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

 江山携手 2015-09-05

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

唐代

    1、“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前先磨墨数升,然后:“引被复面而卧”,忽起,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时人谓之腹感。

    2、李白自称“酒中仙”,醉倒应制撰写诗文,则文不加点,挥笔立就;酒喝越多诗也作得越多。“诗仙”李白几乎到了无酒不诗的程度,人称“李白斗酒诗百篇”,醉酒后作的诗都洋溢着飘逸奔放的意境。

    3、“诗圣”杜甫讲究诗句的警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白居易把自己的诗读给老妪听,老妪听不懂的地方,他就加以修改。

    5、李贺,人陈诗鬼,长骑毛驴,背个布袋,遇到好的诗句,就赶紧记下来,

投入袋中。他母亲说他是:呕心沥血。

    6、贾倒常为推敲诗句绞尽脑子,他为“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又“推”又“敲”,反复不已,闯韩愈车骑队伍尚不知回避,后韩愈为他确定了“敲”字。这句诗才定下来,“二句三年的,一吟双泪流。”讲出了他创作的艰苦。

    7、卢延让讲究诗句工奇,写作时盘捻胡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宋代

    1、北宋女词人李清照遇雪天,就戴上斗笠,披上所以,循城远眺寻佳句。

    2、梅尧臣不论吃饭睡觉或游玩会客,想到诗句就写到纸上,丢到随身的小袋里,待客人取视之,袋内全是诗和句。

    欧阳修身为北宋文坛领袖,特别重视修改文章,常常把写好地文章贴在墙上,删来删去。夫人劝他何必自讨苦吃,怕先生骂你呢?他笑答:“我不怕先生骂我,但怕后人读了笑话我著名诗啊!”

明清

    1、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一天假人不知他去何处,发现他卧在庭院中才薪上,掩衲痛哭,问他才知道是填词:“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所致,身心全部进入了创作境界。

    2、创作《聊斋志异》之前,蒲松龄除了走出去搜集创作素材之外,还专门摆设茶水,招往来行客人,求其讲述奇特之事,名其室为“聊斋”,那些鬼怪妖狐的故事,就是这样“集腋成裘”的。

现代

    1、鲁迅写作前,常常与朋友,将自己想些什么文章,有时则自己静静的抽烟,然后把千子文章一气呵成,反复看数遍,修改几个字。并且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进行写作。

    2、郭沫若创作时常常是激情澎湃。创作《凤凰涅磐》是,诗意一天两次袭来,作寒作冷,牙关打站,他随机火速记下,杰作诞生了,他也想获得了新生。创作《大地,我的母亲》时,诗情汹涌,不可抑制,他趴在地上,狂吻大地。

    3、巴金讲述自己创作《家》时的情况,“我仿佛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哀哭。”为使《家》后部分能够在《上海时报》上续登,他同意不要分文稿费,他说:“我不是为稿费些作,我是为读者写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