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趁早研究所 #1美好得无法无天|微头条|王潇

 时间看得见_123 2015-09-08

趁早研究所开办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来稿和来信,很多人问如何写?今天我们就把这编号#1的稿件推出(感谢本文作者潇逸!),并以它为基础,为大家梳理一下,关于趁早手册使用方式研究的投稿,可分为一下几部分内容:

1.  研究员资料:
就是你的个人简介,方便大家对使用者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包括年龄段、职业状态、生活状态和自我评价等,当然不要忘了提供你的微博和联系方式,微博可能会公开如果不方便也请注明。

2.  相遇相认:
即本篇中的“心动时刻”,第一次接触趁早、认识到趁早效率手册的那个巧合,或者说命中注定,相信你也一定还没忘记。

3.  自成一统:
使用效率手册的路上,你学会的时间管理方式,研习过的理论,实践过的方法,终成一派的独特的使用方式,越小的细节,可能越值得被分享。研究模块可以包括年度愿望清单、体重管理坐标轴(顺便晒晒你的成果)、月历与月规划、每一日。

4.  辅助工具:
让你的手册更丰富实用和漂亮的各种小工具。

5.  照片图片:
拍下最能代表你使用痕迹的两页,连同文章一起投递给我们;如果能让效率手册和你所在城市的地标合个影,那简直就太赞了!我们分分钟可以来个#趁早效率手册环游世界#话题供大家集合。

6.  蝴蝶效应:
潇逸本文中一句话说的很好——“手册没有很厉害,它的厉害都是使用它的人所赋予的”,趁早手册像是一个路标,箭头指向未来更好的自己,踏上这条路的那一瞬间,美好的一切已经在悄然发生。这部分,希望你能认真思考和书写,这是关于你的故事……


研究员资料:

董潇逸,女,92年,处女座,未工作,处于等待出国读研的“空窗期”。江苏扬州人,目前不属于任何读书会。2014年5月29日开始使用绯红、薄本效率手册。


微博:冬拾

城市:江苏·扬州


一、心动时刻:偶遇榜样与趁早

效率手册——听起来多么严肃、理性、专业。其实,它是一本本子。然而,你若只是把它看作一本本子,那它还不如我们随手可见的任何一本,至少它条条框框的格式会限制你肆意泼墨。于我而言,它像是造梦必备的阳光、空气和水,让一切美好得无法无天。于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啰嗦地说说那个奇妙的心动时刻。

这一切源自于那一个瞬间——照例打开微博,发现有新粉丝,点开,照例是“僵尸粉”,下面的推荐人一栏里赫然出现“王潇_潇洒姐”。嗯?心中为之一震,因为我的名字里也有个“潇”字,因为我小学时候的笔名也叫“潇洒”!中国文化《易经》认为,天地间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是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这样说来,一定是我因为生活不顺寻求改变到达了一定程度的理想境界,所以安排了我遇见“潇洒姐”,遇见“趁早”。


纯粹因为名字中同质性而拥有的好奇,我点开了姐的主页,细细看过一条条微博,身体中的血液开始高速流动直至沸腾!姐是中传播音系毕业,我高考的时候也去中传考过播音;姐从事着活动策划、公关,而这也是我向往的沃土……自然而然地,关注姐,上趁早小店,订购效率手册,买书、白背心、塑身白TEE……如果世界是个游乐场,那么那时那刻,我已经进入到一个我不曾踏入的新乐园,当中的一切都让我沉醉、不自觉为之倾倒。更重要的是,这个乐园只是一个起点,埋藏在其后面的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前提是,找到这个乐园的入口。很显然,我是幸运的。


二、自成脉络:使用手册方法心得

2014年5月29日,我从快递小哥的手中接过了小绯红薄本瑕疵效率手册,正式开始我与它相亲相爱的小日子。之后,在一次一次地尝试摸索中找到了适合我自己的较为可行的方法。

(据说所长对字很挑剔?没有好好写字是不是该捂脸跑开?啊,不要嫌弃我~)


