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年讲稿:关于小说的话题(之一)

 鸽子飞吧 2015-09-09

    按:这是1981年夏,笔者为1981年10月潍坊地区举办的县、区文化馆长业务短训班准备的讲稿,曾载于潍坊地区艺术馆印刷的《学习材料》一书;后多次以此稿为底本,在部分地、县和几所高等学校讲过大课。陈年旧稿,录于此,以防丢失;同时敬请光临缘友斧正之。

 

    小说,大家都熟悉,敢说,凡识字断文的人,都或多或少跟小说打过交道。可见,人们是喜欢小说的。实际上,小说本身也确属一种为人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它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虚幻的等等。记不清哪一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部好的小说,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教科书。”的确,小说给予读者的东西太多了,除了美好的艺术享受之外,还会使你回到几千年前的历史陈迹中,了解一下祖先的生活;会使你远涉重洋,看一看异国的风俗人情;会使你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行业,还会使你在不自觉中学到不少社会知识,提高对社会生活中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长学问、长见识。古人说过:“翻卷有益。”小说也在“卷”之列,且有上述若干好处,抽工作的闲暇,翻一翻,读一读,是相当有益的。

    作为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对于小说便不单单是翻一翻、读一读的问题了,我们尚且有另一个任务,即: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小说,如何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真实正确地反映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塑造多种多样的、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什么是小说

 

    什么是小说?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早在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就为小说下了一个定义,他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他认为,所谓小说,就是那些不上讲究的读书人,当了个微小的官儿,闲得没事儿干了,无聊地将道听途说得来的街谈巷语记了下来写成的文章。在分类上,班固把记载历史的书列入史部,其他,包括他所认为的小说,列入子部,这样以来,小说的范围就相当大了,囊括了神话、童话、故事,还有散文的一部分。这与当代文学中的小说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当代所称的小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它把散文、童话、神话等排除在外,又与故事有着显著的区别。故事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主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而小说,则侧重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是第一性的,事件是第二性的;小说的情节不一定十分连贯,却讲求切取,所反映的往往是生活的一个剖面;而且小说也不一定像故事那样适于口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通篇没有完整的故事,所有情节无不是阿Q生活中的片断,读过它的人,很少能叙述出来,但却给读者一个活生生的、见之不忘的鲜明的艺术形象。

    但,也有的小说,具备一个完整的故事,也能在人群中口头流传,如《水浒传》,有些爱看闲书的老人,常常在冬昼夏夜、劳动之余,一回接一回地讲水浒故事,是不是能认为《水浒传》里有故事,口述性强,就说它不是小说了?不,我们说,《水浒传》口述性再强,它也是小说,是故事性比较强的小说,因为《水浒传》本身具备小说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成功地向读者提供了一百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与故事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就看有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一大文学样式(也称文学体裁),它通过完整或不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可以运用描写、叙述等各种表现手法,如:叙述事件,描绘自然景色、社会环境、生活场景以及人物外貌、心理、言谈、举动和各种关系等等,来细腻地刻划人物性格,充分展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