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府楹联本无错别字

 温暖的足迹 2015-09-07

 孔府楹联本无错别字

杨立新

在山东曲阜的孔府大门旁,有一副天下闻名的楹联,此联传为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所书。上联为:“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该联书文俱佳,与孔府大门正上方的一块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交相辉映,堪称孔府一宝。

孔府大门楹联 

然而,这副楹联的上下两联中,各有一字与我们现行的规范汉字书写不一致:上联的“富”字少了一点,写成了“冨”;下联的“章”字,最后一竖破日而出。同时两字都不是繁体字,故很多人都认为是错别字。

 

                                                                                             出头的“章”                                        少点的“富”

 

    2012年6月2日,央视4套“国宝档案”栏目播出《走进孔府:富贵无顶》节目,称“为您揭开孔府对联别字之谜”,认为纪晓岚这样书写富有深意——上联“富”字上面少写一点,叫做“富贵无头”,寓意孔府后人只有遵循孔子富而好礼的祖训,才能子子孙孙永远荣享富贵;下联“章”字最后一竖穿破了上面的日字,叫做“文章通天”,比喻孔子的文章破日通天,无与伦比,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儒学的推崇。

上述解读虽然寓意美好,但是不知诸君想过没有,堂堂的“河间才子”、《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会写错别字吗?更何况还是挂在“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的大门两边。

    其实在古代,“富”和“章”这两种写法都是规范性书写,它们作为两字的俗字或通字被广泛使用着,只是后来在汉字简化过程中被淘汰掉了。

    我们首先看“富”字。在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1]中收录了这种不加点的“冨”字,指明为正体“富”的俗字。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俗体写法却颇受古人青睐。为了进行量化比较,本人摄取了《宋四家书法字典》中的“富”字(见下图),可以看出,在15个“富”字中,不加点的为8个,加点的为7个,不加点的多于加点的。

《宋四家书法字典》中的“富”字

我们再看出头的“章”字。在古代碑帖中,这种写法广泛出现在隶、楷、行诸体中。《干禄字书》中也收录该字,注明为正体“章”的通字[2]。如下面这些出头的“章”字,均出自中国书法史上的著名碑帖——


 

(东汉)

《曹全碑》

(三国)

《天发神谶碑》

(北齐)

《泰山经石峪》

(隋)智永

《真草千字文》

 

(唐)杜牧

 《张好好诗卷》

 

(宋)米芾

《叔晦帖》

(元)赵孟頫

《前后赤壁赋》

 

(明)董其昌

《白羽扇赋》卷

正所谓“古人未必然,而今人未必不然”,今天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的时候,常常会犯这种以今度古、以己度人的错误。在孔府、孔庙、孔林,这种所谓古人写错别字的说法还有很多,一些导游强不知以为知,信口胡说。事实上,由于历代统治者关注祭孔活动,三孔的匾额楹联的书写最为严格和规范,一些匾额楹联还被全国各地的文庙所仿制,故不可能出现错别字或随意性书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