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岩历代书画家介绍 台州都市网

 昵称27522770 2015-09-06
    黄岩历代书法家、画家辈出,古代有文字记载的就达二百多人。如谢克家、李士行、陈立善、陶宗仪、陶复初、李小峰;现代的柯璜,陈叔亮、任政;当代的王伯敏、林燕等都是代表性人物。
    宋代画家主要有谢耘、汤正仲,书法家有谢克家、虞似良、叶应辅、杨似云等。
    谢耘,字耕道,有《梨春雨图》名满朝野,陆游、魏了翁、赵师秀、楼钥等题诗于画。
    徐似道,字渊子,乾道二年(1116)进士。诗、书、画俱佳,韵度清雅、才华敏捷、名重一时。平生酷嗜书画,不求功名,有(竹隐集)11卷。
    虞似良,字仲房,号横溪真逸,又号宝莲山人,寓居黄岩横溪(今温岭)。官至成都路转运判官。善篆隶、尤工隶书,家藏汉碑刻数千本,心摹手追,尽得古趣,晚自成一家。有《篆隶韵书》行于世。所出碑碣极多,有《阴符经碑》、《小桃源碑》、《物外碑》、《洗耳碑》、《五宰山水图》、九峰《观音殿》匾等。
    谢克家(?—1134),著名书法家,河南上蔡人,南宋建炎三年任台州知府,遂家黄岩三童岙。绍兴四年进士,官史部、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绍兴三年,曾题赵明诚、李清照旧藏蔡襄《进谢御赐书诗卷》。北宋亡时谢反对秦桧议和卖国,作秦桧褫职告词。写于绍兴三年,即为著名的《克家致秦发知府书》。
    谢伋(?—1159),克家之子,官太常少卿。擅长诗文、书法,为《米友仁潇湘图》题跋。绍兴(1156)作青田摩崖石门洞题诗二首。
    王居安(1166—1230),字资道,(今温岭)。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龙阁图直学士。工诗善书。绍定乙丑(1229)书妻张悟真圹志,题“夫华文阁直学士、中奉大夫、知福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福建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黄岩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王居安书。”
    戴复古(1176—1248),号石屏。 诗坛盛名数十年,精诗善画,为江湖派诗人代表人物。善画,尝于太平寺写水,有天庆观画龙呈王使君,有句云:“能将此水高彼龙,方知画手有神通。”
    汤正仲,字叔雅,号问庵,江西人,后居黄岩。善画梅、竹、松、石,清雅如傅粉之色,水仙、兰亦佳。系画梅大家杨補之外甥,得舅之遗法,画梅“冰雪生面”极具创意,为倒晕素质而反之,丰富了自古画梅用黑、白来表现形象的画法。朱熹称其“蕴藉敷腴,有青出于蓝者。”作品有《霜入千林图》。
    斯受(僧)(?—1275),字用堂。工书法,喜以黄金为泥,书方广诸经。又为塔七层,金书于帛上,当时称稀有。有泥金书《法华经》传世。
    戴从老(1227—1246),黄岩太平乡(今温岭)人,佑圣观道士,右手不遂书以左手,笔法瘦劲,无不嗟异。
    郑大惠(1179—1254),字柬之,号谷口。工诗、书、文。今存《郑士元墓志》。所书庆善寺铜钟铭现在椒江。
    杜范(1181—1245),字成之,仪夫。(1245)拜右丞相。所著甚丰。能书,嘉定元年(1208)作书《擘翠亭诗摩崖》七律一首:“新晴山色净襟,世上尘埃一点无。飞瀑惊奔争澒洞。层崖屹立镇崟岖。乱流平处沙可数,顽石丛中草不枯。醉后偶来观物变,要知到处是工夫。”款“杜范”。原在黄岩灵石溪右壁。
    叶应辅,字子仪,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历校书郎,右司谏,知明州,终敷文阁待制。工行书。
杨似云,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通直郎。善章草,以行书闻名的叶应辅和以章草闻名的杨似云居城中同巷,时称所居住地为草行巷(后为草巷)。全国以书法命名的街巷甚少,此巷名一直沿用至今。
