妈妈敷衍了事:“呵呵,咖啡色的是什么果子啊?”

  你有没有用心,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显然我当时搭话心不在焉。笑笑忽然跑过来,拿水彩笔,在我的资料上猛画一通。妈妈措手不及:“啊?你干什么啊?这是有用的东西,别乱画!”笑笑才不听劝,你越是制止,他越是乱画。

  妈妈这才引起重视:“宝贝,你想干什么?我们到纸上去画,这是妈妈要用的资料,画的这么乱,就没法看了,对不对?”笑笑阴谋得逞,窃笑,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画画。

  【解读】渴望被关注,这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孩子,冷淡了孩子,这个时候,他只能通过一些“反常行为”,来引起你的注意!实际上当你给予足够的关注,他并非蛮不讲理。

 

  5、嘿,有意思,我很好奇,如果……会怎么样呢?我要试试看!

  在公园里,笑笑看见湖边有一些怪异的石头,想要上去爬。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太危险,如果你爬上去,会掉湖里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试一试:嘿,是吗?如果爬上去,会怎么样?不如拉着孩子的手,让他勇敢地去尝试,感觉很刺激哦。

  再说一个例子,浴室有很多水,地上很滑,笑笑偏要进去玩。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地上太滑了,如果你进去,会滑倒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试一试:嘿,是吗?如果走进去,会怎么样?不如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尝试,只需要提醒他小心一点而已。

  【解读】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什么都要试试,常会惹怒大人,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更渴望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不断独立地去尝试一些新鲜事情,尤其是大人不让做的事情。如果大人只是盲目地横加阻拦和限制,势必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在保护安全的前提下,试一试,又何妨?

  胆大而心细,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孩子会懂得自我保护,会明白冒险精神与安全意识,必不可少。


 

 

  6、什么都不行,唠唠叨叨真烦人,我偏不照你们说的做!

  吃饭的时候,笑笑想把饮料倒进菜汤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先后阻止:“不准调皮捣蛋!不能倒在一起!”人多未必力量大,大人们越是集中火力炮轰,孩子越是一意孤行。

  还有一个网友给我讲的例子,妈妈不让孩子趴在地上,反复跟孩子讲:“太凉了,太脏了,不准趴着哦,听话!”但是孩子根本无动于衷,好像外星人一样完全听不懂妈妈的话。当妈妈把孩子抱起来,孩子还固执地跑到原来的位置,继续趴着。

  【解读】我们大人最经常跟孩子说的一个字就是:“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都不行,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非不知道大人所说的道理,当孩子已经习惯了大人们阻止他,他就会厌烦,并努力打破常规。



 

 

  7、我倒要看看,妈妈会不会生气?挑战妈妈的底线!

  外出前,妈妈给笑笑抹防晒霜,笑笑不好好呆着,拿着防晒霜的瓶子哧溜一下跑掉了。妈妈喊:“喂,去哪儿啊?赶紧擦好,我们就出发了!”笑笑不听,挤出一些防晒霜,抹在了镜子上。妈妈制止:“啊呀,别乱抹,别浪费!”笑笑得寸进尺,又挤出一些,抹在了门上、沙发上。妈妈继续制止:“怎么回事啊你?擦脸的东西擦哪儿了?”笑笑激情澎湃,又挤出一些,居然抹在了电视机上。妈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笑笑!!!”

  跟孩子斗智斗勇,无时无处不在。妈妈:“笑笑,你来,告诉妈妈,防晒霜是干什么用的?”笑笑不以为然:“擦脸呗!”妈妈:“防晒霜,就是防晒,你出门的时候,晒不晒啊?”笑笑咪起眼睛看着天,好像很晒的样子:“嗯,太晒了!”妈妈:“所以啊,擦上这个,咱们就不怕晒了。”笑笑点点头。妈妈:“那你看这些镜子、门、沙发、电视机,它们怕晒吗?”笑笑想了想:“我觉得,应该不怕晒吧?”妈妈:“为什么呢?”笑笑:“因为它们没有出去,没有看到太阳。”妈妈:“呵呵,对!那咱们还是别给它们擦了,留着我们下次出去再擦。”

  就这么一边说着,一边已经给笑笑擦好了,看你往哪儿躲?

  【解读】孩子经常会试探性地去挑战父母的底线,看见你吹胡子瞪眼,他就特别高兴。该坚持的原则,就要坚持;该生气的时候,就要生气;当然,除了斗勇,更需要斗智。

  8、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哼,凭什么我就要听你的?

  孩子想在外面玩,不愿回家,这是父母们经常碰到的问题。

  妈妈命令,孩子不听;妈妈动手,孩子还手,进而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母子对打。妈妈怒斥孩子:“你不听话还敢打我啊?”

  实际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还手是一种本能。无奈,孩子在大人面前总是弱者,最后在权威面前不得不屈服求饶。

  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玩在兴头上不愿回家是正常的,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劝说起来就容易多了。

  【解读】很多的“叛逆”,都是源于一种对束缚的抵抗,如果你强迫孩子听话,命令他服从你的指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甚至还痛下毒手、又打又骂,那么,孩子只会在“压迫”下“反抗”!你敢打他骂他,他必然以牙还牙,也打你骂你,“不听话”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



 

 

  【结束语】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叛逆”?

  因为长大了,可以自己做决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因为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因为渴望被大人关注,被大人重视,被大人认可;

  因为好奇心和探索欲,想去尝试一切新鲜的东西;

  因为不想被大人安排,不愿服从大人的命令和指挥。

  ……

  “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

  孩子不是我们随便操纵的“棋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抱怨孩子不听话。

  请放下权威,去倾听孩子们的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