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6篇 夏至

 王烨艺述汇 2015-09-08

王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独尊,中国古人的智慧是独一的,如24节气,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科学智慧的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在春秋时期。

       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后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由此而有了24节气歌让我们更加详尽了解了一年中时令的变化?,堪称伟大的文化之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恪遵宪度抄本》中说‘阳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之,故曰夏至至者,极也。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夏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过了夏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短。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之处,一个夏至就有如此详尽的解读,可见我们中国的文化,祖辈先贤,真了不起。文;王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