    黄超然,字立道,号寿云,黄岩屿头人。书法王右军,晚自成一家,书有《忠应庙碑文》,宁溪进士王所墓碑为他所题。
    宋代书画家还有戴敏、戴昺、赵孟侣、童应椿等。
    元代书画家主要有李士行、陶复初、陈立善、姚雪心、刘仁本等。
    1936年故宫博物院送“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展出的173件作品中,其中四幅与台州有关,一是宋黄岩谢克家的《克家致秦发知府书》;二是元仙居柯九思的《墨竹》;三是元在黄岩任知州的李士行的《古木石竹图》;四是元黄岩陈立善的《墨梅图》。
    李士行(1282-1328),字遵道,蓟丘(今北京市)人,李衎子。《中国文史百科》中述“竹石梅兰是随元代文人画的兴盛而流行的题材。其中以李衎画的墨竹古木最负盛名,他作的双钩设色竹风姿秀美,竹叶密而不乱,有效强的装饰效果。其子李士行也承其画艺”。戚学标《台州外省客宦》载:“元·李遵道任黄岩知州。文息斋善画。遵道竹木尤优。”歌诗字画,悉有前辈风致。画竹石得家学而妙过之,尤善山水。尝所画大明宫图入见,仁宗嘉其能,命中书与五品官。故宫绘画馆藏有其《古木石竹图》轴。
     刘仁本(1131—1368),字德元。方国珍幕僚。工诗善书,字遒媚清脱。尝治兵余姚,于龙山作雩咏亭,集一时名士42人,仿效东晋王羲之山阴兰亭雩咏,于后世影响很大。有庆元路《儒学碑》,余姚学宫《续兰亭诗序碑》。
    陶复初,字明本,号介轩老人,任台州儒学教授。小篆师徐、张,古隶师鍾梁,墨竹师李蓟丘父子。墨竹及着色竹甚佳,亦能山水。作《翠竹图》《朱竹图》《墨竹图》《露梢拂云图》,《水仙图》轴收藏于日本长崎美术馆。
    陈立善(约1340—?),黄岩城关东门人。元至正中期为庆元路照磨。为著名花鸟画家,工墨梅与会稽王冕齐名,称“元章立善,圈点溪梅。”故宫博物院收藏他的《墨梅图》与《梅花水仙竹石图》。
    陈处亨,号方山,(立善子),墨梅妙得父亲传授。世称“善亨画梅,黄金三钱”,意即立善父子画梅,时人称贵。元代黄岩书画家姚雪心宗文湖州,画墨竹深墨为面,淡墨为背,饶潇洒之姿,富清逸之秀。道士张唯一(今隶温岭),工诗善画兰;  盛象翁,景则四明学正,善书,行楷似赵吴兴,有《黄岩州玄真道院记》;陈德永江浙儒学提笔,书法宗李北海、善诗;陶煜白云漫士,上虞典史、善书;陶宗暹复初子,名文昭,字晋生,江浙儒学副提笔,楷书学欧阳率更,书画并擅一时。另有赵孟贯、范宋中、潘从善,毛南翰,谢理、范秋蟾(女)书画均有造诣。
    明代书画家主要有陶宗仪、谢铎、李小峰、黄绾、陈忄产、陶珽、柯夏卿等。
    陶宗仪(1329—1412),字九成,号南村,刻志字学,工舅赵雍篆笔。今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楷书《东园隐居咏》一段。陶宗仪对书学的突出贡献是编写了“上自羲轩创制之始,秦汉沿袭之变,下建晋唐传世之迹,悉详其要”的《书史会要》9卷,将上古至元代以书法传世者辑为小传,卷八后附录天笠梵文,畏吾(维吾尔)文、回回文、日本文等字母及西洋等国文字浅介。卷九为书法,介绍自李斯起历代所述书法决窍,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最完备的书法史著作。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收录有“张渥竹西草堂图卷”题跋中的“涿郡陶宗仪”“主一斋”“九友”等款印。
    谢铎(1435—1510),字鸣治,号方石,(今温岭)。天顺八年(1464)进士,历官礼部右侍郎管祭酒事,工书善文,故官博物院藏有其行书三幅。
    黄绾(1480—1554),字宗贤,号石龙,久庵居士。历官至礼部侍郎、尚书。工书善画。山水墨气淋漓,尤擅雪景。在黄岩有多处摩崖刻石,如《紫霄呤》、《紫霄怀阳明诗》等。
    黄承忠,字伯己,号九野,(黄绾子)。书法得晋人遗意,旁及花鸟,意格生动。作《麓泉图》,现存草书轴。
   曾铣(1510—1549),字子重,号石塘,城关仓头街曾家巷(后改曾铣巷)人。弱冠中进士,官兵部侍郎,陕西三边总督。曲阜孔庙正门《太和元气》坊为曾铣明嘉清甲辰(1544)题。
