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毅老师:看着自然学中医 | 聚

 zhangshengli86 2015-09-07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母体文化,扪心自问,除了认识中文,我们真的会用母体文化的方式来思考吗?在毫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中医、用中医,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再努力也仅能得其形而失其神。”

——有没有觉得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就是沉潜医易相通之道多年,在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学养日深的潘毅老师的反思。

中医究竟如何学,何处入手;中医究竟该如何教,才能让教出来的学生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先立其大则其小者不可夺”,潘毅老师说,先理顺中医的价值取向、基本框架、基本理念,这样入手学医方好登堂入室。

这种价值取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推天道以明医事”,这个“天道”就是天地自然的规律。

学中医就要善于观察天地自然的规律。学中医者不会不知道阴阳。阴、阳究竟是什么?两者间有什么关系?何谓阴阳之道?为什么以阴阳为道?四季、节气、昼夜、五行和阴阳都有些什么关系?


说到阴阳,想到黑白,说到黑白,除了国宝大熊猫,恐怕最多人能想到的就是太极图了吧,这一个小小的圆圈、一黑一白中包含了多少机理?很神奇吧!如何用一张太极时空方位图来学中医?其实,“道”就在其中,一起参道吧!

缺少“道”的引领,被格式化的中医知识应用在临床上就会成为医生进步的瓶颈;有了“道”的统领,思维方式及方法学的指引,就会冲破这道瓶颈。


立春|第4课

中医该有的格局是什么?学中医难道就仅仅是认认中药、背背方剂吗?

这一天,我们来听听潘毅老师的建议

凡事不要着急,中医入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好好琢磨下“推天道以明医事”的道理,会让你在中医的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听完今天的微电台,有没有对太极图、太极鱼大感兴趣呢?那张纸、拿支笔,一边回想一边画下一张太极时空方位图,好好保留着,后面的课程经常会要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