(一)每一日:计划、好句、体验、感想、灵感等。

1.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翻出效率手册,记下昨天的睡觉时刻(用down表示)和今早的起床时刻(用up表示)。然后写下当天的计划,目前主要分为健身(包括潇洒姐的塑身一百天、SQUAT深蹲、跑步,不定期的仰卧起坐和PLANK等)、学习(阅读、画画、网络互动课程等)、生活(家务、看剧、聚会等)三大模块。鉴于本人当前目标,健身部分为A级;学习、生活部分,视情况决定A、B级。

2.每完成一个计划,就在后面的括号打勾,如果是利用整块的时间来完成的,我会在括号后写上完成时刻,这样在回忆时,可借助“完成时刻”和其它记录来推算一天的“生活流程”。

3.在每天的阅读、看微博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句,我就会记在每天的日期旁边(周一、五除外);同时,别人推荐的书、电影等,我也会记上,然后找适合、感兴趣的看。

4.另外,跑步的感受、与朋友相聚的体会、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对负面情绪的清理,我也会时时的记录在每一天里面。这里我还想提一个网易公开课的视频《TED演讲:美妙生活的三个秘诀》,讲的是加拿大一个普通白领在生活陷入困局后创建了一个小网站:1000awesomethings.com (一千个美妙时刻),他想借此提醒自己:生活中有许多人人都喜爱的、简单的、随处可见的小快乐,只是我们很少谈到这些快乐而已。


所以,我也让自己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去体会,找到awesome的小事,比如:幸福就是在我洗衣服时,爸爸没有换下他厚重的长裤;幸福就是楼下长年无人居住,可以在家自由跳跃;幸福就是雨天雷电交加,狗狗躲在我身边而生出的英雄气概;幸福就是摒弃借口后事件的达成;幸福就是奔跑路上有伙伴,即便不再身边,但彼此知道我们在同一条路上,去往同一个方向……生活美好丰盛,待你奔走感知。


(二)每一月:每一日的集结和汇聚。


每月开始的月计划,即包括本月最重要的事、理财、学习、出行、健身计划的页面,我较少使用,主要的着力点在每月的日历页面

1.左侧的Special Memo供我用来写一些花销,因为没有步入职场,大额的支出以及大部分的收入还是要依靠爸妈,所以这一块空间足够。


2.日期右边的小空白,供我写每日的减脂内容(跑步、快走、原地跑等);下方的空白主要包括:阅读的书及看完的日期、聚会等的社交事宜的标注、开始新计划(如:SQUAT 30 DAYS、开博客、注册趁早等)的标注、特殊事件(亲朋生日、大姨妈日等)标注、出行的时间跨度等。

3.月末之际,重读每一日以及日历的相关内容,在新开通的新浪博客书写月末总结。2014年7月为第一次书写,总结了遇见榜样的历程和改变,不能算是正规的总结,从8月起航,正式书写、总结、复盘,然后订立新的计划。


(三)辅助工具:便利贴

趁早表单的设计很好,但是我不想给自己找那么多工具,我希望我做的一切都在手册上“可视”,于是我想到利用“便利贴”。比如:将每天的起、睡时间制作成折线图,以7:00和23:00为标准,由图可知,8月我的“早睡早起”计划进行的不如意;7月28日至8月26日共30天,我进行SQUAT计划,手册上的月历不能醒目标示计划,所以我制作了迷你月历,专门记录完成状况;读了李欣频的书,发现我在观影方面还很欠缺,于是用便利贴制定了9月的主题观影计划


便利贴的好处有:一是它小,可以贴于手册当中我不怎么运用的页面;二是醒目,可以快速地查看计划的执行情况;三是它移除方便,不再需要的可以随时从本子上剔除;四是它可多次粘贴,这个月没有完成的或是要持续提醒自己的东西,可以随时挪到下个月的页面。手册与便利贴,双剑合璧,伴我走天下!