    李小峰(1524—1586),字可书。能诗,特精于画。年青时,善得其外祖大宗伯黄绾的赏识和器重。黄凡得古今名人诗画,即与之指点赏鑑。明万历二年(1574)李到帝都北京后,名公巨卿争邀作画题诗,名震京师。传入内廷,受到皇上召见,李上《止辇受谏图》,皇上嘉悦,授儒士,赐冠带,直文华、武英、仁知三殿事史,后授锦衣百户。神宗皇帝在文华殿召李为其画御容,赏赐甚厚。又命画白描于扇,且赋诗题其上,先后凡七面,又赐肴品珍玩,赐以宫内面食,在当时获此隆寵鸿名者实属罕见。
    陈忄产,善医,工画梅。《墨梅人名录》记明代浙江墨梅画家十四人之一,《越画见闻》中均有载。
   吴执御(1590—1638),字朗公,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工书画,善诗,行书七律诗轴今藏浙江图书馆。
    柯时迈,字时遇,号少登,明万历年间,常德同仁。工草书、善文。九峰山麓柯氏牌坊题字。
   陶珽,字紫阆。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以诗文书法名海内。与邢侗齐名,又交袁宏道、董其昌、陈继儒等。尝增陶宗仪《说郛》至明人为《续说郛》,又重刻《书史会要》。
   柯夏卿(1610—1681),字玉岘。崇祯十一年(1637)进士,官兵部尚书。工书画,求者盈门。临海博物馆藏其草书轴。
   柯洽,(1650-?)字小山(夏卿子),工草书。
    张廷俊,字彦超,别字雨村。寄藉黄岩。工诗善书,有四子均善书画,为书画世家。
   张世准的篆隶风云变化。明代书画家还有陶宗儒,字汉生(宗仪弟),洪武时官秘书丞,皇太子欲学书,命宗儒选晋人法书真迹以进,迁吏部员外郎,善属文。鲍世昌,字仲蕃(今温岭),先仕元为行枢密院都事,工诗画,人争重之。李毓,精楷书。林师度善钟隶,八分。余尚则,名郁,与方孝儒等为友,以文学知名当世,有《明故处士东轩陈君墓志铭》等。卢廷钢,名宪,乐诗书而为文学,尤精词翰。张玑工诗词,善书法。李茂宏、应志和、赵名永、徐康(女)、徐彬、黄采、谢省、高瑛。
     清代、民国书画家主要代表有张马凤、张藻、池盐、陈岫林、蔡元鎔,天台山农刘文玠、刻竹大家方絜。
    蔡元鎔,字陶山,康熙间太学生,工诗善画。康熙南巡,尝献赋获赐缎匹。
    柯映萼(夏卿孙)。雍正元年(1823)举人。工诗书。
    张景山,字国栋,号松居。性豪放,画无师承。常作老松,又擅梧桐、墨荷、霜菊,而世独传其墨兰。孤高简傲,如其为人。
   夏雷,字清泉,官海门镇千总。善棋能画。工山水。
   张藻,字冕华,号曲江。工诗善画,善作花卉,尤精画蝶,有“张蝴蝶”之誉。他画的蝴蝶用笔工整细致,设色研美绚丽。
   方絜(1800—1838),字矩平,号治庵。嘉道间刻竹名手,人称“方竹”。凡山水、人物、小照,皆自为粉本,似浅浮雕法刻之,阴阳坳突,勾勒皴擦,运刀如笔。曾为张廷济刻小像于臂搁上。上海博物馆藏有其所刻《苏武牧羊》臂搁,现已成国宝。能画,善篆刻。著有《石我师斋稿》。
    张马凤,道咸间人。字梦九,号雪笠,河干小隐。生性冲雅闲逸,天趣盎然。画亦疏散不羁,有倪瓒笔意。山水有王翚之风,细致繁复处又似小李将军。晚年四壁萧然,然纸窗竹榻,琴书整洁,维种竹浇花,怡然自适,悠然出尘。
周成栋,字朴山,城关柴桑巷人。善画工笔花卉,草虫鸟兽。
    王咏霓(1838—1916),字子裳,号六潭,光绪六年(1880)进士。工诗文,善书,兼善篆刻。书具金石气,篆书行笔流畅,所治印章,兼得文浙两派,曾为著名画家蒲华治“蒲华”、“作英”印两方,为画家常用印。著有《函雅堂全集》等。
   孙憙(1840—1893),吴县人,清同治七年任黄岩知县,在文教上多有建树留有不少墨迹。
    杨晨(1840—1922),名保定,字蓉初,又字定孚,晚号月河渔隐。清光绪三年进士,殿试冠浙人,授翰林院编修。传世书法不多。
    池盐(1857—1916),字逸臣,城关西门人。擅长花鸟人物,曾是知府代笔,后以卖画为生,画笔似海派三任,功力深厚。
