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图:男子痴迷养蟋蟀腾出单间供养 与其同吃同睡

 敬亭山168 2015-09-04

今年53岁的龚明泉是个地地道道的济南人,有些络腮胡,身体微微发福,眼神中透着沉稳。龚明泉住在济南历下区的一个老式小区里,他告诉记者,他像自己饲养的蛐蛐一样,喜欢住老房子。家里有一间专属龚明泉的11平米的房间,在这间不怎么大的屋子里,摆放着一张床,一个书柜,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以及几百只蛐蛐罐。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泡上一壶茶,点上一颗烟,一聊起蛐蛐来,龚明泉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蛐蛐分为紫黄青赤黑白六色。根据成熟期的不同,有的品种适合早斗,有的适合晚斗。挑选蛐蛐的标准很复杂,需要从头牙项翅腿五个方面仔细考量。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养蛐蛐是一门学问,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蛐蛐怕异味,平时饲养的地方不能用蚊香片、风油精、花露水之类的东西,更不能在刚装修好的屋子里饲养。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每年的7月到9月是斗蛐蛐的季节,龚明泉会先去宁阳或者宁津收蛐蛐。每当新入手一只蛐蛐,他都会为其建一个户口,上面除了注明蛐蛐的基本信息外,还有它的成长记录。图为龚明泉手写的笔记。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截至目前,龚明泉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已经手写了六本养蟋蟀笔记。齐鲁网记者 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7月到9月是斗蛐蛐的季节,龚明泉会先去宁阳或者宁津收蛐蛐。每当新入手一只蛐蛐,他都会为其建一个户口,上面除了注明蛐蛐的基本信息外,还有它的成长记录。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龚明泉向记者展示他为蟋蟀建立的信息档案。齐鲁网记者 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十二年来,龚明泉建立的蟋蟀档案已经有好几摞,这还不包括一些丢失的。齐鲁网记者 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饲养蛐蛐的罐子也有很大的学问,一般新出窑的罐子比较便宜,3年以上的罐子才是好罐。在罐子里,还放有蛉房,一方面是让蛐蛐有处躲藏、不易受到惊吓;另一方面也是供蛐蛐交配时使用。图为龚明泉与虫友交流斗蟋蟀经验。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说到为啥会痴迷于斗蛐蛐,龚明泉表示,其实自己小时候就很喜欢玩这个,不过年龄稍大了后就没再玩。直到2003年,儿子突然给自己要蛐蛐跟小伙伴们玩,他在家周围没有抓到,就去英雄山市场买。儿子新鲜劲一过,自己又舍不得丢掉,一来二去,慢慢的对斗蛐蛐的兴趣越来越大。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喂养蛐蛐一般都是用老三样:豆粉、小米粉、玉米粉混合到一起,同时还需要喂食洋虫给蛐蛐补营养。有的发烧友甚至会在蛐蛐的食料里加入人参或冬虫夏草。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龚明泉每天就在这个十几平米的小屋子里与蛐蛐同吃同睡,有的时候可能要伴着几百只蛐蛐叫一同入睡,这在别人看来是折磨的事情对他来说却如安神的交响乐一般。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对于养蛐蛐这件事,龚明泉坦言家人是一直“拒绝”的,但由于自己的热爱,家里人慢慢也理解了。他表示斗蛐蛐不但是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养神养心。平时没事的时候,他喜欢跟圈内朋友讨论蛐蛐的那些事儿,互相交换手中的蛐蛐。据了解,目前济南斗蛐蛐的圈子大概能有上万人,也有20多岁的青年,但大多还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在玩。齐鲁网记者扈枫/文 张伟/摄 图片来源:齐鲁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