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魄归来 ·神佑君些———“保护神”镇墓神兽

 nzpeach 2015-09-02

 

 

  古代的人们追求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导致中国人追求厚葬的习俗。帝王将相以及历史名流死后都将自己身前之物埋入自己的墓穴,作为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当中有些是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从而招来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贼到此光顾,而墓葬主人为了使自己死后得以安息,不被盗墓贼所打扰,在制作各种机关暗器保卫墓室的同时,亦是想借助神灵的力量来看守自己的墓室,遂就产生了一种镇墓神兽,也即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镇墓兽。

  所谓镇墓神物,指古代人们专门为死者及其亡魂驱鬼辟邪,使之免遭侵扰的镇墓之物。古人深信死后地下亡魂确会受到鬼魅的侵害、滋扰。在古人的心目中,镇墓神物具有超越凡人超越自然的灵性和力量,是保证死者亡魂生活安宁理想的保护神。镇墓神物种类甚多,其中流传最广、流传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是形象怪谲而富于变化的镇墓神兽俑,这是镇墓神物的主体部分。此外,还有镇墓武士俑、镇墓天王俑、镇墓石、镇墓券、镇墓瓶、镇墓石人等。

  我国最早的镇墓神物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立体木质和铜质镇墓神物,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前叶即春秋战国之交。首先出现在南方的荆楚地区,为楚文化所特有,以后又出现于北方的中原地区,乃至遍及各地。


楚地出土镇墓兽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


  唐代的镇墓神物的形象有继承也有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唐时期(618—683年)

  此时出土的彩绘镇墓神兽多与身披铠甲、神态庄重的镇墓武士俑伴出。人面兽身与狮面兽身的镇墓神兽头上均有或长或短的独角或弯曲双角,有的脑后饰冲天戟,胸部挺起,肩部均有捏塑的扇形翼,脊背多有两到三簇鬃毛,前肢直立或稍前伸,足趾作兽爪形或偶蹄形,翘尾贴附在臀部,蹲坐在较薄的方形托板上。大部分镇墓神兽以黑色粉彩描绘眉、眼、鼻、嘴和胸毛,或周身绘红色粉彩。人面镇墓神兽有的头上戴有盔,面部丰满,有的头部稍上仰,有的平视前方。一般为大耳、瞠目、阔口。有的面部表情严肃,有的表情温和,也有的獠牙外露,怒目圆睁。开始出现深目高鼻、络腮胡须的胡人形象。此外,个别镇墓神物为一身双面。兽面镇墓神兽肩、颈部两侧有条带状长毛装饰,两肩生扇形双翼,脊背部有二至四束竖鬃毛,翘尾贴附臀部。头上生独角或双角。面部富于变化,特征不太稳定,多为狮面,有的似虎面,或嘴部似猪、似狗,有的张口、怒目,有的闭口直视,面容均凶猛可怖。

  2.盛唐时期(684—756年)

