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新生季】涨知识的时候来了!来看看师大历史有多悠久

 昵称29787755 2022-09-15 发布于福建


闽江之滨、长安山麓,乌龙江畔、旗山脚下,坐落着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在其百年历程中,跨越了清末——民国——新中国等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主要由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私立福建协和大学、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福建省研究院、国立海疆学校等7个主要前身校,以及合并后的福州大学与福建师范学院等承传发展而成。下面就跟着小葵一起来感受师大的百年经历吧。
七个主要前身校

福建师范大学之嚆矢——福建优级师范学堂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宝琛先生在福州乌石山创立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是福建高等师范教育之滥觞,亦即福建师范大学之嚆矢。该学堂创立后,陈宝琛自为首任监督(校长)。首届招收理化选科和博物选科各一班。

图片

福建师范优级学堂校门
图片
陈宝琛创办全闽大学堂时留影
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从1907年正式开办起,至1915年7月最后一批毕业生离校,前后实际办学仅仅八年半。
学堂办学之初,即以陈宝琛亲撰的“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为办学宗旨,创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行政管理制度。
该校历史虽短,但按既定标准如期完成学业的238名毕业生和数十名留学生,为福建各类中等学校的兴办和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


传承“闽师” 薪火的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1941年6月1 日,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在永安成立。首任校长唐守谦。校址在福建永安霞岭。福建省立师专建校之始,根据当时本省的形势,提出了学校工作的三项任务:一、中等学校师资的培养;二、中等学校的辅导;三、教育问题的研究。
其办学指导思想为:“注重人格训练,注重实际教育,养成刻苦耐劳。

图片

福建师专首任校长唐守谦(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东海大学教务长和代理校长)
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学校从南平迁到福州,在乌石山原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的原址上继续办学,传其薪火。
尤值一提的是,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福建师专约有七、八十名师生,响应号召奔赴台从教,大部分均在台湾一些重要的高等和中等学校任教,在台湾教育界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台湾回归后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片
教务处主任檀仁梅教授
图片
福建师范学院院长胡允恭(乌石山时期)

图片


致力于女子教育的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1908年,具有大学预科班性质的华英女子学堂在福州开学。程吕底亚任学堂首任校长。
1933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准许华南女大临时立案,更改校名为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1934年6月,华南女院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永久立案。9月,华南女院得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正式授权,享有该校文、理学士学位授予权。
华南女院自建校以来,就一直把基督教文化“受当施”作为校训,女子教育是其最突出的办学特色。该校为谋求中国妇女的独立与解放,为祖国培养妇女人才,尤其是为福建的科教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图片
图片

中西教育“协和”的综合性大学——私立福建协和大学
1915年5月25日,由美国归正会、美以美会、公理会和英国圣公会等基督教四差会联合组成的福建协和大学理事会正式成立。同年10月21日,福建协和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董事会推举庄才伟(Edwin Chester Jones)为首任校长。
1916年2月16日,福建协和大学正式开学,租用福州仓山南台观井路的旧俄商茶行为临时校舍。
1922年春,学校从仓前迁移往距福州十公里处的鼓山脚下魁歧新址。

图片

协大理学院(1924)
福建协大,既是美英基督教差会在中国建立的16所教会大学之一,也是西学东渐的一个文化产物和中西教育“协和”的一个办学成果。学校前期主要借鉴美国大学的先进经验与管理模式,华人主校后,又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建立了一整套高效率的管理机制。一直以“博爱、牺牲、服务”为校训,以“研究高深学问,养成高尚健全人格,以应社会需求”为办学宗旨。始终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与“研究型的教学相长”的两大办学特色。
在校任教过的有:郑作新、郭绍虞、叶圣陶、董作宾、唐仲璋、林兰英、傅衣凌等一批著名科学家、院士、以及在学术界独领风骚的大学者;在校就读过的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有:郑作新、黄祯祥、曾呈奎、林兰英、唐仲璋、余松烈、黄维垣、唐崇惕、俞永新等。福建协大所培育的一大批的科教英才,为中国的科学文化进步、尤其是福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全国最早成立的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
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的前身为私立福建法政学堂,这是福建近代史上一所培养法政专门人才的高校,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私立法政专门学校之一。
1911年,私立福建法政学堂正式成立。校维持员会选举刘崇佑为代表,林长民为学堂监督。校址选定福州道山路乌石山麓的白水井,以刘氏颐园及愿学堂为校舍。
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以“培养、造就福建全省高等法政人才”为办学宗旨,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了“模拟民事法庭”、各种模拟课堂实验、到工厂实习等等。其办学成绩在当时全国私立法政学校中名列前茅,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图片


独树一帜的福建省研究院
1939年4月,福建省研究所成立,附设在厦门大学抗战期间的迁校地长汀校内办公,由当时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兼任所长。
福建省研究院直接隶属于福建省政府。办院宗旨为:“提倡科学研究精神,研究高深学理与技术,奖励和培养省内学术研究人才,促进本省的文化、经济发展”。
抗战胜利后,福建省研究院迁址福州。研究院下设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业研究所、动植物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所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专门为抗战胜利台湾回归培养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国立海疆学校
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政府决定在与台湾岛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创办一所学校,专门为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培养教师和行政人员。同时,也为东南亚华侨社会培训公教人员。
1944年5月,国民政府在福建筹建大专制的国立海疆学校,拟设师范科和行政科。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聘任张兆焕为校长,招聘福建省立师专校长唐守谦为教务主任,刘一昆为训导主任。
国立海疆学校前后实际办学仅仅6年,以“造就专门人才、辅助海疆建设、发展海外事业”为办学宗旨,同时作为东南海疆公教人员的训练中心。该校许多学生毕业后到台湾,主要服务于台湾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为台湾的管理与建设,尤其是台湾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图片

福州大学与福建师范学院

合并而成的多科性大学——福州大学
1951年1月,福建协大与华南女院分别召开师生员工座谈会,决定请求福建省政府接办。2月,福建协大与华南女院校务委员会合并成立两校合并筹备委员会,由严叔夏、王世静分任正、副主任委员。4月,合并方案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两校联合正式成立福州大学。

图片

1952年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
1953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厅接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通知,中央教育部批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决定“福州大学”校名取消,自1953学年度起改名为福建师范学院。校址定在福州仓山岭后路。
福州大学虽然仅仅存在了两年半,但它几经分合,历经局部合并的初创时期、多科性大学的发展时期和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的转轨时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发生了从旧大学改造为新型的人民大学的巨大变化。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的福建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学院成立后,陆维特任党委书记、院长,张立任副书记。在党委会的统一领导下,行政上实行院长负责制。在成立庆祝大会上,明确了福建师院今后的发展定位是向师范型高校转变,指出福建师范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祖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培养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中等学校的人民教师”。


1972年5月,福建省革委会又发出《关于成立福建师范大学筹备领导小组的通知》。6月,福建省革委会发出《关于启用福建师范大学筹备领导小组印章的通知》,福建师范大学正式成立。

图片

好啦,这就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历史
大家有没有了解清楚呢~


来源:福建师大图书馆馆长 方宝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