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气”是怎么一回事 | 点儿常识

 懵懵懂行 2015-09-10




生活中,也许你常会听人说“热气”,那么什么是“热气”?它的表现又怎样呢?


热气是什么?

  “热”与“火”,属性相同,所以中医是混称的,它可以是感受外来温热邪气所致,也可因自身机能失调引起,人们常说的“热气”即指后一种,用中医的话说,是内生的火热。

热气可以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可有客观的表现,如有的人常会感到心烦不安,暴躁易发怒,有的人则常会口舌生疮,牙龈红肿疼痛,目红肿痛,小便黄浊,大便燥结,鼻血等等。


为什么会热气?

  “热气”的原因很多,吃过多辛热的食物如白酒、辣椒、姜蒜、羊肉等和温性的补品如红参、鹿茸等,或过度劳累、房事不节制都可以消耗阴液而生“热气”。

  精神刺激到一定程度如“五志”(喜、怒、悲、忧、恐)过极,也可以化热为火。

总的来说,中医认为是“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气有余便是火”。


热气调节有何方?

  一般“热气”,只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注意生活饮食的调摄,避免一些致“热气”的因素,是可以消除的。而有的人“热气”甚重,则常需配合药物的调理才能纠正“水少火旺”的局面,

面红口渴、口舌生疮、尿赤涩痛,为心火亢盛,常用黄芩、黄连、竹叶、生地等清心泻火。

心烦失眠明显的,可加茯神、麦冬、枣仁,以滋阴安神。

干咳咯血、面红盗汗、傍晚低烧,为肺阴不足,应以生地、麦冬、贝母、百合以滋阴润肺。

兼痰粘难咯、鼻燥咽干者,常常为燥热,可加桑叶、枇杷叶、杏仁清肺润燥。

口臭、牙齿出血、牙龈肿痛、大便燥结者为胃火炽盛,宜用石膏、知母、大黄、麦冬以清胃泻火。

兼舌红津少常需加沙参、玉竹、冰糖以养胃阴。

头痛头胀、头昏耳鸣、急躁易发怒、失眠者多属阴虚肝阳上亢,多用天麻、钩藤、黄芩、山栀等。

目红肿痛、口苦咽干,往往为肝火旺,又需加龙胆草、大黄、柴胡等清泄肝火药。

男性阴囊湿疹,妇女白带黄臭、外阴瘙痒,属肝胆湿热,应用菌陈、青蒿、黄芩等清热利湿药。

头昏耳鸣、手足心发热,同时有腰部酸、出冷汗,甚至男人遗精、女人闭经者,多为肾阴(精)不足,宜用生熟地、山药、萸肉、枸杞子、知母、黄柏以滋肾阴,降虚火。

有的人常会小便剌痛或尿意频繁,但每次量少色黄甚至尿中有血,中医称为“淋证”,往往要用车前子、石蒂、木通、滑石、扁蓄等以清热通淋。


  总之,“热气”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凡有“热气”的人应注意适当的调养,也可根据自己的“阳热体质”多吃点清热的东西,如板蓝根、决明子、野菊花泡茶,还有西瓜、梨等水果及紫菜等等。

如需药物调理,亦要注意,清热的药是不能乱用的,像黄芩、龙胆草、黄连这类清热泻火药,因性寒味苦,中医有“苦寒伤阴”的说法,对阴虚内热的人用得太多,会伤身体,所以常常要配合养阴药如生地、麦冬、玉竹、元参等,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