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别让一瓶辣椒酱毁了你的好菜

 德道传媒 2015-09-08

  经常和大家聊美食,最近有个博友问我,有没有什么美食方面的教训可以和大家说说?我想了下,还真有句话要告诉大家,尤其是爱吃辣的朋友——“千万不要让一瓶辣酱毁了你的好菜!”
  这话事出有因。最近几个好友相约去一个朋友家饕餮。善于做菜的女主人来自四川,最得意的一道菜是麻婆豆腐,豆腐用的是我钟爱的盐卤豆腐,从色泽到味道都无可挑剔,但男主人在菜里居然吃出了枯树叶!当时女主人尴尬极了,还好都是圈内朋友,“又不是饭店里,没关系。”大家安慰她。

[转载]别让一瓶辣椒酱毁了你的好菜
辣酱中的杂质差点彻底毁了我的胃口


  一向严谨的她当然不愿意白白受委屈,当即回到厨房开始“勘查”。原来罪魁祸首是她刚买的一瓶辣椒酱!更可怕的是,在剩下的辣酱瓶子中我们不仅邂逅了枯树枝,烂树叶,还有不明成分的东西,为了不恶心大家就不详细说了,想必是露天晒辣椒的时候误入其中的吧。一瓶辣酱彻底毁了当天的美食之夜,女主人至今对市售的辣酱耿耿于怀。
  回到家里我也以一朝被蛇咬的心情研究了家里的辣酱,7、8种口味的辣酱统统搬出来,从大名鼎鼎的李锦记到不知名的小企业,因为以前也没有在意辣酱品质,这次才发现其中有些连生产厂家的地址都没有,这些辣酱里面会不会也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呢?
  为了下次不在我的餐桌上上演“杯具”,我决定亲自验证下这些辣酱的品质。
  上次麻婆豆腐的经验告诉我,判断原料品质上来说,水冲法最便利。我取了一小勺辣酱放在滤网上,然后用水冲洗,看看剩下的是什么——实验结果发现,除了李锦记和另外一瓶朋友自己做的真材实料,冲洗完留下品相很棒的辣椒皮,辣椒籽或豆豉之外,不少辣酱在水的“逼供”下现出原形:材质中要么只有极少的辣椒,要么根本就没见到辣椒的的影子,我再对照看了下瓶上的配料表,居然写着一大堆我看也看不懂的化学名词,虽然成分也有“辣椒”的字样,但很可惜凤毛麟角的辣椒早已被添加剂大军给淹没了,我LD大叹这哪里是辣椒酱,根本就是添加剂大全!!怪不得曾经发现有的自称爆炸辣酱结果第二次吃就“不辣”了,原来猫腻就在添加剂!真材实料对辣酱的制造者来说真的这么难么?是缺乏原材料还是缺乏良心?

[转载]别让一瓶辣椒酱毁了你的好菜
对辣酱”内容”判别的简单方法-冲洗试验

  巧的是,我在报纸上看到近期国家将要出台有关辣酱的国家标准,对原材料、添加剂甚至辣度标示都有明文规定了。比如像李锦记这样的企业,本身就是国标起草的单位,他们的产品包装非常规范,比如他们把辣酱分类,看瓶子就知道口味是甜辣还是鲜辣,当然对于辣度也有标示,从一个辣椒到四个辣椒对应轻辣到重辣,我比较喜欢的桂林风味辣酱他们分类为“鲜辣”,四颗辣椒表示重辣,非常简洁明了;LD喜欢甜辣酱,李锦记的甜辣酱就清楚的标示为一颗辣椒,相当于微辣。

[转载]别让一瓶辣椒酱毁了你的好菜
国家标准出台后辣酱的辣度指数和口味辨别


  今天在这里和各位博友分享关于辣酱的信息,也算给大家提个醒,如果你爱吃辣,我建议购买成品辣椒酱时一定要看清品牌和包装,现在一些大品牌不仅成分写得很清楚,连口味和辣度都标注了,这些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成的产品才是美味和健康的源头,大家千万别忽视辣酱的品质,再也别让一瓶辣酱毁了你的美食和健康!

 


寻找一颗星新浪认证微博(http://t.sina.com.cn/exing)将嬉笑怒骂,记录灵感生活,分享经典感悟进行到底……欢迎加关注,和我分享你的精彩,分享你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