  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与三彩工艺的发明,上层人物的墓葬中出现大量躯体高大,制作精美,装饰华丽,釉彩鲜艳,形象狰狞或恐怖的三彩镇墓神物,这是此时随葬俑群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初唐时期通常与镇墓神兽伴出的镇墓武士俑基本消失,替代它的是成对的身躯高大,形象威武,足踏牛、羊或小鬼的三彩镇墓天王俑,并成为随葬俑群组合之中的重要角色。天王形象属于佛教雕塑之一。如洛阳唐代奉天洞石窟即有与墓中天王俑形象完全相同的天王雕像。在佛教艺术中,天王显示着威武、勇猛、强悍形象。墓中出现天王俑,显然是接受佛教影响的结果。
  人面兽身、兽面兽身两种镇墓神兽的形象威武、凶猛,形成了自身全新的风格特征。周体装饰更为复杂,头上独角或双角加长,有的独角呈螺旋形,双角弯曲如蛇矛形,有的出现枝杈,或独角之后插冲天戟。肩部弯刀形双翼上加饰火焰状竖毛如孔雀开屏状。眼、鼻、耳、嘴及颔下的细部以及胸、腹部多绘红、褐彩或涂金色须毛,周身施绿、黄、蓝釉,显得十分鲜艳华丽。一般前肢直立,后肢蹲踞,足呈偶蹄形或三趾兽爪形,尾卷曲附在臀后。蹲坐在方形圆转角高台座上。人面镇墓神兽,胸部挺起,头上有两支向前弯曲的长角,脑后插多叉冲天戟,颈下有三束须毛,肩部双翼变大,翼的尖部向上弯曲如尖刀,头两侧的双耳似肥大的猪耳,瞠目,阔口,表情冷酷,威严,面容狞狰凶猛,恐怖气势更加浓重。人面镇墓神兽出现较多的耸鼻深目,八字胡须,络腮虬髯的胡人形象;兽面镇墓神兽仍多为狮面,颈、肩部加饰的成排火焰状竖毛又多又长,肩上双翼边沿作弯刀形。眼、耳、口、鼻等细部刻画得更为形象逼真。前肢直立,后肢蹲踞,足作偶蹄形。躯体往往绘红、黑或金色粉彩斑点。
  盛唐时期,陕西地带与河南地带出土的三彩镇墓神兽显现一定差异。陕西的镇墓兽较之河南,显得更为华丽、高大,面部恣意夸张而更富于变化。开元时多作蹲踞状,台座加高,有的前肢竖直似要站立状。开元末开始出现伸臂露爪,鬃毛伸张,挺身直立,一爪高举,一爪叉腰,后爪踩鬼怪的镇墓神兽,更显得狰狞可怖。以后这种新型镇墓神兽逐渐替代了蹲踞式镇墓神兽。至天宝时期,直立式成为主流,并且人面者与兽面者均龇牙咧嘴,十分狰狞,以致人面、兽面难以区分。天宝末,镇墓神兽周身鬃毛减少,甚至赤身露体。有的上身挺直,下肢作蹲坐状,一前爪高举,一前爪下垂握蛇,或一前爪高举,另一前爪缠绕一蛇,一下肢弯曲踩怪兽或“夜叉”,另一下肢直伸踩于高台座上。所踩怪兽或“夜叉”作挣扎状。
  用于镇墓的天王俑,唐代为“四神”之一。初唐时期的墓葬中只有镇墓神兽和镇墓武士俑,至高宗时开始出现镇墓天王俑,并逐渐代替了武士俑的地位。较早时期,镇墓天王俑通常为脚踏卧兽的式样,武则天至中宗时期,除脚踏卧兽者外,又出现一种脚踏俯卧形鬼怪的式样。玄宗时期,又流行脚踏蹲坐状鬼怪的式样。德宗以后,镇墓天王俑的数量减少,制作远不如以前的精致了。

  3.中唐时期(757—805年)

  镇墓神兽的外貌形象虽然仍保持着传统的造型特征,但明显呈现出衰落退化迹象,已不见盛唐时期镇墓神兽的风貌,高大而造型生动、雕饰精美的三彩镇墓神兽和伴出的威猛严肃的三彩镇墓天王俑不复存在了。镇墓神兽不仅出土数量大减,而且制作粗糙,躯体矮小,形貌呆板,缺乏生动气韵。镇墓神兽仍分人面、兽面两种,均两耳如扇或如猪耳,头顶有短独角或双角,蹲踞在方形台座上,台座变矮。周身鬃毛减少,脊背部与尾部无毛,肩部双翼向外伸张。兽面者面部仍为狮形,但肩、颈部带状鬃毛短小。人面者与兽面者多数已不施彩,只是个别周身涂绘红色粉彩。到了唐后期,守护死者亡魂的镇墓神兽被铁牛、铁猪所代替。






  站在今日的角度看,古人的巫文化相关观念也并非过时和应当抛弃了,相反,这是很值得挖掘的研究对象。由楚文化延续下来的神秘主义气息,满足了古时民众的心理和宗教信仰的需求,也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成熟化提供了可贵的土壤。也是顺同于中国文明的整体传承性、延续性,认识古代,传承、知晓今日文化源流、推进对历史文化的热情与保护意识。基于现今能看见的古代遗留物,挖掘出古人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存在的抽象观念。这便是众多艺术家欣赏其艺术价值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