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plmok999 2015-09-02
创新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干部教育培训是税务人才资源的“储水池”、“聚宝盆”。近年来,湛江国税紧紧依靠上级的正确领导,把握“八个并重”,积极探索多层次、高质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新体系,激活人才存量,做大人才增量,为税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一、组织管理与资源配置并重
   (一)创新教育培训理念体系
    一是强化以干部素质能力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全盘工作为导向的理念;二是避免人才资源“高消费”,强化各种层次人才占比合理、人岗适配的理念;三是为各种人才搭建公平公正的平台,强化能满足岗位工作需求就是人才的理念;四是为缓解“人才、知识折旧”问题,强化持续教育、终身学习、激励自学的理念;五是强化素质教育培训观念,摒弃偏重学历教育,轻素质、技能教育的观念;六是坚持德才兼备是人才的标尺,强化德才兼备的培训观。
   (二)明晰教育培训目标取向
    力求做到“管得好”、“排得上”、“学得欢”和“用得着”。“管得好”,就是制订落实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授课考试、考勤保障和效果评估等制度,保证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排得上”,就是将教育培训置于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处理好工学矛盾,年初有计划、月月有安排,而且作为导向,引导干部自学也“排得上”;“学得欢”,就是让干部有学习紧迫感,引导干部将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作为乐趣和追求;“用得着”,结合岗位对素质能力的要求学,不断更新有用知识。
   (三)实行分类分层培训
    1.横向,发挥机关培训优势。依托市局机关各科室抓好各项应急性培训,为各部门单位培训骨干和师资,每年组织税收征管、税务稽查等培训160期左右,培训人员9000多人次。
    2.纵向,挖掘层级培训资源。按干部管理权限划分培训对象,由市、县(区、市)局两级组织实施培训。市局负责选派处、科级干部、业务骨干和有关人员参加总局、省局的培训,组织实施本系统科、股级干部岗位培训,督促本级部门抓好干部在岗“学、传、帮、带、练”;市局科室归口组织日常培训和工作应急培训。各县(市、区)局负责本县(市、区)股级以下干部的培训,选派科、股级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局培训。
    3.培训安排注重分层次。不搞一线平推,着力解决“学用分离”、“吃不饱”、“消化不良”等问题。
    第一,在统筹安排上分层次。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长期、中期、短期规划,根据岗位人员素质的要求,既抓好税务一般知识、技能的培训,也突出各类岗位的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
    第二,按教育培训目标分层次。根据需要抓好初任培训、轮岗培训、素质培训和学历教育等。除利用社会远程教学资源进行长期教育外,把短期教育培训从一般课堂讲授延伸到模拟、替补训练,角色更迭扮演以及案例分析等形式当中。
    第三,按岗位及培训内容分层次。研究制定五类岗位的培训标准:第一类是税收业务人员,包括管理员、稽查员等;第二类是行政人员,包括行政政务、人事管理、教育培训等;第三类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程序员、系统管理员、税收征管系统操作辅导员、办公自动化辅导员等;第四类是复合型人员,素质要求是精税收、能稽查、善管理、懂微机、通法律、熟外语;第五类是综合素质较为全面,擅长组织管理协调的领导人员,包括正职、副职、部门领导等人员。通过五类岗位人员的科学划分,明确履行职责所需达到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的标准,进而制定分岗位、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内容,使受训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标准。凡是没达到素质标准的人员都应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如将检查“电脑账”、“网络账”列入稽查岗培训的重要内容。
    第四,在培训方式方法上分层次。在教育培训方法上改传统的灌输教学为多元化教学,激发“教”与“学”的内力和合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佳配合。为此,选择实施以下“五法”施训:一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循序推进地的培训方法。二是针对现岗位的要求有侧重的培训方法。如: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应侧重于治税思想、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培训;操作层面岗位的培训应侧重培养“熟练工”。三是不同的年龄结构施以不同的培训方法。老税务侧重于知识的更新、新技能的掌握运用,年轻的侧重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四是不同的岗位施以不同的培训方法。