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纶老师临床医案系列六(转载)

 寂寞在繁衍 2015-09-09

本文转载自中医复兴网

案一  2009-4月,魏某,女,43岁
自觉胃寒,口吐白沫,不胀,眠差,口中和,四逆。
六经辩证:太阴胃虚停饮上逆
方证:吴茱萸汤
吴茱萸12g    党参10g    生姜15g    大枣4枚擘   炒五灵脂10g
                                                                       七剂水煎服
【泉案】胃寒,口中和,四逆,为太阴里虚寒证,阳气不达于末,故四逆,《伤寒论》曰: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该例吴茱萸汤症状典型。冯师此处加炒五灵脂10g,仿小建中汤饴糖之意,增大温中健胃缓急止痛功效。
学习感悟:经方之精,药少功效,方证对应便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经方值得学习啊!
案二  李某某,LJX,男,21岁
嗳气腰背困乏8月余,纳可,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细滑。
六经辩证:太阴胃虚停饮
方证:茯苓饮
      清半夏15g      桂枝10g      茯苓12g      陈皮30g
      党参10g         枳实10g      苍术12g      生姜15g
                                           七剂水煎服
[泉案]:口干为热象。经方先辨六经再辨方证,六经为太阴里虚寒,水饮不化,不能上承而表现的口干。如果说该例口干为上热,那么也是虚热,可不加以清热。待脾胃恢复健运,则水饮去而热亦随之消散于无形。冯老常于茯苓饮中加入半夏加强温中化饮力度。
学习感悟:口干口渴常见于热象,但临床上需要结合全身其他的症状来分析,若口干喜饮多饮主要为热所致也见于五苓散证(下焦停水),若水停中焦停于胃的话也可出现口干但不欲饮水,饮水后反而胃更不适,本案例再根据其舌苔脉象辩证为太阴虚停氺饮。处方时加了半夏,半夏不仅能很好驱除氺饮还能健胃,故冯老临床上常用之。

案三   吕某某,女,30岁
心悸,口中和,行经时痛,腰痛,舌暗淡苔薄。
六经辩证:太阴胃虚停饮
方证:苓桂术甘汤
      茯苓18g   桂枝10g   白术18g   炙甘草6g
                                        三剂水煎服
    [泉案]心悸为主症,当围绕主症询问症状,口中和、舌暗淡苔薄,为里虚水饮,故考虑心悸为里虚水饮凌心导致的心悸动不安之象,辨为太阴病外邪里饮,苓桂术甘汤温化水饮,健运脾胃以治本。
学习感悟:对于心悸,当其六经规律特征不明显时,多半先考虑氺饮凌心,选用茯苓桂枝等药物,也可认为是观察性的治疗。
案四  任某某,男,32岁
眠差易困,近年来偶有印堂处红线一条出现,一日后即消散,眉间无明显不适。眼紧涩酸感,夜眠无汗,纳可,偶有口干,无四逆,舌淡苔白根腻,脉细。
六经辩证:少阳夹氺饮
方证: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赤小豆
柴胡12g    枳实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当归10g
川芎6g    泽泻12g   茯苓12g   苍术12g   赤小豆15g
七剂水煎服
[泉案]目为少阳,夜眠无汗除外表证,舌脉提示本虚,经方称为氺饮温病家称为痰湿,当归芍药散和赤小豆当归散养血利水,四逆散清少阳郁热。
学习感悟:对于此类疾病自己没什么临床经验,治疗的话可能还是考虑为肝火上炎或肝胆湿热之类的比较肝开窍于目,而冯老运用经方治疗疗效确切,可以说这也是自己在经方的薄弱环节之一,就是当症状比较少而难于去六经辨证时该怎么治疗,目前自己只能是利用排除法,在这方面还需老师能多多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