另外,便利贴也可以不用在手册上。比如,看到:“左手刷牙可以刺激右脑……”恩,好像不错耶,于是刷牙的镜子旁就贴上了“请用左手刷牙”的便利贴;深知每日感恩的重要性,于是在效率手册中时常提醒,在床头贴上“谢谢您”,微小的提示也有力量。

(四)效率手册的角色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我与效率手册才相处了三个月,但仿佛我们已经百般磨合,共同走过五湖四海,踏遍万水千山。它是我立体鲜活的生活之“文字精装版”,是我每一天勇猛精进的枪鸣,又是我每一天酣然入梦的安定。它镌刻美好也记录沮丧,它坚持理性也固守柔软,它嘉奖成长也接受失败。

它就像一条地下暗道,我固执地认为暗道下埋有丰富的宝藏。作为挖掘者,我凭着我的认知和能力画出了挖掘的地图和方向,每一天我都按照计划往前、往深处多挖一点,我不怕辛苦,因为宝藏终会出现;我也不怕错,因为在每一个节点我都努力做正确的选择,做有利于挖掘的事,如果错误不可避免,摊开地图,趁早列出新路。


挖掘地下的宝藏,本来就是孤独而伟大的事,在地面上行走的人不会看到我的努力,而看到的人,也不见得理解我的固执。但是都没关系,我拥抱这份孤独,我享受这份坚韧,日积月累的行动会证明美好的未来正在发生。


当然,亲爱的,别被骗了,手册没有很厉害,它的厉害都是使用它的人所赋予的。



    三、环环相扣:趁早的蝴蝶效应

如何早起,请先早睡;如何写文,请先大量读文;如何抽空健身,请先健起,时间管理自然发生。万事万物环环相扣,进入良性圈,才有良性循环的可能。“趁早”就是一个良性圈,潇洒姐就是榜样。

(一)关于跑步

2014年6月8日,是我进行和潇洒姐塑身100天的DAY92(正数第8天),看到潇洒姐跑完了台北马拉松的状态,心底暗暗感叹。对于跑步并不擅长的我在一番挣扎后“羞涩上场”,跑了几次之后我在图书馆发现了《爱上跑步的13周》这本书,火速借回来翻看,于7月3日开始了跑步13周计划,正好作为潇洒姐塑身当中的减脂内容,相见恨晚,两本书如同黄金搭档!

《爱上跑步的13周》这本书除了讲述跑步的一些基础知识、拉伸动作等,精华部分就是13周的跑步计划,每一周练习3次,用跑步加上走路循环数次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增量,使得使用者最终可以完成10公里的跑步(趁早跑步手册好像也有类似内容,我没用过,就不多说了)。


没有正规的计时器,我就握着手机、开着计时器完成了一周又一周计划。到8月19日这天,按照规定的跑步时间我大概需要跑6公里,但是天时地利人和,到了第7公里也没觉得累或难受,再往下跑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今天跑10K。”然后,我就做到了!Awesome!最后的那3公里都是龇牙咧嘴地跑着,着实开心,为了进步和突破。


关于跑步的书还有许多,例如:《跑出巅峰》《天生就会跑》《跑步圣经》等,我认为可以找一两本感兴趣的看看,对跑步有个大致的概念,科学跑步才是王道。我读过的自传式的跑步书是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以及欧阳靖的《嗨,一起跑步吧》,在你开始跑步后,会与他们有更多共鸣。

因为塑身和跑步之后,更加关注相关的知识,关注的微博有:@人鱼线VS马甲线、@跑步心情(分享正能量,跑步运动减体重,健康饮食知识)、@Holy-sexy-girl(这个微博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性感)、@FitterGear(喜欢其发的励志美图),前三个还有微信公众平台。APP推荐:薄荷(健康减肥、专业瘦身的互动平台);Nike running(跑步软件);行者(有一个行者是旅行软件,我说的这个是行者骑行软件,可用于骑行、走路、跑步、徒步、游泳、滑雪多种状态)。

(二)关于阅读

在偶遇潇洒姐和趁早之前,我已开始注重培养阅读的这个习惯,偶遇之后,大喜!趁早还真是满足需要啊!

