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园林城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苏迷 2015-09-07
整个城市四季有花、处处是景,越来越漂亮了
生态园林城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环古城河风貌带。


 位于姑苏片核心区域的水乡农耕区将于本月中旬建成开放。

  城外有山有林有水,假日里外出露营、健身,目的地多了;公园、绿地就在家门口,出门几分钟就能到;整个城市四季有花、处处是景,越来越漂亮了……“城在青山绿水间,人在鸟语花香中”,这是苏州人的切身感受。
  一座“生态园林城”,如何通过一个个充满创意的规划设计,通过一个个暖心的细节,更好地来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点,在正在施工中的,以及新竣工的城市绿化实事项目中又是如何体现的?连日来,记者来到工地,与项目负责人面对面,并与绿化规划设计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城市生态保护区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的第二天,40岁的市民黄先生和家人一早驱车从园区来到虎丘湿地公园,在一片漂满又圆又大的芡实叶的池塘边搭好帐篷,一家三口坐在树荫下享受美好的假日时光。
  “早就听说这块湿地公园是城市的'绿肾’,很生态,是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地方,今天特地和爱人、孩子一起来感受一下。”他告诉记者,“这里没有城市的拥挤和喧嚣,非常安静,空气这么清新,孩子对池塘里种的'水八仙’最感兴趣……”
  虎丘湿地公园位于虎丘山脚的三角嘴区域,规划面积12.04平方公里,是苏州“四角山水”空间布局中城区西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管理部黄晓夏告诉记者,公园二、三期均已对外开放,每年3-4月、7-9月都是游览的旺季,不少市民,尤其藕巷小区、金星村,还有虎丘婚纱城附近的居民,来休闲、健身的较多,双休日一般要接待近200人次。
  负责湿地公园开发的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王洪兵在现场向记者介绍,湿地公园白鹭港以西、西塘河以东为姑苏片区核心区,由北往南依次为水乡农耕区、渔家风情区、荷莲文化区。“其中,水乡农耕区计划9月中旬竣工,另两个区已于今年1月开工,10月下旬也将竣工,并向市民开放。”
  包括重要湿地、湿地公园,苏州生态保护区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11种类别、共101个,面积3587.5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2.26%。昨天,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严格保护城市绿地、水域、山体、湿地等城市生态空间,有效改善大气、水环境等的同时,通过人性化的规划、设计,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这些地方也成为市民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绿地公园让市民尽享家门口的惬意

  十字洋河以南、清塘路以北,一座面积万余平方米的城市公园,计划将于今年底建成开放。昨天,记者赶到施工现场,公园北面中央区域,一圈心形湖石花坛已初见轮廓,东北面一座六角亭的主体结构也已完工。
  “作为虎丘地区综合整治项目绿地规划中最主要的区级公园,其面积达到2.72万平方米,共分两期建设,风格与虎丘景区总体风貌一致。”现场,城市绿化建设工程指挥部工程师楼开达告诉记者,公园在“功能设计上,重点突出服务周边居民,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的休闲需求。比如,园内既有中老年广场舞活动场所,也有儿童健身娱乐设施,还有青少年街头篮球场地等。”
  公园东面一公里处,冰厂路以北,广济路以西,北、西两面临外城河区域,即是上月新建成开放的冰厂路小游园。这座小游园面积678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5270平方米,绿地率达76%。记者在现场看到,园内古色古香的亭廊、景观铺装、小型广场、园路俱全。
  市园林和绿化监察所主任胡峻告诉记者,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说,近年来,我市每年将新增450-500万平方米绿地作为实事工程,合理规划公园绿地,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空间格局。公园绿地在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重点突出便民、利民。截至2013年,我市公园绿地总面积已达3771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我市结合古城区的特色,将公园建设延伸到街头巷尾,建成了约100个小游园,均衡了绿地布局,形成了'满城皆园’的独特景致。”
  记者同时了解到,与古城区域不同,平江、沧浪、金阊三个新城依据规划及区域建设,结合居住区开发,建设了一批综合性公园,并疏通河道,开辟沿河绿化,建设一批带状公园,形成了城区公园绿地与城郊自然山水之间相联系的生态廊道。这些绿色廊道既是中心城区重要的生态绿地,也是市民喜爱的休闲、健身的场所。

  将“以人为本”渗透到景观绿化设计每个细节

  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公司设计三分院一所副所长、高工王冕接受采访时说,在公共景观设计中,不管是公园、广场还是街道,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以人为本”。其次,才是有特色,兼顾了这两个方面,才是一个好的设计。“以人为本”,就是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带给人们方便和快捷,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地域人文特色。
  “设计时,'以人为本’要从实用、美感等多方面进行斟酌。”王冕说,以5月底新建成的虎阜路(金湾街-虎金路段)为例,作为一条城市干道,机非带的植物要选直生树形的,分支点要高,避免造成安全隐患。其次,为烘托婚纱城的喜庆氛围,选种“美国红枫”这一品种,七八厘米胸径的小苗,可长到七八米高,而蓬径仅2米多,非常适合。王冕认为,对一座园林城市来说,在人流量较大的景区、商圈的主干道、人行道两侧设置坐椅,也是一个体现“以人为本”的“暖心细节”。如果没有条件设置坐椅的话,也不要简单地采用侧石绿化,可以考虑砌40-45厘米宽的花坛,让行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这一点,在虎阜路景观绿化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补充,根据人流量,商圈、景区的人行道设计可以适当加宽一些,哪怕只加几十厘米,也是便民、利民的体现。
  王冕说,有条件的城市主干道,进行景观绿化时应该有一个中分带。中分带除了能美化景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晚间车辆相会时“的车灯干扰、起到缓冲作用。工业园区、新区一些新建道路,比如现代大道、太湖大道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实,以人为本’可以渗透到城市景观绿化设计每一个细节中,'设计师可以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揣摩,并在设计中加以体现。”王冕认为,“小到一棵树的位置,一个指示牌的方向,乃至一个坐椅和一个垃圾箱的摆放等等,都可以体现出'以人为本’。”

  让“碧水蓝天”成为一种常态

  苏州园林设计院园林设计一所所长、高工殷堰兵告诉记者,绿地建设中的绿地类型各不相同。其中,有作为城市生态“绿肺”,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大型生态绿地,如虎丘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沿太湖生态绿廊等。
  “大型生态绿地对修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殷堰兵说,因此,这类绿地在规划设计时,应把最大限度尊重绿地“现场肌理”,师法自然植物群落结构,创造稳定的动植物生态廊道作为目标。伴随着绿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碧水蓝天’会如人们“ '期盼的那样,成为一种常态。”
  殷堰兵说,与市民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分布于城市各处的综合公园、区级公园,以及星罗棋布的小游园。他认为,城市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他说,“这类绿地依据不同性质和区域位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服务。在设计时应该把”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作为一条重要原则,从诸多细节上充分体现”人性化“。
  殷堰兵提出,一座生态园林城市,在绿地设计上应充分体现国家倡导的“海绵型城市”,“低碳节约型园林”等先进理念,营造可持续的高质量绿地,真正实现“城在青山绿水间,人在鸟语花香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