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古代「教师节」

 qaz9018 2015-09-1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天是今天9月10日,迎来我国第31个教师节。祝天下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1985年1月21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在古时,我国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体制是:“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教师)。”


黄宗羲《与陈乾初论学书》中说:汉、晋时期,每年农历8月27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还要邀请“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布席函丈(教师)为饮食之客,席间词赋其娱。”看到皇帝在这天祭孔、请教师吃饭,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这天除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我们的祖先把教书育人者称为“师”,就很有见地。师,即有知识、受尊敬的先生。春秋《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立于同一牌位供人朝拜,为师者地位之高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已很繁荣,师长也受到人们的尊重。弟子(学生)们总会相约每年在师长生日那天举行简朴而庄重的仪式,向师长表示敬重和祝福。后来因为学生代代相传,“桃李满天下”,老师也越来越多,以生日作为庆祝的方式已不太方便,便渐渐被常态化的尊师礼仪所取代。


而后出现了中国最享盛誉的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弟子3000、美名远播,成为九州大地共同敬仰的“圣人”,其身后又被赋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光环。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的“至圣先师孔子诞日”,全国各地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祭孔”庆典活动。


唐宋时代,农历八月二十七国都和各州、府、县都要举行孔子诞辰祭典,主祭者为地方首长,朝廷由皇帝亲临主祭。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州、府、县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主持学习事务的教师)、学正(做训导工作的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为司业,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到了清代,农历八月二十七这天,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还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在古代,“孔子诞日”其实就是中国的教师节,只是“教师节”三字没有明确而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相比于今天,古代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突出。古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私塾报名读书,不仅要向私塾老师行叩拜之礼,此外还要向孔子的牌位行叩拜大礼。在古代,无论是道教还是儒教,都把孝顺亲人尊敬父母放在首要位置。尊师之道在古人眼里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吕氏春秋·尊师》里这样写道,这个传统绵延至今已是一大基本道德之一。


【声明】如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传统文化那些事儿(chuangtongw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