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被驯化成爱的乞丐…… 心探索杂志

 自然阳光947 2015-09-05

指导咨询师/邓芸

咨询室 2

父母时常会对我们表达出这样的讯息:“我养你这么大,吃了多少苦你知道吗”、“你要是不结婚让我怎么安心”……这种讯息日积月累,就会让我们产生活着不过是为了让父母开心的错觉。我们的整个人生不属于我们自己,而是属于父母。

“我尽量满足父母的要求,这样他们就会开心,我也觉得心安;可一旦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无声的控诉就足以让我崩溃。”试问,我们强烈压抑真实的自我,去“讨好”父母,为的是什么呢?

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Still Face Experiment》,一个一岁多的婴儿正在和妈妈玩耍,原本欣喜的妈妈,瞬间变成没表情,婴儿先是惊讶,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唤回原来的好妈妈,在一切尝试都失败后,他开始手足无措,焦躁不安,无法接受妈妈如此冷漠,不禁哭了起来,妈妈立刻重新恢复了笑脸,哄着孩子,婴儿瞬间被安抚。妈妈“冷漠的脸”出现仅一分多钟,就让一个快乐的婴儿变成了绝望婴儿。试想一下,如果这张冷漠的脸持续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个婴儿会如何?

我们小的时候多少听过父母说这样的话:只要你听话(懂事/考满分等),我就会喜欢你。当这种本该是源自天性的无私的爱变成了有条件的“交易”,孩子会自动被驯化成为一个爱的乞丐——要拼命满足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爱。

而如果孩子这种“乞求爱”的方式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一般会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他很可能会陷入孤独中,将自己的内心和外在世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木头人”。既不期待爱,也放弃感受爱,甚至发展到如果有其他人给他爱,他都会拒绝,甚至主动把对方推远,还要反过去伤害对方,想将对方心中的“爱”也灭掉。因为,一旦他相信爱的存在,那些童年的伤痛都将重新浮现出来。

第二种,就是反抗或者逃避。我有一个个案Nina,是个十分叛逆的女孩,她大学辍学去周游世界,每到一个地方就打零工,绝不依靠家里,她说就是要过好了给妈妈看,发誓绝对不会再回老家。但是六年后,她坐在我面前泣不成声——妈妈突然病逝才让她意识到自己过去不过是为了叛逆而叛逆,觉得如果妈妈能够接受这样的自己,那一定就是无条件的纯粹的爱。同样的道理,那些对家有着深深依恋情感的人才会逃离家,越远越好,以为空间上的远离能够带来精神上的自由,以为自己跑得足够远了,就能挣断和家的羁绊。实际上,逃得越远,那根捆住你的情感绳索就绷得越紧。Nina直到妈妈去世之后才幡然悔悟,可无论她对着母亲的照片说多少次“对不起”,却再也不能像个普通的女儿一样和妈妈相拥了。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难免都遭遇过父母的无心之过,我们的本能则驱使我们去千方百计地取悦他们以便获得他们的“爱”——他们的笑容、赞赏、拥抱等等。但我们现在应该知道,讨好并不是爱。与其竭力讨好,不如学习真正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