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老师李新福

 wps0321 2015-09-09

    □陈战东

    今年大年初二下午,天空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我提着一点礼物心情忐忑地穿行在雪里,去看望阔别了十七年的初中老师李新福。

    电话里得知,李老师已经是我们管道口中学的校长了,就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一路上都是熟悉的道路和建筑,勾起了很多当年的事情和人物的回忆。我边走边想,快到学校门口的时候,看到一圈新盖的围墙,学校大门也换了方向,几座新楼拔地而起,若不是当年的教学楼还矗立在那里,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远远地就看见了李老师,他正顶着一头白雪朝着我微笑。对了,没有变化的还有李老师的笑容。

    在我的印象里,李老师这么长时间地对我微笑只发生过一次,那还是在中招考试后得知我以全班第一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县一高的时候。就是那次微笑,融化了那些年里我对他深深的恨意。

    我上初一的第二个学期,班里换了一位英语老师,当一位矮矮胖胖的男老师夹着课本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依然说说笑笑,对他的一脸严肃置之不理。他介绍完自己就开始讲课了,而课堂上还是一片闹哄哄的。我们班是年级里有名的乱班,尤其是英语,每次考试能及格的人都很少。也许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并没有发火,而是停止讲课静静地等待着,等同学们终于安静下来的时候,他才慢慢说道:“说完没有?要是没说完接着说。”结果,那堂课成了我们班有史以来最安静的一次。可是好景不长,通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同学们发现,他不过是一个不苟言笑、不会体罚学生的软蛋老师罢了,课上和课下的秩序又恢复到了以前。这个时候,李老师才开始渐渐发力,比如说有的同学不按时交作业了,他下课后会留下来专门看着他,直到他把作业做完;有的同学上课迟到了,他会罚他把当天的课文背会,然后到他办公室里背给他听;有的同学考试考砸了,他会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辅导……同学们都野惯了,根本受不了他这样严厉而又认真的管教方式。

    初二的第一个学期,李老师又接任了我们的班主任。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叫苦不迭。果然,问题比预想得更严重。先从晨跑说起。那时候早读之前还有个晨跑,主要是为了应对中招考试中的体育测试。很多同学都起不来床,李老师就一个一个地去喊,然后再陪着我们一起跑。晨读的时候,他也不会在教室里转上两圈就走,而是拿着英语课本坐在讲台上和我们一起大声朗读。不上英语课的时候,如果教室里没有老师,他也会很及时地出现在教室里转转看看。他还爱开家长会,美其名曰要和家长一起把孩子教育好,其实就是给大人打小报告,然后让犯了错误的同学回家再挨一顿揍——谁能受得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呢,几乎每个同学一提起李老师,都是咬牙切齿。

    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更加说明了他的可恨。那年评“三好学生”的时候,我是候选人之一,成绩方面没的说,其他方面也不错,连校领导都悄悄告诉我肯定没问题了,可评选的结果却是没有评上,原因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不同意我入选,因为他碰见过我在校园里用手指抠掉了指示牌上的一块漆。全班同学一片哗然,这算什么事儿啊,他不说学校怎么会知道呢!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自己把自己班里唯一的一个“三好学生”的名额给废掉了。

    多年以后,我在和一些同学交流的时候,很多人都还提到了这件事儿,不过已经不是当年的咬牙切齿,而是对李老师充满了感激和敬佩。的确如此,正是有了李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我们这届学生不仅在中招考试中考出了全年级最好的成绩,而且很多人到了高中,到了社会上,依然是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这些年来,每次我在人生的关键点上爬坡过坎的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李老师当年留给我的教诲。想起李老师,我也常有回去看看他的念头,可是真正付诸实践,却已经是十七年以后的事情了,想想就觉得惭愧。及至见到了李老师,看到他一脸的笑容,我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平静了下来。

    到他家里的时候,我还看见了三四位当年的同学,他们有的回校任教了,有的就在本地工作。李老师一听说我要过来,就立刻给他们打了电话,想让大家好好聚聚。十多年不见,大家当然少不了要回忆一番往昔的岁月,我也说起了当年的一些事情。一次段考过后,李老师点名发卷子,我上台领卷子的时候,拽了几下都没有拽过来,这时候李老师大声说道:“陈战东,75分,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五。”此后,这句话,这个画面就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此后,我这个差生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很少再下过90分。中招考试之前,我们都面临着上高中还是上中专的选择,现在来看这几乎不是个问题,可在那时候,中专毕业就意味着可以马上参加工作,马上赚钱,而上高中、上大学不仅不会赚钱,还会继续拖累家庭。李老师似乎看出了我心里的犹豫,就主动找我谈心,他一方面对我的想法表示理解,一方面坚定地对我说:“上高中吧,人应该有更远大的理想。”这句话一直影响我至今。

    那天,窗户外面的雪花飘了很久,飘得天色变暗,气温变低,而坐在李老师旁边的我却越来越温暖,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回到了当年的岁月。温暖之余,我在后悔这样的时刻来得太晚,也在希冀这样的时刻变得更多。④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