如查账技能培训要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协助,在企业建立培训基地,既可帮助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又能实例训练税务查账技能。五是不同的学习内容施以不同的培训方法。如思想政治教育等可采取集中专题讲座、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第五,对考试的方式分层次。对需要强记的日常应用的业务知识,宜要求学员真正理解,力求强记于心、运用自如,实施闭卷考试,但内容宜精不宜滥;对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内容,宜要求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或实施开卷考试;对计算机操作技能,则采取上机实操考核;对稽查培训,则运用模拟账册实施考核。总之,考试考核方法应灵活多变,走出为考试而学习的羁伴,突现岗位培训特色,巩固提高培训效果。
   (四)优化师资等资源配置
    经费预算、场地配置等应向教育培训倾斜,保证“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的需要。优良的师资是提高培训质效的关键。目前系统培训师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现有师资主要来源于本系统的骨干,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但欠缺灵活的教学方法,往往就税务谈税务,缺乏宽视野、纵深度的教学效果。而大专院校的师资虽教学经验丰富,但接触税收实务少,往往拘泥于理论,坐而论道,常常会让培训实效打折。见于此,我局一方面在全系统内聘请32位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实行持证上岗,在系统内共享师资和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等社会师资资源,培养一支素质高、多元化,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
    二、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并重
   (一)正向激励  
    实施“四个挂钩”,激发干部学习提高的源动力。一是与奖励挂钩。对在培训和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二是与干部的晋升使用挂钩。做到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提拔、素质能力不合格不任用,在其他条件相仿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任用培训和竞赛成绩突出的干部。三是与评先选优挂钩。对培训和竞赛成绩显著者,优先考虑评为优秀档次。四是与人才库建设挂钩。通过考试考核,先后建立了稽查、内部审计、出口退税管理等多个人才库。
   (二)负向激励
    对考试不合格的通报批评,并安排补考,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对无故缺课、缺考,纪律松懈造成屡次成绩落后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调离重要工作岗位。使干部变压力为动力,从“要我学、应付学”向“我要学、刻苦学”转变。
    三、考试与评估并重
   (一)以考试方式检验培训结果
    近两年,在组织好每个培训班期末考试的基础上,我局在全省率先组织了全市系统750名税收业务干部统考会计业务,合格率达95%,在省局组织的会计业务达标考试中达标率为99.75%。
   (二)注意收集学员的意见
    每个培训班定期召集班委和学员代表座谈,及时掌握教学质量、后勤保障等情况,征询意见,整改问题;发给学员《授课效果评估表》,让学员就授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实用性等进行量分评估,及时反馈学员需求和期望,督促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技巧、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三)抓好“实操”环节
    将“实操”作为集训的拓展和延伸,如在税务稽查培训班结业后,组织学员到稽查局和基层征管单位实习,参与专项税务检查;将学员调整到重要业务岗位,让他们在世纪工作中独当一面,乃至带班作业,让他们所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迅速转化为工作能力;市局组织开展税务稽查等项业务竞赛,以此检验培训实效。
    四、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
    学历、文凭是衡量干部素质的一个重要参数。但仅以此作为衡量干部整体素质的标准难免失之偏颇。我局在注重干部学历教育的同时,特别是干部文化素质达到一定层次后,将侧重点转向素质、技能培训,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对新考取“四师”专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报销培训、考证及年审费用;对半脱产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的,给予报销一定的费用。此外,我局在全省国税系统率先采取“交叉培训”的方式,即配合多岗历练的要求,安排学会计、搞业务的干部,参加电脑技能培训班,安排搞信息技术的干部,参加会计、税收业务培训班,以提高干部的综合技能,为批量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五、前瞻性培训与按需施训并重
