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枣子大量上市的季节,近日,网络上又出现一种名为“糖精枣”的东西,该物品实为滥用添加剂将鲜枣变红、增甜后的枣。9月1日,海口市查获了一辆货车上的3.3吨“糖精枣”并且据调查,现仍有部分“糖精枣”已经流向了市场…… 9月1日凌晨,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获封存了一辆货车上的3.3吨疑似问题青枣。执法人员从中现场抽取2箱青枣送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验。检测结果显示,两箱青枣每公斤分别含糖精钠0.3克和0.1克,为“糖精枣”。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新鲜水果不允许添加糖精钠,“糖精枣”违反了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 糖精钠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是食品添加剂,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不参与体内代谢、不产生热量、无营养价值、随尿排出,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当食用糖精钠量较多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国家标准中已经明确将鲜枣等瓜果列为允许添加之外。短时间内吃大量糖精钠,会造成急性大出血,对肝脏、肾脏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了可以致癌。 现在上市的大枣,绝大部分都是被“催红”的。而催红青枣的方法很简单,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就是在加了糖精的水里泡一泡。青枣倒入添加了糖精钠的水中只需要浸泡几小时后,就会被糖精发酵,原本青涩的枣就会变成大红枣,吃起来也非常脆甜,这就是青枣变红、涩枣变甜的秘密。 专家支招 买枣三步骤:一看二摸三尝 一看目前市场上提前出现的大枣,基本都不是自然成熟的。从外观看,绿红分明、颜色发暗为铁锈红、暗红色的,就是糖精浸泡过的。而自然成熟的大枣由绿到黄到红逐渐成熟、变色,果皮上有这样绿黄红的不均匀的自然颜色,不会绿红分明。 二摸大枣成熟的部位果皮褶皱,根部萎蔫,不耐储藏,时间久会果皮果肉分离。 三尝糖精泡过的大枣极甜(而且洗枣的水也是甜的),尤其是果皮,比果肉更甜,甚至微微发苦 相关报道: 海南排查550家水果摊位五指山儋州均发现疑似“糖精枣” 据南海网报道,为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4日,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食药监系统对水果市场销售的鲜枣进行全面大排查。 9月5日晚间,南海网记者从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经省食药监局统计,截止当晚22时许,全省食药监系统当天对各地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共550家水果销售点进行了排查,3个摊点发现可疑鲜枣。 据了解,截止9月5日晚间22时,全省食药监系统执法人员对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水果摊位等销售水果的场所进行全面大排查,发现有在售鲜枣的,检查进货来源、索证索票等情况,还通过舐尝枣的表皮(不咬破)或用很少量矿泉水浸泡品尝,发现甜味异常,发腻发苦或浸泡鲜枣的水有甜味的,立即扣押在售鲜枣,抽样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追查来源和购销情况。 当天,通过对全省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共550家水果销售点进行排查,发现五指山利达超市和五指山正岛商贸有限公司,共从海口南北水果市场A区7号摊位购进可疑问题鲜枣77斤,现场扣押18.4斤。另外,儋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儋州白马井检查一个流动摊贩的鲜枣时,发现表皮有点甜,正当对当事人询问时对方立即脱跑,现场查扣一辆推车和60斤鲜枣。目前,执法人员已对上述3个经营者销售的可疑鲜枣进行抽样送检,并作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