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继续学习思维本体学基础理论
我们现在生活在“低级思维状态”,这种“低级思维状态”存在很多问题,“物质真实性”和“心物对立”是其中两个常见错误。我们通常认为思维是物质的功能,这样对思维的调整就是对物质的调整。我们的思维和世界的根本能量、世界的源头是一体的,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都建立在“根本能量”的基础上,因此通过对思维状态的调整就能实现对一切物质世界物质状态的调整。
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微观物质的运动状态:由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具有“动”和“静”两种状态,同时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与这种思维状态相应的物质状态自然就有“动”“静”两种状态,因此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微观物质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基本状态。形成我们这个世界的低级微观物质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
1 在运动时的微观物质状态:这种状态主要是指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运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体会不到微观物质的作用,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微观物质的作用,比如:生气时扩张力表现出的燥热,剧烈运动后出现的发热、汗出等;
在动态活动中,虽然是离心力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向心力也开始发挥显著作用,这样就必然出现这两种力的互相攻击现象,产生很多痛苦,比如:气郁中出现的火性症状就是两种力互相攻击的结果。
2 在“静”基础上的微观物质状态:我们平时所说的气功正是微观物质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气”只有当我们处于比较稳定的静的状态时才能表现出来,才能被我们捕捉到、体验到。
3 在“专注”基础上的微观物质状态:当我们的思维调整到以“专注”为主的状态时,微观物质这时候相应地表现为“酥暖”。
暖:在“静”比较稳定,“动”的力量逐渐减弱,“专注力”比较强的时候,微观物质方面就相应地表现为比较美好的“暖”;“暖”分为“局部的暖”和“整体的暖”,“暖”在范围大小方面的变化是“专注力的专注程度”和“‘静’的稳定程度”在物质方面的反映。
酥暖:当“静”很稳定,“专注力”很强的时候,“动”的力量很微弱,这时候就表现为极其美好的酥暖。这时候“动”的力量毕竟没有消失,它还在发挥着潜在的微弱作用,因此这种酥暖仍然是“动”的力量微弱激化的结果。正是由于动的力量没有消失,因此当“静”的力量发展到最大的时候,“动”的力量也就逐渐增大到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程度,这时候最容易产生“静极生动”的极变现象,因此“酥暖”容易产生“静极生动”的变化。在“静极生动”产生后,“酥暖”就消失了。
谢谢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