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谒八桂名木

 圆角望 2015-09-09

    徐治平 文/图

    这几年,在采写《守望森林——广西森林生态考察》一书历程中,我攀登高山,探访森林,拜谒古树,深切体会到:一棵古树就是一个奇迹,一棵古树就是一个故事,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

    不幸的是,八桂大地的古树,有的已烟消云散,成了忧伤的传说。

    全州县王家屯一棵樟树,树高34米,胸径3.82米,树龄1200多年,为“八桂第一古樟”。近年被火烧,遭雷击。2011年一场大雨,古樟不堪重负,轰然倒下。

    鹿寨县拉沟自然保护区一棵“楠木王”,树龄数百年。2013年被盗伐,参天巨干不翼而飞,劫后树蔸有如滴血伤口,令人心痛。拉沟还有一棵喙核桃,树高17米,胸径2米,树龄304年。却被村民以1000元价钱出卖运往贵阳。柳州市有关部门得知消息,派人去贵州将古树移到柳州,种在奇石馆前。“喙核桃王”虽得以回家,但主干已被腰斩,剩下半身残躯。

    灵川县的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就更惨了。近年由于白果不值钱,有村民以棵论价,将白果树卖掉,老板以每棵数百元收购。我在海洋乡探访时,就发现路边有十几棵水桶粗的银杏树,被人从村民那里买下,挖起来临时种在地里待价而沽。有的被砍去了头,要死不活;有的被截去了肢,惨如伤兵;有的挂着玻璃瓶打“吊针”,像奄奄一息的病人。几百年的大树,祖宗留下的心血,就这样从村里消失了。运回城里的古树,多半料理不周,水土不服,十之八九“香消玉殒”。

    每念及此,心中陡增悲凉。

    所幸的是,广西仍有许多古树在顽强生长。比如龙州县陇呼屯的“蚬木王”,身高48.5米,树龄2000多年。金秀瑶族自治县银杉公园里的“银杉王”,树高30.65米,虽已600多岁,仍躯干强健,生命蓬勃。还有灵山县邓家村的“千年香荔”,寿龄1508年,堪称荔枝家族的“活化石”。

    天峨县山里有棵千年红豆杉,树皮光滑坚硬,仙风道骨。曾有不法之徒盗砍其枝干,弄得断肢缺臂,气息奄奄。好在及时发现,亡羊补牢,派人日夜值守,才让这“老寿星”得以重现生机。富川瑶族自治县栎尾村的一棵黄枝油杉,树龄900年,其树皮褐红,枝条如铜,细叶碧绿,树干圆直匀称,远望有如一把顶天立地的鸡毛掸子。

    若论高度,那坡县规坎屯的一棵擎天树,称得上“亚洲第一高树”了。树干圆直,高约100米,无论多高明的摄影家,无论多广角的镜头,也难以拍摄到它完整的独立擎天身姿。

    千年古榕古樟就更多了。宁明县洞廊村一棵古榕,树龄1700多年,已经“独木成林”。阳朔县金宝河边那棵大榕树,树龄1400多年,见证了刘三姐与阿牛哥的爱情故事。三江侗族自治县都柳江畔那棵大榕树,树龄1300年,宽阔的树冠遮盖了大片江坡和江面。富川瑶族自治县龙归村那棵千年古樟,六七人才能抱拢,活了1350年……

    在这些“老者”面前,恍若跟古代圣贤对话,他们在向我们吟唱自然之歌,破译生命密码。我们能为他们做的是什么?

    记得儿时在柳州读书时,“老市府”门边有一棵老玉兰树,开花时满街飘香,后因修建五星街,老玉兰被砍了去,市民念念不忘。后来修筑文惠路,尽管有一棵苹婆树挡在路中间,建设者仍将其保留,与附近的银桦、榕树组成一个古树群落,成为柳候公园门前一景。此举深得市民点赞,都说古树要比马路珍贵,因为道路可以重修,古树失去就无法复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