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臌胀病

 寂寞在繁衍 2015-09-03

臌胀是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肢瘦削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患者腹部臌胀如鼓,。故名为臌胀。西医的肝硬化,腹腔内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出现水肿时,可参照辨证论治。

1症见:

发病常与酒食有关,及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黄疸积聚等病,迁延日久等有关。腹部胀大为本病主要特征。可见腹部突出,平卧时,高于胸部,坐位及走路时,突出于身前,四肢一般不肿,或反而更见消瘦,故称为单腹胀,或形象化地称为“蜘蛛胀”。

本病初起以气胀为主,病人虽感腹胀,但按之尚柔软,叩之如鼓,仅在转侧时有振水声;病至后期则腹水显著增多,腹部胀大绷急,按之坚满,并可出现脐心突出。青筋暴露,脉络瘀阻等症状。

病人面色多属萎黄或黝黑,巩膜或见黄染,面部或颈胸部皮肤出现红丝赤缕等,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2分析:

本病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不舒,劳欲过度,感染血吸虫以及黄疸,积聚失治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气、血、水,积聚腹内而成。

根据病情和正邪关系,一般发病初期,多属肝脾失调、气滞湿阻。根据病机,分清气滞、血瘀、湿热和水湿的偏盛,分别采用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等法,必要时亦可采用峻剂。

病程日久,或素体虚弱,病机可出现脾肾阳虚火肝肾阴虚,治宜健脾温肾和滋养肝肾。本病的病理是本虚标实,虚实交错,故治疗须注意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泻实不忘虚。

辨证施治

一、气滞湿阻型

1症见:

腹大按之不坚,肋下胀满疼痛,尿少,纳差,食后腹胀。舌苔白腻,脉弦。治法:疏肝理气,除湿散满。

方例1、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胃苓汤《丹溪心法》加减。

由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苍术各10克、陈皮6克、厚朴9克、砂仁6克(后下)茯苓、猪苓各15克、泽泻12克组成。水煎服。

方例2、强肝软坚汤《中华医学杂志·韩经环方》1979·10.

由当归、白芍、丹参、茵陈蒿、郁金、鳖甲、牡丹皮、生地黄、黄芪、茯苓、白术、随症加减。水煎服。

方例3、消鼓散《当代中国名医秘验方精粹·隋殿军方》

由西洋参、三七各30克、鸡内金60克组成。

共研细末,每次30克、1日1次。开水送服。

二、寒湿困脾型

1、症见: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尿少,便溏。舌苔白腻,脉缓。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方例1、实脾饮《寄生方·严用和》加减。

由白术、熟附子各12克、干姜10克、大腹皮15克、木瓜12克、茯苓15克、厚朴、草果10克、猪苓12克、砂仁6克(后下)、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如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

方例2、苍术牛已汤《方药中验方》

由白术、苍术、川牛膝、淮牛膝、防已各30克。水煎服。

方例3、臌胀汤《奇效验秘方·李振琼方》

由防已20克、椒目5克、葶苈子10克、大黄6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厚朴12克、蟋蟀7只(焙,研末冲服)、干遂末0·5克(冲服)。水煎服。每日2剂。

三、湿热蕴结型

1、证见:

腹大胀满疼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尿赤涩,便秘或便溏,或面目皮肤发黄。舌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1、方药:

方例1、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李皋》和茵陈蒿汤《伤寒论》加减。

由黄连、黄芩、知母各10克、枳壳、厚朴、法半夏各9克、陈皮6克、猪苓、泽泻、栀子个12克、茵陈篙20克、甘草6克组成。水煎服。

方例2、玉米须汤:

由玉米须60克、赤小豆30克、冬瓜子15克。水煎服。主治湿热臌胀。

方例3、猫人参汤《临床奇效新方·赖天松方》

由猫人参20克、茵陈20克、金钱草15克、石见穿15克、半支莲30克、泽泻15克、车前草12克、郁金12克、延胡索10克、大腹皮10克、山楂12克组成。水煎服,每日2剂。

四、肝脾血瘀型

1、症候:

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服攻痛,面色黯黑、头颈胸臂血痣,手掌赤痕,唇色紫褐,便黑。舌质紫红或瘀斑,脉细涩。治法:化瘀行水,通络散结。

2、方例、调营饮《证治准绳·王肯堂》加减。

由赤芍18克、川芎6克、当归12克、莪术15克、延胡索、槟榔、瞿麦、葶苈子、桑白皮各12克、丹参20克、大黄10克组成。水煎服。

五、肝肾阴虚型

1、症候:

腹大胀满,甚则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口燥心烦,齿鼻衄血,尿少。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2、         方例:一贯煎《魏之琇方》合化瘀汤。《方药中方》:

由沙参18克、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当归10克、鳖甲30克、党参15克、柴胡10克、莪术、三棱、鸡内金、茯苓、赤芍、猪苓、泽泻各12克组成。水煎服。如齿鼻衄血者,加仙鹤草20克、茅根15克。

六、脾肾阳虚型

1、症候:

腹大胀满不舒。入暮尤甚,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或下肢浮肿 ,尿短少。舌质胖淡紫,脉沉细弦。

2、治法:温补脾胃,化气行水。

方例1、、附子理中汤《万病回春·龚廷贤方》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由熟附子12克、干姜10克、白术12克、党参18克、茯苓15克、肉桂5克、猪苓15克、桑白皮12克、大腹皮15克、泽泻12克组成。水煎服。

功用:健脾益气,除湿泻浊。

方例2、温阳消胀汤《《当代中国名医秘验方精粹·隋殿军》

由熟附子、焦白术各10克、杏仁、香附、陈皮各10克、党参、紫河车各12克、当归、白芍、茵陈各15克组成。水煎服。

功用:理气养血,温阳消胀除湿。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402866422/blog/13878066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