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之道如何效法 | 聚(第12期)

 橙橙785 2015-02-25

这一讲的目的是让大家明白中医之道如何效法。

这一命题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读过、背过这样一句话。但大部分却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只把其当作“说理的工具”,此“道”的规律也就在迎合西方说理的风潮中成了“理”,进一步沦落成了工具。

这一讲中,提到了“道气论”,这是关于宇宙的本源解释性更强的理论。

“道气论”中的“道”,是以气为道,从气的角度看世界,万事万物的本源都是气。在变化的运作上,聚则成形,散则为气。有形无形都是气。嘘!小编就剧透到这儿,更精彩的就在潘毅老师的讲课中。

中医和西医有什么不同?

在没听明天的课程之前,对中医感兴趣的你心中会有怎样的答案呢?别忘了,我们的聚友礼还是个实实在在的笔记本哦!赶紧把自己的理解先写下来,然后再听听老师的讲解,学到的会更深一层呢!


怎么样?是不是很酷呢!原来聚友礼还可以这样用。潘毅老师的第一讲开课后,跟帖回复的人着实不少,潘老师亲自在后台为大家仔细回复了不少的问题,赶紧回去再看看留言,说不定您已经通过电波和潘毅老师对话了。有不少的朋友提到了太极时空方位图,上图便是一名聚友在听课过程中做的笔记,好认真的有木有!自个动手画个图,形象又深刻!还犹豫什么呢?赶紧动笔吧!

据说这一讲中还有八卦图、先天图、后天图!OMG,这是买一赠一的节奏吗?

这一次更是实际操练,太极时空方位图准备好了吗?Let’s go!还没准备好的朋友赶紧复习上一讲,我们的音频是可以反复收听的哦!做好功课,我们一起学习中医是如何因时因地制宜来诊疗疾病的。

春天、秋天若都患了风寒犯肺,治则和具体操作一样吗?

需要服用柴胡疏肝散的,是上午用好还是下午用好?

对于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汗出热不解”的湿温病,为何会“午后热甚”?最好的药物是什么?

非常火非常火的“火神派”,补阳都是一样的补吗?

看了这些问题,是不是已经有些小激动了呢?明天的课程中又全部都是干货,聚友们的幸福感是大大滴呀!

潘毅老师说:“中医既可以以道推理,也可以以理悟道,走的是学近乎道,术近乎道,技近乎道的道路。”



雨水|第4课


这一天,我们来听听潘毅老师的建议

“道”,并不像平常人影响中,老子说的那么虚玄。以“气”为“道”,从气的角度看世界,万事万物的本源都是气,我们的身体、精神都是气。所以天道、医道,不学者不足以明中医。

学中医这,莫要自降身份;莫要为一种大大缩小了内涵的说理工具指导下而取得的小小成就沾沾自喜。先得“道”,然后才能去应对本来应该是“道”才能完成的医学实践。

用阴阳的角度和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变化,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下针处方时,也不再只是一个方剂、几味药物,而是把太极图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之后,对阴阳的判断。再试试疗效,有什么不同?


编辑:芃芃

我们不缺知识

但是缺少“习”的信念

和体验“美感”的能力

……

今年立春,翻开《聚友礼》第14

回复“医道”,即可收听潘毅老师的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