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下排水系统。 日本是海洋性气候国家, 很多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 在日本城市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沟渠”,这些沟渠很多都是疏导城市地面积水的“排水道”。排水道最宽可达4至5米,深6米左右。沟渠中的水回流到城市的“中水处理厂”,那里会将雨水净化成中水再次使用,一般用于高速公路休息处厕所冲水,或者用于公共绿化带的浇灌。 1992年,日本在埼玉县修建了一座宛如“地下宫殿”的暴雨排水系统,守卫日本东京地区免受水灾侵袭。首都圈外围排水系统于2006年竣工,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组成,每个混凝土立坑有65米高(约22层楼)、32米宽,在地下50米深处,由6.3公里长的隧道串接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巨型调压水槽:25.4米高(约八层楼)、177米长、78米宽,内有59支混凝土支柱,总贮水量为6.7万立方米,以1.4万匹马力的涡轮机达到最大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 但这像宫殿一般的排水系统其实是无奈之举。1950年,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但那时很多的建设也是“先地上后地下”,优先解决住房、交通等设施,顾不上排水系统。到上世纪90年代发现仅通过加大排水能力和“雨水蓄滞”已经难以解决问题,于是不得不建设地下排水管。但这时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花费的成本就要大得多,因为城市地下空间已经高度开发利用,修排洪道必须避开大楼地下室及地铁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