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变化记3

 新虞舜客 2015-09-06

  在家呆了几天,便是乡里的集市。每个乡村的赶集日期是不一样的,大约都是过几天赶一次场。像我们村就是每个月的4,9,14,19,24,29是场,俗称四九场。而其他地方有一六场,有二七场,等等。赶场的地点是在乡镇,乡镇有一条也是唯一的主街,主街两侧都是比较“豪华”的房子。记得在小时候那就有了砖房了,而且还有几家店铺,卖粉的,卖杂货的,卖小吃的,卖家用电器的,甚至还有一家名叫超市的杂货店。总之那里是我们小时候向往的地方,因为我们可以不走路就能买到好吃的。
  记得小时候那里还有间网吧,当时我是没去过。但是哥哥去过,那时妈妈很是生气,每次把哥哥从网吧里扯出来,因此哥哥没少挨批。我也痛心疾首的说哥哥,要他“改邪归正”,没想到我最后也是败在乡里的网吧上。这让我心有余悸,因为我初三的成绩下滑就是因为上网。
  以前的集市,人很多。总之在集市中人走的话都有些困难,人和人之间是没有空间的。在那密集的人中,有抗这口袋的,有背在背楼的,有牵着小孩的,有提着袋子的,有心宽体胖的,有瘦如柴骨的,有穿着破烂的乞丐,有穿着校服的学生,有讲究体面的干净人,有穿着粗糙的农民。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汇集在这集市。集市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卖衣服和鞋子的,这一段的人大多是从城里进货,没有卖自己做的。他们的衣服是便宜的,是从批发市场上低价进的,卖给我们不是太贵。但是质量是不好的,穿不了多久,所以村里人把新衣服保管的很好,像我这种不爱干净的人被称为“败家子”。衣服花样众多,那绝对能迷惑许多乡里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许多人出去打工,于是这段集市的效益不是很好。中间一段是卖电器和水果的,电器永远是畅销的,因为住在农村的都有一把电筒。因为乡下的照明设施不是很好,而且多蛇,许多老人就买那种小型的电筒,而且电量不是很大。而其他年轻人则买电量大的电筒,因为他们要去打鱼,或者是去打野味。光电筒商家就很赚了,还有碟子,很多人家里都有DVD和电视,没有电脑。所以碟子是很消的,其消路不亚于电筒,那还有很多的小物品也是很受欢迎的。中间的这段,还卖水果。那时乡下没有的水果,比如葡萄,香蕉,雪梨等。那些水果是父母每场都要买的东西,但吃的很节俭。
  最后一段是卖菜的,有卖干鱼的,有卖蔬菜的,有卖肉的,反正你要买菜就比须到那里去买。也是我最后一个月经常去的地方,
  那时的场,很是热闹。但是现在,热闹已过,剩下的便是冷清。以前的长街变得很短,人也很少。赶场的时间也缩短了很多,以前赶场都是要到下午才散场,现在十点没到就没人了。卖东西的也很少了,以前摊子都摆满整条街,现在也只有几家在摆摊,理由是人太少,赚不了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