    抓好人员的前瞻性培训,对更新观念、充实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工作的开拓性、预见性大有裨益。同时,培养干部理念也要从“高学历、高职称才是人才”转向“满足需要就是人才”,探索学习培训与人、岗适配,实施分类、分层、分岗培训,鼓励干部在岗自学。如,根据电子商务和会计电算化迅猛发展的实际,在税务稽查培训中,加大了会计电算化的课程,培养学员信息化稽查的能力。
    六、“灌输式教学”与“传输式教学”并重
    在发挥好传统教育方法、提高实体培训班效能的同时,我局充分运用网络优势,逐步加大传输式教学的比重,走活教育培训一盘棋。如,整合网络培训资源,在文化中心电子阅览室开通了网上图书馆,将各类培训的课件、讲义、视频挂上内网,便于干部网上自助在线学习。这样,与“一个教师、一个班、一张嘴、一支笔、一个本”的传统教学方式相互匹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另外,为确保工作与培训两不误,我们有的培训班时间较短,在指导思想上不强调单纯追求知识量、信息量,不一定每次都向学员灌输很多的东西,而是特别注重让干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将学员带进门后,提高其获取实用知识的能力和效率,便于“干中学、学中干”。
    七、集中培训与延伸培训并重
    搭建“六个平台”,探索干部延伸、拓展培训的新路,促进学用相长。
    一是搭建市局领导成员学习交流平台。为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我局除按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之外,积极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以及班子成员岗位练兵的新方式、新途径,坚持召开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工作例会,搭建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沟通交流平台,增进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搭建多层级学习交流平台。在巡视检查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大沟通、大交流活动:市、县(区)局班子开会沟通交流,分管领导与部门领导沟通交流;各部门领导与本部门人员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工作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是搭建中层干部展示交流平台。通过“税收业务半月谈”等平台,推行实兵演练、展示科长素质,从业务学习层面向议事、决策层面方向延伸,从领导的视角,谈问题、出对策,引导大家更新观念、开阔视野。
    四是搭建干部建言献策平台。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承担省局、湛江市委市政府的调研课题,为经济转型升级建言献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邀请地方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对国税工作进行调研指导,营造学习交流、工作研讨和建言献策的平台。
    五是搭建素质锻造形象展示平台。组织开展“岗位能手竞赛”、“稽查技能比赛”等竞赛活动,为干部展示素质与才能搭建平台。
    六是搭建“传、帮、带、练”平台。在抓好“六员”培训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在岗练兵活动,建立“岗位历练,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骨干带一般”模式,促进干部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八、选用教材与自编教材并重
    我局教育培训在用好通用教材的同时,着力编写实用教材。
    一是适用性。税务岗位培训教材与大专院校的教科书有区别。大专院校教学主要是打理论、专业基础,而税务岗位培训则重在提高素质能力。因此,岗位培训的教材应注重适用性,应组织业务精熟、工作经验丰富、文字过硬的骨干,充分运用案例编写出贴近实际的教材,以提高干部的技能为取向。
    二是时效性。“知识就象鲜奶,有保质期”。应防止“老黄历”教材对培训质效的影响。可探索编写“电子版传输型教材”,以便及时修订、更新。
    三是新颖性。加大教材内容的新知识、新技能比重,着力解决理论陈旧,知识老化,信息量少,欠缺时代感的问题。
    四是多样性。应编写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教材、税收业务类教材、税务查账教材、税收征管信息化等实用教材;按教育培训方法的不同可区分掌握式教材、阅读式教材、操作性教材,等等。
    五是准确性。对编写理论性强、知识超前的教材,应及时征询专家和业务骨干的意见,反复修订,或者在院校现有的教科书中择扰选用,以确保教材的理论准确性。
    六是简明性。在教育培训中要针对岗位职责的不同、内容层次的不同、职级要求的差异,除共同科目外,筛选出与岗位工作贴得较近的重点内容,对繁多的教材作“提纯处理”,体现宜精不宜多、宜精不宜滥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