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学府志》——浙江卷中的资料记载,1905年10月,清政府通咨各省设立法政学堂,1906年5月,学部复通咨凡未设法政学堂之省应一体设立,业经设立者应酌量扩充。同年秋,浙江巡抚张曾敭着手筹办浙江官立法政学堂,并命会办许邓起枢进行招收新生工作。1907年春,开学上课。1912年,改名为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学生1714人。改名后,不再设立讲习科,并增设本科,修业年限改为别科为3年,本科一般为3年加1年预科。1924年实行壬戌学制后,改为省立。1929年,接到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第946号停办的命令,学校于1931年最后1班学校毕业后办理结束工作。从官立法政学堂到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前后共经历了25年的时间,培养各类毕业生1800人。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以清末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则是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开始,最终“壬寅葵卯”学制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制度体系上确立,其重要做法之一就是在各省份设高等学堂作为大学预科。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先后颁布《大学令》和《专门学校令》,就高等学校的设立等问题做出具体规定,浙江省的高等教育也因此从裁撤、新建、升格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经过调整,浙江的高等学校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共有之江大学,医药、法政、工业、农业、体育等五种专门学校共6所高校,在专业化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张毕业证书对于研究清末和民国初期的浙江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许霖(编辑:窦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