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谈▎带状疱疹抗病毒、激素、止痛治疗误区多

 drwxj 2015-09-04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艾滋病发病率持续上升以及其他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因素增多,带状疱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本病呈自限性,极少危及生命,但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并发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早期不规范的治疗是造成后遗神经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滥用一些不必要的药物,不仅不能有效地控制症状,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可造成对患者的损害。

抗病毒:不重视早期规范应用价值

早期积极的治疗是否可以改变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直有争议,但多认为抗病毒治疗可及时控制水疱的形成,促进皮损的消退,并可能缩短带状疱疹疼痛的时间,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抗病毒治疗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抗病毒时机选择不合理

在皮疹形成后72 h内应用抗病毒药物是最佳时期,若皮疹发生在头部,或皮损较重的患者,也可在1周以内应用同样有效。因此,早期及时抗病毒治疗十分重要,>1周患者使用多无价值,已形成后遗神经痛时更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

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重要的抗病毒药物,不可随便替代。更昔洛韦主要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且常发生免疫抑制、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因此不适合用于已有免疫功能低下的带状疱疹患者。磷甲酸钠也常被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该药主要针对耐药的疱疹病毒,而VZV罕见产生耐药,因此常规使用磷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显然也缺乏合理性。

给药途径选择不合理

阿昔洛韦静脉给药是常见的临床现象,但要了解静脉给药速度过快、剂量过大、血药浓度短时间较高,可给肾脏带来较大的负担,甚至有诱发肾衰的危险。同时静脉输注阿昔洛韦其血药浓度并不比口服泛昔洛韦高。泛昔洛韦口服吸收较好,血药浓度平稳,减少静脉输液和住院治疗,从而可减轻患者的负担。近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也发现,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其疗效并不比口服泛昔洛韦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泛昔洛韦。因此,选择静脉注射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不仅不能提高疗效,且风险较大,同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剂量选择不足

临床普遍采用抗单纯疱疹病毒(HSV)的剂量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由于VZV对常用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敏感性比HSV低2~10倍,因此不能用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剂量治疗带状疱疹。一般来说,口服泛昔洛韦1 g/次,3次/d,才能有效达到抗病毒效果。

疗程不合理

通常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为7~10 d,或皮损结痂即可,>10 d的疗程没有必要,因为一旦皮损结痂就意味着VZV在皮肤中停止复制。

糖皮质激素:使用价值被夸大,应用时未权衡利弊

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带状疱疹一直有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带状疱疹早期给予激素可有效减轻炎症,阻止对神经节及神经纤维的破坏作用,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因而成为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手段。随着严格的临床研究,以及循证医学的应用,已经发现在带状疱疹治疗中激素的使用价值被夸大,甚至存在滥用。

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激素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用缺乏明确肯定有效的证据,但可促进带状疱疹急性期皮损的愈合,减轻疼痛。

因此主张>50岁的患者,皮损较重,疼痛明显时,特别是伴发听力障碍或面瘫的患者,在无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情况下,可适当使用。起始剂量(成人)泼尼松为30~40 mg/d,分2~3次口服,以后每7 d减少10 mg左右,3周为1个疗程。

激素使用应权衡利弊

不规范使用激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与足量的抗病毒药联合使用,这样有造成激素诱发VZV播散的风险。

激素可减轻炎症,缩短皮损愈合的时间,但如果皮肤已经发生糜烂或溃疡,不合理长疗程、大剂量应用激素反而影响创面的愈合。

中青年患者,疼痛较轻,常规使用激素,没有必要。

重症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常存在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感染等,此类患者疼痛不明显时不加以选择或不平衡利弊使用激素,显然加大激素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使用激素存在药物剂型、剂量选择不当,疗程不规范的问题,有时选择缓释剂型,看似十分方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但早期阶段的剂量不足和后期缓释太长均属于不合理用药。

错误地认为激素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重要措施,忽略了早期积极规范抗病毒的价值。

止痛:控制疼痛策略错误多

带状疱疹,特别是后遗神经痛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效缓解疼痛是带状疱疹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带状疱疹并发的疼痛从皮疹出现前数天,到皮疹愈合后数月,甚至数年都可以存在。要认识到带状疱疹疼痛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周围和中枢神经对疼痛的敏化是发生的重要基础。

控制疼痛常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1 不了解在带状疱疹皮疹发生的急性期,特别是疼痛表现较为明显的患者较早地应用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如多塞平、阿米替林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误区2 用止痛药物代替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的镇静或抗癫痫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这显然不了解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药物在降低中枢神经敏化的重要性。

误区3 重视疼痛部位局部的治疗(如外用药物、药物封闭、手术干预等),忽视规范合理的系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带状疱疹的疼痛多源于中枢或周围的神经兴奋性增强,其局部治疗作用有限,且可能带来治疗局部接触性皮炎或感染等风险。

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制剂:临床应用缺乏有效证据

在国内带状疱疹治疗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合并用药现象,不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还可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带状疱疹发病的基础是机体抵抗力下降,临床上选择一些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肽、卡介苗多糖核酸等治疗,期望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这缺乏临床有效证据,也没有必要。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的基础是针对VZ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一旦发病后,一方面病毒复制产生疱疹,另一方面复制的病毒可有效激发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这已足够使机体得到保护。因此,带状疱疹患者很少复发。滥用免疫调节剂,不仅无明确疗效,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另外,有学者认为,神经受损是带状疱疹合并神经痛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常规使用神经营养制剂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但研究发现,带状疱疹神经痛发生并非有显著的器质性神经病变,多为功能性的神经电生理变化,因此显然没有必要常规使用神经营养剂,同时也缺乏临床证据支持其有肯定的效果。


作者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 郝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