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者future: 到底怎么给互联网企业估值?

 昵称22614599 2015-09-02
作为一名较为专注于互联网企业投资的草根年轻老兵,13年投资苏宁云商获取了一倍的收益,14年陪乐视熬过最黑暗的时候,终于在15年迎来的巨额的收益。思考良多,有一些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的观点,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说的不对大家就当是抛砖引玉。

      我认为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一般会分成三个阶段:用户估值阶段,市销率估值阶段和市盈率估值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可能彼此都有相互的交叉或者融合。

        对于成立不久的互联网企业,这个时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一般是没有机会对他们进行投资的,对他进行投资的都是风投资金,他们一般都有很好的嗅觉,也具备很大的亏损承受能力。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路径一般都是现有用户,然后有营收,最后有利润,并且用户——营收——利润越往后滞后越严重。因为是初创企业,还处于烧钱阶段,风投对其进行投资主要是根据他的用户数量及增速,营收大小及增速,这个时候要看利润那简直是没法看。

        而对于大多数二级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投资者对他进行估值的基础一般也是这两个:用户数量及增速、营收大小及增速,而由于已经上市的公司相对于初创企业一般会更进一步,所以营收大小及增速的权重会相对高一些。

         到什么时候大家会用市盈率给互联网企业估值呢,一般都会等到这个行业的变数已经相对很小了,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发展到相对稳定和成熟了的时候,比如百度、腾讯、苹果等等,这个时候,一般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股价会稳步缓慢上涨。

        作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我们,对企业的用户数量及增速的估值也会是相对困难的,那是一个要求眼光很独到的事情,而毕竟我们大部分人都并非专业的投资者。所以,剔除这些相关因素之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我们投资互联网企业的时候最主要看的就是营收大小及增速,如果你相信市值的不朽力量的话,市销率就是二级市场投资者评估上市互联网企业的最佳的一把称。

       那么市销率多少是合适的呢?这个主要看他的天花板和营收大小及增速。
       
       比如这几年最火的小米科技,2012年时候他的估值还只是40亿美元,到了2014年就超过了450亿美元,人们说风投都疯了。我敢说风投一般都是最精的,小米的营收14年已经达到了超过700亿人民币,也就是一百多亿美元,这还不止,他的增速还在100%以上。算下来市销率也就才5倍不到,算高估吗?真的不算。

      美国的uber,13年的时候他的CEO说他们的收入每六个月翻一倍,也就是一年翻4倍,这到底有多恐怖,真的是很难想象。成立并运营4年之后他们的收入达到20亿美元,预期的15年的营收会超过100亿美元,比肩facebook,14年底估值400亿美元,四年从0到400亿美元,这就是互联网企业创造的奇迹。如果用14年的营收营收进行市销率估值,是20倍,但是由于其猛烈的增速,到15年,市销率马上就降到4倍。我敢说,是营收大小及增速打动了这些风投。

       这里也大概框定一下互联网企业的市销率合理范围:4——20倍。为什么框定在这个范围呢?

       我来举几个例子,还记得13年奇虎360的疯狂上涨吧,奇虎也是一家疯狂成长的公司,如果你去翻看他的财报,11年到14年,年营收增长率都超过100%,奇虎的营收增长路径是1.678亿美元——3.29亿美元——6.71亿美元——13.9亿美元,而他的市值路径(取年底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9.48亿美元——37.02亿美元——102亿美元——71.8亿美元——现在的65.6亿美元,算下来PS变化路径:11.6——11.25——15.2——5.16——现在的4.72。就是说11年到13年,由于奇虎的营收大小和增速,美国资本市场给与他的市销率估值都在10倍以上,到2014年3月达到极致的23.71倍,之后就开始了估值回落之旅。可以说20倍以上的市销率估值,已经可以表明市场对企业的极度看好了。

         再来看看中国创业板的乐视网。我直接给出他11年到14年的营收和市值变化路径吧:5.98亿人民币——11.67亿人民币——23.61亿人民币——68.24亿人民币——现在;65.44亿人民币——82.7亿人民币——342.9亿人民币——272.88亿人民币——现在的765.4亿人民币;乐视网的疯狂在往前奔跑的,再来看看其市销率的变化路径:10.94——7.08——13.76——4——现在的11.21;乐视网最高市销率数据是14年1月份的18.3倍,所以看乐视网的市销率数据,乐视网从来没有达到20倍的市销率,虽然他的年均增长数据是那么惊人。当然还有一方面需要提醒,就是硬件收入的市销率一般会给的相对较低。

       二级市场上市互联网企业用市销率估值能让投资者更加清楚的把握其估值高低的界限和泡沫的大小,这是这些企业股价运行的大规律。4——20倍的市销率当然不一定适应于所有行业,比如电商一般就在0.5——5倍之间运行,高过这个区间,绝对是极度高估。

        营收这个东西真的很有意思 ,能够产生较大的营收,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一般意味着市场份额,市场地位,很多时候更意味着现金流的良好。而利润却很少有这个功能,比如由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因素,利润可以被合法操作。

       对于互联网企业,首要营收大小及增速,其次从用户量看前景太依靠眼光,最后利润则需要到企业已经稳定中低速发展、企业市场地位稳定之后的评判数据。

@乐视首席 @梁宏 @千寻 @卢山林 @GT周 
$乐视网(SZ300104)$    $东方财富(SZ300059)$    
$宋城演艺(SZ300144)$    $二三四五(SZ0021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