    喻长霖(1857—1940),字志韶。光绪十一年(1885)登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编修。善书,尤工篆,丰腴圆润,具雍容气度。
    屈蕙纕(1857—1929),字逸珊(女),黄岩女子初级师范校长。擅诗词,工隶书。为蒲华画的《湖山寻梦图》题高阳台词。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玫伯,号默庵。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两广师范学堂监督。工小楷、善诗文,为蒲华《九峰读书图》题长款。
    陈岫林,字二云。善画山水,雅有董巨家法,境深意幽。自题立帧山水云:“萧萧落落乱溪流,入望云山处处秋。最是怀人烟水阔,夕阳天气独登楼。”年30余而卒。
    王兰,字梦兰,号香谷,善画兰花,学石涛,秀劲潇洒,繁蕳咸得其宜。行草书错落有致,含隶古法。
    池祥(1866—1941),字少逸,号啸道人。拜周成栋为师,擅长花鸟画。
    陈虁典(1859—1941),字尧臣。黄岩翻簧竹刻代表人物,在竹簧上以浅浮雕手法雕刻人物,山水、花卉等。工艺精湛,曾获巴拿马展览金奖。
    清同治年间,著名画家蒲华、赵之谦都曾来台州,赵之谦在黄岩四年,蒲华在台州前后历时30年,他们都是海派的创始人。蒲华善画花卉,尤擅墨竹,也画山水,诗画具佳,在黄岩纵酒作画很有名气,留下许多画卷。1884年作《九峰读书图》,赠王玫伯,竹墨酣畅,雅韵自然,观者无不倾倒。赵之谦客寓黄岩为幕僚时,留下不少字画,为知县孙熹画的墨梅尤为精彩。
    刘春煦(1863—1919),字思度,清未民初澄江余家屿人。廩、贡生,能诗善画,尤工摹石鼓及钟鼎砖文。1941年山水册页四幅,金石文字一幅在日本大正博物馆展出。
   枣一梅,字雪春,号逊白,晚号红柿居士,柏树巷人。诸生,善画梅与兰、石。
    周济,字印心,号慕庵。东门山亭街人。善书,以龙门二十品参以张猛龙,颜法。茂密雄强,尤擅书联及榜书。1929年题九峰桃花潭亭上的石楹联为:“此地偶题认影句,前身我亦佳山人。”
周慕庵,号印心,城内山亭街人。邑庠生,工北魏,外传甚罕。
   毛训(1862—1939),宁溪上郑毛家村人,后迁城内毛弄头。精书法,尤以篆书闻名。
   王葆桢(1872—?)号漱岩。清末南社诗人。善书,由苏颜入魏晋,于北碑尤多著力,曾为南社社刊题写刊名。
   郑际平(1873—1943),字吉甫。宁溪五部人,后迁城关砚池港。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平生最爱山水,所到之处,携蓑笠,带干粮,徒步独行。晚年居家以医术治人。工行楷,善画兰,为人所珍爱。
    任重(1876—?),字心尹。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 曾任永康县长之职。善书法,习柳公权体,笔法苍勁,惜少变化。1929年在九峰桃花潭亭上题联:“胜景九峰两文笔,仙源千古一桃花。”
    柯璜(1876—1963),字定础。曾任山西省美协主席、山西博物馆馆长、北京古物陈列所主任,蜀中艺专校长。书法大草,学二王,怀素,作书用七斤铜管,下笔迅疾,气势磅礴。在北京时,以书与齐白石画并称“二璜”,合画书扇,有“二璜唱双簧”之誉。
     蔡心斋,道名理鉴,号蔡道人,龟道人。曾主持大有宫,善画,尤擅松鼠,破笔茸毛,多传神之笔。彩绘《荷塘三友》色彩明艳,描写逼真。
    王念劬(1887—1951)。号松渠,晚清举人,东禅巷人。1930年任杭州西湖博物馆馆长。工诗善书,随意挥洒,以颜褚之法结为行楷,功力深厚。九峰中山纪念林勒石和奚继武纪念碑均为其所书。
    刘青(1878—1932),又名文玠,字介玉,号天台山农,照黎。清末民初在上海卖字,以魏碑书法驰誉沪上,一时市招纷出其手,尤以大世界名牌楼匾负盛名。
     朱吉力成(1880—1955),字文劭,城关双桂巷人。清光绪三十(1904)年中进士。工诗善画。
