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宫寺塔

 汉沽老潘 2015-09-06

 

  

    天宫寺塔 位于丰润城,南为丰润镇赵庄村,东为唐丰公路,高24.2米,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宝顶震落,风铎遗尽;檐椽糟朽,塔身劈裂;基座剥离,台底洞空。千年瑰宝,行将毁圮。1986年6月,丰润县委、县政府作出"振兴丰润,修我宝塔"的决定,成立以县委书记李家庭为名誉会长的"修复天宫寺塔基金会",发出告全县人民书,倡导捐资,仅2月捐资18万元。省文物局拨款10万元。修复工程填堵台底的洞道,垒砌基座,修葺4层以下塔身,重建5层以上塔身,安装铸于清康熙十六年的红铜渗金宝顶,天宫寺塔经3年施工,重现秀美身姿。在修复塔腔、塔体中出土国家一级文物12件(有辽代重熙、清宁、咸雍间刻本的佛经等10种,3卷、28册;辽代石雕造像两尊),二级文物26件(2件辽代铜佛造像、24件辽代砖雕精品),三级文物33件(辽代铜盆和部分砖雕、明代铜像、瓷器),对研究当时燕京乃至辽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丰润县委、县政府出资800万元,拆迁天宫寺塔周围的农机公司、畜牧水产局和40多户民居,辟出2万多平方米土地,植碧草、鲜花、绿木,在南面建水榭、人工湖、假山和凉亭。并在塔下砌筑了银白色石阶和围栏环护的台基,建成天宫寺塔公园。天宫寺塔显得更加峻拔灵秀,成为游人陶冶情趣、感奋斗志的佳境。2006年4月,天宫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补一个天宫寺塔名称由来的传说:


      坐落在丰润城西南隅的天宫寺塔,建于辽清宁八年。据说,清宁元年,盐监张日成见此地有土岗高高隆起,岗下清泉绕岗而过,岗泉之间适宜兴修浮图,于是出资购买,兴修寺庙,并请来被辽主赐为演教大师的法定为宗主。 

清宁八年,张日成之子从宜在寺庙西面的土台上建起一座实心八面体13层佛塔,塔高24米,坐落在周长26.9米,高4.3米的石器平台上,塔身的东西南北四面各建一道假门。塔身的八角均有砖雕龙盘柱。各层塔的八角上是柏木角梁,第一层还有柏木檐椽。角梁和檐椽的顶端各悬一个铁铸风铎。 

天宫寺塔最初叫南塔院,后因辽主赐“乐”匾额,所以又称极乐院。到了金朝,又称大天宫寺。1987年,重修天宫寺塔时,发现塔内存有《大方广佛严经》8卷,《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史定光明王如来经》等等。还有许多辽代的佛像。天宫寺塔个人的神秘感还源自一些传说: 

一天,托塔天王托着他的宝塔,到凡间捉妖,正当他和妖怪激战时,一个已有两千年道行的老妖突然出现在托塔天王面前。于是,天王念动咒语,手中的宝塔旋转起来,并发出一道道金光,小妖们都被托塔天王收进了宝塔里。可那个老妖怎么也收不进来,托塔天王只好回去请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拿出一把弓箭说:“这弓箭称为轩辕箭,能杀死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托塔天王谢过王母娘娘,拿着轩辕箭又下凡去了。他将轩辕箭射向老妖,正中老妖的心脏,老妖立刻倒在地上。王母娘娘将轩辕箭赏赐给了托塔天王,而宝塔却永远留在了人间。当地的人们不知道这座塔是谁造的,就认为是天宫赐的,于是就把这座寺塔称为“天宫寺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