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为何要杀帮他建立霸业的功臣

 激扬文字 2015-09-10

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开国之君诛杀有功之臣,不算什么新鲜事,从汉高祖刘邦到明太祖朱元璋。历史上数之不尽的功臣在开国后被杀。其原因也各不相同。

至于赵匡胤、朱元璋就不说了,只说一下汉高祖刘邦。

刘邦一个秦国最底层的人,趁着乱世,领着自己的一帮子难兄难弟打天下,老天眷顾,刘邦如愿以偿开创汉朝。

开国之君在制定制度等政事之前都要参考前几个朝代。新建王朝,最怕的就是灭亡。所以,新君最想看的东西,自然是前几个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于是,相关官员就会统计相关内容呈报给皇帝。

秦始皇暴政 起义风起云涌

看了相关内容,刘邦就想,各个诸侯国不拿周天子当回事;秦始皇残暴;秦二世昏庸;奸臣乱政;地方割据势力威胁皇权等等。想来想去,他想到了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这些兄弟,有的是绝对忠诚;有的是一直都不拿自己当回事;有的是不服自己;有的是把自己当做一个他们重新获得权力的台阶等等。况且,这些兄弟们之间也是相互不服气的,或积怨已久、或争权夺利……。有的兄弟因为穷怕了,好不容易成了功臣,有地盘,有钱,于是开始骄傲自大,谁都不放在眼里,攻击同僚也是常有的事。

没封王的兄弟们还好处理,最让他如坐针毡的是他封的八个异姓王:齐(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衡山王吴芮、闽粤王无诸。这些王国的封地,多者一百多城,少者三四十县,总面积比朝廷直辖郡县还要多,而且各王都拥有兵众,财政自专,名为汉臣,实为朝廷不能控制的独立王国,对朝廷的威胁很大。

周天子时期诸侯王战乱的事摆在眼前,刘邦不能装糊涂看不见吧?于是,他将绝大部分精力用来对付这些异姓王。结果可想而知,燕王臧荼最先起兵;韩信、彭越被杀;韩王信、陈豨等败后叛逃匈奴;英布起兵淮南;燕王卢绾逃入匈奴……

这些个异姓王不是早有异心就是怕被削弱,因此被刘邦杀掉也在情理之中。萧何和吕后了解刘邦,所以帮刘邦杀掉韩信。至于樊哙,差点被杀,还好娶了吕后的妹妹。

就这样,刘邦也落下了杀功臣的坏名声。他的坏名声主要是因为韩信的死。不过,明眼人一眼便知,韩信那是咎由自取。

假如刘邦不杀功臣呢?我想,会有以下几种可能。

1:汉朝顷刻之间分崩离析,重回战乱时代。

张良及时归隐,明哲保身

2:异姓王继续强化自己的独立王国,重现春秋战国的战乱。

3:异姓王做大,刘氏皇族与异姓王开战,百姓受苦。

4:汉朝灭亡,统一的国家被分裂成几个小国。

……可能性还有很多。

作为后世之人,完全没有为刘邦等史上诛杀功臣的皇帝洗白的理由,就一两个人也不可能帮他们洗白。只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既然自己当初选择了,那就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最终,只有像张良那样选择及时归隐,明哲保身,不相互攻伐,不参与党争的人,才会过的踏实。只是某些功臣身在其位的时候,明哲保身的道理都被抛去了九霄云外。所以,前朝的教训,被内心的欲望所掩盖,这也难免出现宋朝、明朝等朝代有功之臣被杀的结局。

作为后世之人完全没有必要去骂皇帝或某些有功之臣。凡事,有果必有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