    清代、民国书画家还有罗骚,善画山水,尤工大字。夏畴,善行书。毛乐遗,工铁笔,善篆书。汪翰,字石潭号丹崖逸叟,工画芦雁,善草书,精篆刻。罗益,字觉清,号九峯山樵,精篆刻,擅山水,二十年代显露于黄岩画坛,有《九峯山樵印存》,急先学社1925年出版《雁荡山图》集。张马风,字梦九,号雪笠,好丹青、工山水、花卉。王彦远,字弢夫,同治九年举人,善书翰。
    现当代黄岩杰出的书画家有柯璜、陈叔亮、任政、王伯敏、林燕等。
   洪禹九(1890—1960),号锡畴,城关竹前巷人。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任黄岩中学老师,扶雅学校中等教师。擅长邻毛花卉。1957年所作《花鸟》参加“浙江省第一届国画展览会”,并有作品送北京展出。
     林求仁(1892—1980),名得仁。早期上海美专毕业。1923年最早在杭州远司河下办私立“浙江美术专门学校”,任校长。擅国画长于花卉,画梅成癖,西画善作风景人物。
     洪陆东(1894-1976),原名树屏,黄岩中学毕业。曾任中华民国司法部次长后去台,曾参与《中文大辞典》编辑工作。善书法,于汉魏唐碑临习甚勤,曾在南京、重庆两地举办书法展览。
   陈叔亮(1901—1991),名寿颐。上海美专毕业,杭战时到延安,执教鲁艺,创作《西行漫画》,毛主席为其题书名。建国后任华东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文革以后,主持筹建中国书法家协会,任副主席,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许祖谦(1907—1984),字益荪,号艺隐。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西洋画系。执教黄岩中学、黄岩师范学校。致力于宣传新艺术运动。擅长油画、国画,作品有国画《平沙落雁》等。
    陈石濑(1913—2001),城关人。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30年代即以丹青墨妙名于沪上。出版《陈石濑画册》。50年代著有《唐宋陶瓷纹样集》。为《中国美术辞典》主要撰稿人之一。
    贺鸣声(1915—1984),原名普森。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38年赴延安。先后进陕北公学,鲁艺学习。抗战时参加中华全国木刻协会。1940年回台州执教,并开设“木刻教程课”,推动台州“木运”。《心诉》为其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中国美协杭州分会秘书长。
    任政(1916—2000),字兰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常务理事。1979年书写行书7000字为《人民日报》等报采用。1985年获“上海市文联文学书法艺术奖”。出版有《楷书基础知识》、《少年书法》、《书法教学》、《隶字概论》等书帖。
    张一山(1921—2005),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版画家协会顾问、抗战时即开始木刻创作。1991年获中国美协、版协联合颁发的新兴版画纪念奖,出版有《张一山版画》专集。
    朱宣咸(1927—2002),朱宣咸(1927年浙江--2002年重庆),中国画画家,木刻版画家与美术教育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起从事中国画与中国新兴木刻版画创作。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首任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是成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筹备人,成立重庆国画院的发起人,重庆美专校的创始人。   