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两岸文化传人》记录片摄制组一行6人在资深导演吴飞的带领下到浙江遂昌县拍摄竹炭烧制技艺过程。 1996年12月,遂昌成功烧制出中国第一窑合格竹炭,从此,竹炭就成了遂昌的一个主要产业。至今研制开发出竹炭和竹醋液两大系列产品200余种,拥有竹炭生产专利22个,其中发明专利2个,新型实用专利20个,竹炭产品实现了原来以竹炭炼制、组织原炭出口的单一粗放型经营向竹炭加工、竹醋液精制、产品开发试验等综合现代科技型企业转变,开发出原炭系列、日用保健系列、调湿除臭系列、洗涤用品系列、工艺手饰系列、竹炭纤维系列、竹醋液系列七大品系。产品除远销日本、韩国、欧美、东南亚以外,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销售代理商3000余家,占居国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截至目前,遂昌已拥有“中国竹炭之乡”、“中国竹炭产业基地”、“遂昌竹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大区域品牌,竹炭产业已成为遂昌的一大新兴产业。 竹炭细密多孔,表面积是木炭的两倍,吸附能力则是10倍以上。一块黑乎乎的竹炭,出炉后摇身一变,成了环保的竹炭砖、竹炭空调、竹炭保温杯等产品,以其“自然、环保、低碳”的特色,引领着时尚潮流。遂昌“竹炭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7岁的老翁竹炭厂负责人翁子福,对于央视来拍摄记录片、采访表示十分欢迎,他说:“在遂昌,竹炭也是一种主要行业,我们做的好了,拍摄以后,能够把遂昌竹炭的事业传播出去,对我做竹炭事业也是有利的,另外来讲,竹炭烧制技艺传到全中国、全世界去,对我来讲,对整个遂昌来讲是个宣传作用,我也是比较高兴的,能很好地促进遂昌竹炭行业的发展”。 提起为何会选择烧制竹炭作为纪录片的一部分,导演吴飞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技艺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它们的存在,要么已成往事,要么举步维艰。烧木炭是我国的千年传统技艺,而烧竹炭是对这项工艺的坚守与创新。遂昌的自然环境保护得特别好,很多传统文化也被完好地传承下来,这些都给拍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拍摄期间,摄制组对遂昌县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保存良好的烧炭传统技艺赞不绝口。 据了解,央视纪录片摄制组在遂昌县拍摄为期3天,主要通过拍摄竹炭烧制过程中的装窑、封窑、烧制、出窑等种种烧制技艺步骤和跟踪拍摄翁子福的生活故事,来讲述遂昌竹炭的发展与传承。央视拍摄的这部《两岸文化传人》纪录片共有7集,每集45分钟,每集通过人物故事,将介绍七个左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很强的人文和地域特色。遂昌老翁和“竹炭烧制技艺“的故事将在2015年春节前后主题为“火”的部分播出。(遂昌县林业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