目前,我的阅读主要借助两个平台。一是印象笔记(推荐APP,功能强大,请自行摸索):在阅读一本书前,我会给书拍照,然后在印象笔记“阅读笔记本”中建立该书的“档案”;在阅读一本书时,或者是读完一本书后,我会依据书的类型和笔记的数量来决定整理成电子笔记(在印象笔记中进行)或纸质笔记(笔记保存好,同时拍照同步到印象笔记);最后,再写一些评价或感想,好的字句会出现在效率手册中,好的灵感会应用于生活之中。二是微博话题:保存在印象笔记中,如果不与别人共享内容,看得人只有自己,所以受到其他趁早党的启发,我主持了自己的微博话题#潇潇阅读之旅#,除了好友,阅读的人有限,但是我相信积累的力量。

阅读一本好书,就能在精神层面给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催人去行动,去撰写去记录去实现。最近读过的非常棒的一本书《秘密》,介绍了吸引力法则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过上梦想中的生活呢?因为他们对“不想要的”想得比“想要的”多,吸引力法则并不判别“不要”“不”,或其它任何否定的字眼,所以不能想你不要什么,你想得越多反而越有可能聚集到你身边。


我身边有一个有趣的真实故事:我妈妈的高中闺蜜当年说不要找老师和会计当老公,结果孩子她爸是在大学里教会计的老师!原来从前觉得神奇的事,是吸引力法则在慢慢地发挥着作用。想到这里,我再也不能以“我不要XXX样的另一半”作为说辞了,当天,我就认真思考了对于“爱情合伙人”(潇洒姐的观点我很认同啊)的选择标准,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说,想明白了这点也是成长路上发着光的里程碑时刻啊!感谢阅读!

          

“当你把思想聚集在你想要的事物上,且持续集中注意力,那个时刻你就是在运用宇宙最强大的力量,召唤着你想要的事物。”对于“爱情合伙人”的到来,我并不着急,但只有构想出蓝图,才有可能实现。因着对“趁早”精神的认同,我称未出现的那位为“早先森”,每当我想到一个美好的情境或蓝图,我就在印象笔记里写出来,命名为“给早先森的第X封信”,我想要瞧瞧,吸引力法则到底有多厉害。

这些只是阅读当中的一部分感受,不停止地阅读必然丰富精神,继而实践于生活,美好得无法无天啊。


(三)关于分享

分享是美德,分享更快乐。

1.两次闺蜜活动。

     电影《闺蜜》于7月底上映,在宣传初期,我就决定要和一众闺蜜们一同观影,于是默默策划——召唤闺蜜看《闺蜜》。当时,我正好在看李欣频的《人生创意课》,里面有提到看电影时的五个思考角度,我将其作为观影建议进行分享。

     在我22周岁生日到来之际,撇开了通常的生日party,我邀请了两位闺蜜和我一起公园夜跑,其中一位还是好些年不运动的。那一夜,我们跑得不快也不远,但是那种“很舒服”的感受却让那位不怎么运动的闺蜜兴奋不已,后来我将13周计划与她分享,又诞生了一个启程奔跑的故事。

2.随时随地的分享。

微博、微信、书本、电影……可以汲取精神食粮的渠道很多。在生活中,我看到的好的知识或者句子就会发状态分享(鸡汤能不能变成肌肉就不是我能操心的了);或者是看到某个领域的相关的好书、好文章(比如医学、阅读、健身),我就会拍照或者转发给对应的有需要的朋友。

这里再分享一个大型网络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它提供国内外许多大学的课程,课程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可以和上课的小伙伴、助教老师一起互动答疑,有作业、有考试,课程顺利完成还将颁发电子证书。从中你可以吸收到你感兴趣的或者你从前不熟悉领域的知识,为自我拓展的超酷炫平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即便他们不理解“勇猛精进”,做不到理性、节制和坚持,那又怎样?他们一定也有很棒的地方,互相学习,分享就对了。

终于写到了最后。我这个曾有拖延症的人啊,竟然看到“趁早研究所”告示之后,就开始琢磨,隔天一大早爬起来就开始拍照、码字。尽管断断续续,也是专注了好几小时。真的谢谢趁早给我带来的改变,也谢谢这次的研究课题,让我找到契机,认真梳理了近三个月来的变化和收获。

计划加行动,时间看得见,终有一天,我们都可以大声感叹:“哎呀,美好得无法无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