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生意气

 马尔的视觉 2022-03-1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读书人几乎没有不熟悉这副对联的。某种意义上说,它非常直接而生动的揭示了孔孟之道的本质。最初的儒者,尤其是孔子、孟子,他们就是这种人。

“书生意气”一词,讲的也就是这些个意思,描述出这一种气质。

文化传承中,文本只是有形的印记。如果没有风气、阅读情绪或触动灵魂的思想相伴随,就没有承受之且传递下去的自觉。

每当时局动荡、国事蜩螗之秋,这副对联和一些著名的壮怀诗句,常常会在人们的心里回荡。

我这次到无锡也只是匆匆住一晚。特意把住处安排到靠近东林书院的酒店。

一直存有个念想,一定要看一看、拜一拜东林书院

四百多年前,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中最有品性与性格的杰出之士”,在此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轰轰烈烈历史。

和军人疆场上的牺牲一样,读书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样悲壮。

东林书院位置靠近闹市区,能看到的也只是书院的部分遗址,面积并不太大。

书院大门紧闭。

十多年前站在这里,它也就是个纪念地,一块碑。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顾宪成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因直谏触怒了神宗,被削去官籍,革职回家。

回到家乡无锡后,顾决定从事讲学活动,同时宣扬他的政治主张。

恰好在无锡闲荒着一所宋朝著名学者杨时(时称龟山先生)曾经讲过学的东林学院,他就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

顾氏兄弟在士大夫中声望极高,此举得到了地方人士乃至于常州知府、无锡知县的资助和支持,很快就修复好了这座书院。

那时的书院规模更大,鼎盛时期上百人吃住在这里研学,上千全国各地的书生跑这里听思想界大咖开讲座。

顾宪成会同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规定每年举行大会一、二次,每月小会一次。

东林会约中再三强调:东林的教导员本出自程朱,以“穷理致知”为目的,对于儒学经典的研读必须经年累月,做到出口成章。

东林书院的院规中告诫书院同仁不得“评有司短长”、“议乡井曲直”。这就意味着在书院里不得评论官员和地方政治。

这是些令人困惑不解的约定。

一方面它很谨慎,很清醒的知道边界在哪里;另一方面,东林书院之所以能兴旺起来,一时远近知名,恰恰是他们在讲学中频繁触及社会现实,议论如何改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

高攀龙很激愤的指出:“此时民不聊生,大乱即将来临。”顾宪成也感到,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已如同“抱柴于烈火之上”。他大声疾呼,在朝廷做官的不考虑朝政,在地方做官的不留心民生,隐退乡里的不关心世道,“君子无取焉”。他们把读书、讲学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着许多读书人,包括一些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他们“闻风响附”,不顾道路远近,纷来沓至,人数之多,竟使东林书院的“学舍至不能容”。

一部分在朝任职的正直官员,也同东林讲学者“遥相应合”。

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了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被指认为一个政治派别,被敌视者称之为“东林党”。

那时所谓的“党”,在政治上是个雷区,“结党”常常与“营私”排列在一起。

顾宪成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绞索已经悬于项上。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结构与形态非常奇特,一方面皇权专制意味很浓,从来就没有形成过可以表达舆情的市民阶层;另一方面,又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关注政治而缺乏政治主导性的知识分子群体。

此时与东林学人对垒的魏忠贤,本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无赖,吃喝嫖赌,把家产败尽,作了宦官。他善于拍马逢迎,极得熹宗的欢心,成为在明朝宦官机构二十四监中居于首位,秉笔代替皇帝批答臣下奏章的司礼监太监。

宦官古时称“奄”(或作阉),所以这一集团被东林党人斥为奄党。当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阁臣如顾秉谦、魏广微等对魏忠贤卑躬屈膝,如同奴仆。有的朝臣途遇魏忠贤,在道旁拜伏,高呼“九千岁”。全国各府州县甚至京城之内,到处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有的官员不同意给魏建生祠,竟被逮捕入狱,惨遭毒刑。

就这样一个无赖,居然可以扼杀、贬黜当时最优秀的一大批知识分子。

东林党人首当其冲。

美国学者贺凯在《明末的东林运动》一文中说道:“明末东林运动的失败,代表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与现实恶劣政治势力斗争的一个典型,他们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但不是一个改革政治的士大夫团体。”

这个评语非常精辟。




夜晚的东林书院很幽静,水边回廊里的灯盏与城市的辉煌融为一处。

来这里看一看、走一走,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只是心里却没有应有的兴奋与激动。

作者相关文章

三八节这一天,女人你还得呐喊

猫之吼——《相山夜话》自序

大道理里面的历史本质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