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 沈周馆藏立轴画作品(下)

 书画雅苑 2015-09-03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 馆藏立轴画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沈周 夜坐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采三段式构图,以河水来分隔画面,前景的树石与远景的山丘相照应,构图简约,显然脱胎于倪瓒(1301-1374)之作。但是作者不但在画面中增加了一位策杖而行的点景人物,同时用笔雄健,墨色较浓,作风苍劲浑厚,这些都是沈周的本色,与倪氏平淡清逸画风不同。王世贞评沈周画云:「谓于诸体无不擅长,独倪云林(倪瓒)笔力太过」,诚不虚妄。这件画作无年款,题识书法与本院所藏沈氏乙巳(1485)年重题「参天特秀」图近似,推测是沈氏五十九岁左右的作品。
 
行走在街头和庭园,常掠过一种和鸽子类似的鸟类,它的造型和色彩朴素,就连那咕咕的叫声,也是浑厚的,这便是斑颈鸠了。它的这份质朴,正是文人画家偏爱的感觉,因此明代沈周(1427~1509)在他的「鸠声唤雨」中,就纯粹以不同深浅的墨色来画出一只瞪著大眼、嘟著嘴,有著圆胖的身体,连羽毛也图案化了的斑颈鸠,特别有古拙和装饰的趣味,充满了文人雅淡的风味。
斑颈鸠,体态雍容华丽,颈部斑点有如珍珠瑰丽,也是乡土鸟类中广为熟悉的鸟。沈周的另一幅「鸠声唤雨」画出一只瞪著大眼、嘟著嘴,有著圆胖身体的斑颈鸠,孤孤单单栖踞枝头,看起来特别古朴与淡雅,它是不是正要鸣叫唤雨呢?。
     

 
其他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