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九篇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寂寞在繁衍 2015-09-05

这一篇所说的都是杂病,就如前面所说的,其实不用理它是什么病,有时,我连病都没有看清楚,但是从病人的阴阳角度,一平衡过来了,很多杂病都会好的。我为什么喜欢讲《金匮》,因为这本书对我个人的改变是最大的,这本书我都翻烂了,现在所讲的这本书是我重新买回来的,我是在这里领悟出来这个阴阳的,还有辨证、部位、杂病方面等。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原文1 】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原文1,“病趺蹶”,趺是脚背,蹶是跌倒的意思,指的是足有病不能够行走的意思。“其人但能前,不能却”,能向前走,不能向后走。“刺腨入两寸”,这里指用的是针刺的方法,腨是小腿肚的部位,“此太阳经伤也”。一个人能前而不能退的,是跟腱出问题了,如果要治疗这个病的话,像我刚才所说的,不必要十分的了解,不用把小腿有多少块肌肉、有多少个根、哪个根与哪个根起作用、皮肤是怎么样的、血脉是怎么样的都了解得特别清楚,西医在这方面更清楚,可以说人体有多少个细胞、有多少个氨基酸也能够看清楚,但是,为什么病治不好呢?就是因为没有从整体角度来判断一个人的阴阳平衡状态。如果一个人能前不能退的话,从我的角度来看,他的跟腱的阴方面出问题了,所以,用药的时候针对他的跟腱来用,针对病人的身体里面的阴阳平衡角度来用,还是能够起作用的。这里的“刺”是一个刺激的作用,也起到一个舒缓的作用,用药更能起作用。只不过,张仲景认为,这里的问题是个小问题,针一下、刺激一下,改变一下就好了。其实人体出现了状态,身体里面的阴阳已经出问题了,所以就像素素班长说的,之前吃别的中医给开的药,里面有桂枝附子之类的,吃得时间长了,发现自己的血脉在走动时有热在里面,偏阳了,阴就偏虚了,所以,就出现腿有点不舒服了。懂了阴阳之后,人家对你用药对了、错了,都可以感觉到的。如果不懂,人家说桂枝好,你说吃,说附子好,100克的吃,吃死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懂了阴阳之后,我该用什么治疗方法,该用什么药,自己就知道了,特别是同学们看了中医基础,看了诊断学后,对自己的体质也可以看懂阴阳了,不要把阴阳想得太神秘了,其实阴阳也没有那么玄的。

【原文2 】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原文2,藜芦甘草汤也没有见方药,也不好判断。有人说“藜”是不是白蒺藜,芦是不是芦荟,如果说是的话,也有点作用;如果说不是的,也不扣字眼,关键是在临床是怎么对着症状的。临床当中,见到病人手指臂肿动的,其人身体瞤瞤的,“瞤瞤”有解释:肌肉跳动的,虽然说的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很早以前讲《方剂学》的时候,有同学说白蒺藜吃了以后怎么样。我就提到一个事情了,因为我的儿子上体育课,平时不动的,一下子跑十五圈,过分运动造成肌肉拉伤的痛,我是用的两个药:白蒺藜和白芍,确实是很好。今天看了张仲景这里,如果再加上一个甘草会更好,或者用一下藜芦甘草汤也行。如果一年也不运动的,偶尔动一下后痛的,就用这个药。

【原文3 】

转筋之为病,其有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原文3,鸡屎白,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药了,就是鸡的便便,这个药是什么作用的呢?我也不想试,也没有查过,这里的释义说,鸡屎白是性寒下气,通利两便的药、对于损伤津液的病也很有用的。我个人来说对于痉挛的,“肌肉脉上下行的”,人的手脚绷直的,我还是喜欢用白芍,能舒缓痉挛的,是滋阴、补津液的,但是再加上白蒺藜,提一个人的精气,再加上甘草的润的作用,对胃肠、出汗多的那种,应该都是可以的。至于症状,也不是百分百的,还是要辨证,只要他有痉挛的症状,就可以用白芍,只要他劳动之后比较累的,也可以用白蒺藜,白蒺藜对于过劳的情况是一个很好的药的。干活、剧烈运动,一下子人很累的,腰都好像直不起来的那一种的,喝白蒺藜,人的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没有那么累了,可以使人的机体得到一个很好的恢复的,作用一定要知道。作为医生,经常要用到的。

