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词牌的来历

 百了无恨 2015-09-06

宋词词牌的来历

张鸣雨

 最初的宋词都是有词有曲、词调固定的歌唱作品。词调包括词牌和曲牌,词牌是词的格式韵律,曲牌是曲的旋律节奏。由于古代音乐的声音无法保存,而曲谱的记谱识谱人才十分匮乏,在几经社会动荡变乱之后,宋词的曲牌几乎遗失殆尽。如今的宋词只剩下了词牌,曾经曲调优美、唱词精致的宋词,退化为格式即格律固定、纯属文字艺术(游戏)的长短句。

 宋词发端于隋唐,宋朝时达到了辉煌。隋唐时期文艺空前繁荣,朝廷创作排演了大量的乐舞,这些乐舞的词曲精华部分在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文人士大夫争相为这些流行歌曲填词。其中或五言或七言的歌词,多数变成了律诗;而其他格律的歌词则固定下来,形成了与一定曲牌对应的词牌,最后演变为宋词。

 以《破阵子》为例,《破阵子》是宋词中最著名的词牌之一,双调即两个段落,共62字,前后段各531字。它源于唐太宗李世民所制的《秦王破阵乐》。唐初,秦王李世民的部下为歌颂其破阵杀敌的征战武功,利用旧曲填词,创作一些赞歌。李世民一登基,就亲自主持把这些歌曲编成了乐舞,取名为《秦王破阵乐》。几年后,他与乐府的宫廷艺术家一起再度修改完善,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富丽堂皇的大型战争题材乐舞,更名为《七德舞》。整个乐舞由120多人的大型宫廷乐队伴奏,2000多名舞蹈演员骑马登场表演3遍12阵。这部乐舞的音乐风格以龟兹曲风为主导,既有气势雄浑、响震四方的凯歌鼓乐,也有婉转动听、声容和合的弦歌曲调,据说表演效果感天动地,蔚为壮观。这部乐舞的传播影响十分广远,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时,西域某国王就曾询问过这部乐舞。唐高宗时,再创更名为《神功破阵乐》,唐玄宗时缩编再创为《小破阵乐》,据说日本还保留有《秦王破阵乐》遗谱9种。

 正因为这部乐舞广为传播流行,其中的一段旋律于是被命名为《破阵子》,作为唐教坊曲,归属龟兹部。因其曲美流行,文人争相填词吟唱,最终演化为词调。后来,《破阵子》曲牌遗失了,便只剩下今天有词无曲的词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