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蓝瑛《秋色梧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阴山工作室 2015-09-09



明 <wbr>蓝瑛《秋色梧桐图》 <wbr>(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 蓝瑛 秋色梧桐图 绢本设色 65X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鉴赏

本幅在构图上采用传统"折枝"的方法,截取梧桐与丹枫的枝头横斜下垂之势。
此画面一片秋高气爽的气氛,上杂红树一枝。一只美丽的小鸟,悠闲地栖立于梧桐枝上,形象生动自然,神气逼肖。在构图上采用传统"折枝"的方法,截取梧桐与丹枫的枝头横斜下垂之势。在枝叶参差错落之中,求得疏密有致。花木点染随意,桐叶饱含水墨,抒情性很强。墨笔写成枝干,糅合了山水画的用笔,显得枝干劲健有力。山鸟基本以墨画成,略施淡赭色彩,令人感到素雅可亲。双勾的丹枫叶,显得挺俏遒劲;在画法上,勾染兼施,笔法活脱,墨色浓淡适度,看来随意写出,反映了作者娴熟的笔墨技巧。


画家简介

蓝瑛(1585-1664年后),明代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蓝瑛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眼界开阔,因而不断丰富了创作内容。他的传派,直接继承衣钵的有蓝氏一家子孙,如蓝孟、蓝深、蓝涛等,弟子刘度、王奂等都各有成就。明末同时和稍后的如陈洪绶以及金陵八家等著名画家,也都受他的影响。
蓝瑛擅长山水、花卉、兰石,师法宋元名家,早年主要得力于黄公望,作品清简秀润,韩昴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说他:“画从黄子久(即黄公望),入门而醒悟。”中年自立门庭,上窥晋、唐、两宋,遍摹元代诸家笔法,集取优长,由此入门,始能各极变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夏,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过。对黄公望的画悉心尤力。当代前辈沈周的画也热心师效。加之漫游南北涉猎既广,眼界自宽,故落笔纵横奇古,风格秀润。他的画风是从多方面变代出来的。晚年作品渐趋苍劲疏宕。画风又有多种面貌,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晚年他的笔法益苍劲,颇类沈周。他兼工人物、花鸟、兰竹、俱得古人三昧。他虽力追古法,但能融会贯通,自成风范。


明 <wbr>蓝瑛《秋色梧桐图》 <wbr>(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