【原文4 】

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原文4,蜘蛛散,用的是蜘蛛、桂枝。蜘蛛,我也没有试过、用过、查过。不过,现在对于阴狐疝气的,比如阴囊疝气的,一般都用荔枝的壳的,很有用。蜘蛛的作用:解毒消炎之功效,主治疔疮、疮疡、瘰利等,有点和穿山甲类似。

今天的课到这里。

 

细读金匮要略(十六)(12.26)

【原文5】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原文5,“腹中痛”,是痛在腹部中间。当脉沉,但不沉反而洪大,所以腹部是有问题,是蛔虫在里面作怪,肠胃的反应大了,就痛了。

【原文6】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原文6,如果用去蛔虫的要不起效果的话,就用甘草粉蜜汤。这个方很简单,就是甘草打成粉,蜜四两。甘草对于胃肠方面的溃疡是很好用的,临床中的很多肠胃情况,甘草一味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了。有个小孩子吐,用了大黄甘草汤,一天喝了两次,第二天就稳定下来了。甘草对于胃肠溃疡、有问题的都很好。甘草是比较偏平,炙后是微微偏温,在临床中用这个药一般都不用留意病人的胃肠是湿热还是寒,在我的临床中,是用在寒的多一些,对于胃肠湿热的情况,甘草还是偏干、偏腻,效果就差很多,所以,尽量还是在虚的、寒的情况用。张仲景说,这个蛔虫病“发作有时”,这个跟蛔虫的活动是有关系的,养过鱼的同学就知道,鱼是有活动时间的,虫类、动物都有规律性的。人体在太阳下山时容易发热,是阴虚多一些,也是这个道理。蛔虫在什么时间蠕动的,这个的具体时间大家可以到百家里面查一下。

【原文7】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原文7,“蛔厥者”,这个病人有蛔虫病也有厥逆的症状。厥逆的一般是胃肠偏虚寒,肝胆偏热,蛔虫喜欢到暖一点的地方去,经常从肠胃跑上来,容易触动胃的反应,形成吐蛔的情况。“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脏腑寒,蛔虫就跑上来,病人就容易出现烦的情况,过一会又停止了,蛔虫不动了,病人的烦的情况就停止了。“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蛔厥者,肝胆偏热、中下焦偏寒,同时有蛔虫的症状。在现在,蛔虫的问题已经是很少的情况了,现在的杀虫也做得很不错的。

【原文8】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原文8,看乌梅丸的组方: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川椒、桂枝、人参、黄柏。从蛔厥的病人体质出发,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的用药针对性。乌梅是有杀虫的作用,对蛔虫是有影响力的;细辛、干姜、附子、川椒、桂枝是归胃、大肠,附子是归心阳的;黄连是归心的,对心火、心热方面厉害的有作用,其实就是清热解毒;黄柏是对于下焦作用的药,对于病人烦的很有用的,同学们也知道了,黄柏是祛热的,肯定是对着烦热的症状起作用,当然偏虚寒的烦,黄柏是不对效的。看过中基和诊断的同学就知道了,病分阴阳,体质分阴阳,阴阳分好之后,病人是阴虚、阳虚就知道了。整个方对下来,同学们就知道张仲景是怎么针对性地治疗这个病的。驱虫的主药是乌梅,川椒那些也有一点作用。

 

我们讲到这里,前面第十九篇看起来挺复杂的病脉证都讲了,下面还有两篇,针对的是女性的怀孕、杂病方面的问题。同学们对这两篇要更仔细了,病人不是男的就是女的,但张仲景专门针对女性的疾病写了两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