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珺平:何谓东林党人?

 鸽子飞吧 2015-09-07
东林、东林党、东林党人之得名。

“东林”由顾宪成等创办东林书院而来。由于“讲学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又由于顾制定院规及言论中经常出现“吾党”字样,所以被敌手宦官集团称为“东林党”(如卢承钦仿北宋《元祐党人碑》作《东林党人榜》,王绍徽仿《水浒传》作《东林点将录》等)。称党暗寓一种凶险,正如东林党人亦称宦官集团为“阉党”一样。孔丘有云:君子“群而不党”。党,在宗法专制和皇权主义社会是一个贬义词。人们即使结党,也从来不说。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近代社会之所谓党,是一个具独立性政纲的政治派别,而东林党和阉党都依附于宗法专制和皇权主义存在,似亦不配称为党。

作为一个颇有势力又能互相援手、组织松散但政治上声气相投的儒生官员群体,东林党活跃于万历后期、泰昌、天启和崇祯前期等4朝。万历朝兴起,泰昌朝甚至控制了皇帝,天启朝被阉党构陷,崇祯朝又给予平反。在政治上,东林党反对宦官,试图控制皇帝(立储)和朝政(在京察中排斥异己安插亲信)。在经济上,他们反对征收矿税等工商业税。在道德上,喜欢利用气节(甚至自虐)制造名声,自我标榜。口头上则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最高标的而不管是否做得到(导致虚伪)。

明白了这些内容,就会理解为什么阉党所列的东林党人名单中成员各有不同,他们把凡在上述问题上有共同倾向的人都算作东林党。华裔美国学者黄仁宇说:“东林党……在意义上更接近诸如派系、宗派或帮伙一类的词。”我基本同意这个看法。“派系”、“宗派”或“帮伙”等,也许更能揭示“东林党”的含义。由于这些人亦派亦宗亦帮,既松散又紧密,所以本文称他们为“东林党人”。还有,东林党人虽在特定时代兴起,但其政治、经济和道德主张却在此前此后的儒生官员集团有广泛应和,可以说是后者的代表(或佼佼者),所以本文“东林党人”含义稍宽泛一些,既包括被阉党列入名单的那些人,也包括与之接近的儒生官员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