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易激综合征:难治的“小病”看中医怎么对付!

 我心飞扬695 2015-09-03


小编导读


腹痛、肠鸣、一天排便N多次、一紧张也拉肚子,肠道敏感得不得了,这就是恼人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典型表现。怎么办才好呢?中医认为,处理这种情况宜以健脾补气为主,佐以疏肝理气、化湿止泻等方法。具体该如何辨证用药?我们一起往下看。


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

根据IBS发病特点,可概括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三种。在中医属于便秘、泄泻、腹痛或肠郁范畴,认为该病多由于饮食内伤、情志不调、外感六淫、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脾胃虚弱、脾虚气滞,或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横逆犯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湿浊阻滞,升降失调,肠道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而发病。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本病多迁延日久,属于虚实夹杂之证。治宜标本兼顾,在健脾补气的基础上根据病情佐以疏肝理气、化湿止泻、温肾助阳、活血化瘀、理气通腑、养阴清热等治疗。笔者在治疗IBS时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把笔者治疗IBS腹泻型的经验与广大读者分享。

1.固本止泻,重在健脾

《黄帝内经》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笔者认为,凡慢性腹泻,均与脾虚有关。脾为阴脏,喜燥恶湿,也最易为湿邪所困。患者外感湿邪,或饮食所伤,或忧思伤脾,或大病久病之后,均会导致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水谷与湿邪杂至而下,而成泄泻。所以,笔者治疗IBS或功能性腹泻等慢性疾病时,往往把补气健脾作为重中之重,常用香砂六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作为基本方加减化裁。

2.升阳举陷,温中燥湿

对于久泄不愈,顽固难治性泄泻,笔者常用升阳举陷、温中燥湿的药物加减治疗。如方中加上北柴胡、升麻、生黄芪、桔梗一类药物,以助阳气上升,阻遏阴气下流。

3.久泄不止,温补下元

对于脾虚日久,经年不愈的患者,往往伴有肾阳不足的症状,如鸡鸣泄、形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弱等。治疗时要加上温补肾阳之品,如与四神汤合用,或加上干姜、黑附片、肉桂、桂枝、高良姜、荜茇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涩肠止泻,对症下药

顽固性腹泻,已除外了器质性疾病,特别是除外了感染性疾病者,可用涩肠止泻法,以截流堵漏。如加上诃子肉、石榴皮、五倍子等,诃子肉、石榴皮可重用到20~30g。严重者可加罂粟壳,但不要长期大量使用,一般3~5g足已。

5.疏肝理气,调理情志

IBS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所以治疗时宜加上疏肝理气、安神定志之品。如醋柴胡、郁金、土白芍、玫瑰花、龙骨、牡蛎等,或与痛泻要方合用,疗效奇佳。

6.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轻重缓急有层次

慢性泄泻患者,要根据病情循序渐进给药,不要一下用到底。如先给炒白术,后给苍术;先健脾,后温肾;先补气,后升阳;先疏导(如理气、消食等),后涩肠止泻。

7.用药经验

白术、白芍用土炒最好,因为脾属土,以土补土,其气相应。苍术可用至20~30g。健脾补气还可用红景天,红景天有双向调节作用,泄泻之人可止泻,便秘之人可通便。它对心肝脾肺肾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尤其对老年人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为适用。

【验案】

王某,女,64岁,退休工人。2005年4月22日就诊。

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1年余。

患者1年来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大便稀溏,每日3~4次,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便前腹痛,便后缓解。纳可,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弦。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结肠镜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

辨证分析:患者腹泻时间长达1年,脾气虚弱。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土壅则木郁,肝脾不和,则便前腹痛,便后缓解;脾气不运,则乏力;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滑为脾虚之象。

西医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诊断:泄泻(脾虚湿滞,肝郁气滞)。

治法:健脾化湿,理气止痛。

处方:党参10g,丹参10g,苍术10g,白术10g,茯苓15g,炙甘草5g,炒薏苡仁10g,炒山药10g,厚朴10g,枳壳10g,陈皮10g,半夏10g,诃子肉20g,焦三仙6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并忌食生冷油腻,调畅情志,适寒温,慎起居。

二诊(2005年4月30日):患者腹泻次数减少,每日2次,腹痛及乏力减轻,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原方加炒莲肉10g。7剂,水煎服。

三诊(2005年5月7日):大便每日1次,便软,腹痛偶作,舌质暗苔薄白,脉弱。予参苓白术丸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腹痛、腹泻,检查结肠镜未见异常,西医属于胃肠功能紊乱,中医属于脾虚气滞,故治疗时用四君子汤加苍术、炒薏苡仁、山药、陈皮、半夏健脾补气化湿;枳壳、厚朴理气调中止痛;焦三仙有健脾消食及吸附肠道水分、涩肠止泻的作用,在腹泻时加大剂量,用到30~60g。二诊加石榴皮收涩止泻,炒莲肉健脾化湿止泻。诸药合用,共凑健脾化湿、涩肠止泻之功。

治疗泄泻,根据《黄帝内经》关于脾病理论,笔者主张健脾为先,提倡治泻需健脾,化湿兼治标。泄泻一条在《素问·气交变大论》记为“鹜溏”、“飧泄”、“濡泄”、“注下”等病名,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稀甚至如水样。凡由于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命门火衰等原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大肠传导失司,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可形成泄泻。病位以脾、胃及大、小肠为主,而与心、肝、肾亦有关系。前人有“无湿不成泻”“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讲的就是泄泻大多是因为脾胃虚弱,脾不运化水湿所致。故本病以脾虚湿困为发病关键。脾土旺则肠胃健,故用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作为基础方临证加减。人体素质有强弱,起居饮食有差异,外有寒湿暑热等不同的邪气侵袭,内有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因此,泄泻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治疗泄泻,不能拘泥于健脾与化湿二法,而应辨证施治,灵活应用。另外,调理饮食,稳定情绪,适应寒热气候变化,均有利于本病的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