半个多世纪来朱宣咸先生创作了不少中国画、版画等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清华大学及各地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被《中国年鉴》,《二十世纪中国画》,《中国百年版画 1900--2000》,《寒凝大地--国统区木刻版画集 1930--1949》等大型文献收录;1946年起作品多次入选一系列国家级重要美展(1946年中华美展,1948年中华全国美展,1952年中国画展,1959年第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59年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1962年纪念延讲20年来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等等);发表作品数千次;艺术风格被《美术》、《人民日报》等海内外多种主要与专业媒体多次专题评介;先后出版有《朱宣咸木刻版画集》(1996年),《朱宣咸花鸟画选辑》(1998年)与《朱宣咸风景木刻版画选辑》(1998年);受中国美术家协会委托编辑出版《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集》(1985年),也曾编辑出版《重庆中国画选集》(1989年)等大型画册;2000年由文化、新闻、出版等六单位曾联合主办“朱宣咸从艺五十五年画展”;生平被载入《中国美术辞典》、《世界美术家传》和《中国文艺家传记》等国家级辞书。   年轻时就投身人民美术事业和进步学生运动的朱宣咸,早年在上海直接参与鲁迅先生的新文化运动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1948年在《观察》杂志社事件中被捕。后与刘开渠、张乐平共同代表上海美术界在《大公报》发表迎接解放的联合宣言;在中华全国美术协会工作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进军到重庆;1951年任中华全国美协重庆执委;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国画院艺术顾问,重庆美专校校长。 长期以来,朱宣咸也正直无私的先后担任重庆市新闻、文化、教育、出版系统的美术领导工作,作为1949年建国后重庆美术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于建立,推动和促进尤其是重庆在二十世纪中期与后期美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曾获党和政府颁发的“献给共和国创立者”勋章。2003年文化、美术、教育界与政府在重庆举行朱宣咸塑像落成仪式。2004年纪念画集《艺术常青--美术家朱宣咸》出版。
    王伯敏(1924—    ),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市美协名誉主席。有《中国绘画史》等五部美术专史和《中国民间美术》等二十多种著作问世,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的杰出带头人。善画山水,精于竹石,有《山水纪游》等出版。
    林燕(1946—  )女,黄岩城关人。现居台湾。六岁失聪,十岁习画,1966—1998年在国际画廊等处举办七次个展,并在南美洲举办个人巡回展。同时参加“亚洲版画展”(1974,意大利),“国际青年艺术家联展”(1975,美国纽约),“英国第五届国际双年版画展”(1976,英国)等24次国内外大展,荣获“国际双年版画展”铜牌奖(1987,中国台北)。
现居台湾的书画家有王佩芸(女)、卢伯炎、黄伯城等。
   当代黄岩著名书画家有国画家陈冰心、版画家吴海寿、雕塑家沈海驹、人物画家崔谷平、山水画家朱道平、人物画家池沙鸿、版画家顾奕兴、漫画家蒋文兵、书法篆刻家陈文天、王迅、金叶,工筆画家刘幽莎(女,现居加拿大)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