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不单单是高考第一天,也是北京许久以来天气最好的日子,我们不用看天气预报,也不用对比任何指数,出门看看蓝天,就都懂的。所以,对行走来说,在这样好的天气里,爬青山,走古道,不是巧合。因为,行走,一直在路上,再好的天气也会赶上,再美的风景也会遇见。 今天由行走群中最无下限的小编为你奉上妙峰古道游记,或者说是阳台山游记,又或者可以叫作妙峰山游记,其实你要是愿意叫作鹫峰游记也无所谓啦。因为我们的路线,大致是这样的。 妙峰古道穿越阳台山自然风景区,要想走正常路的话,必然要买票进去。一般人10块,不一般人五块。行走,八块。 妙峰古道,也叫妙峰古香道,曾经是人们去妙峰山进香的主要道路,在侵华战争以前,每年庙会期间都有好几万人穿过此道,到妙峰山的娘娘庙进香。这个角度想的话,每年至少有几万人爬到过山顶,对如今还从没爬到过山顶的小伙伴们来说,还真是一种鼓励呢。 古道上最有特色的应该是石阶,其实京西古道每条线的石阶,都令人称奇。据说当年太监安德海为讨好慈禧,就花了重金铺道,每铺石一块就得用白银一两。试想当年崎岖难行的山路,被一块块巨型石板砌成层蹬,是如何艰难。“善来金阶”这一石刻确实名副其实。 其次是茶棚。从海淀区的北安河村到妙峰山的娘娘庙,全程40里,有5个茶棚,响墙茶棚----朝阳院茶棚----瓜打石茶棚----庙儿洼茶棚(进入门头沟区)----涧沟村茶棚。不得不说的是阳台山的金山泉,群里的栗子妹子接了一瓶,拿在手里晶晶亮,喝到嘴里立马透心凉,肠胃好的小伙伴,下次背空瓶上山打水就好了,免去买水背水上山的麻烦。 有喝的也有吃的,古道上都是野杏。当然,作为吃货也不是那么容易,一要看眼神,二要看身高,三要看爬树能力。行走里,没有爬树的,这是不能说的秘密! 走过古道,我们登上了海拔约1100米的……公路!虽是公路,却是相当漂亮相当干净的盘山路。 在空旷的地方远眺群山,俯瞰北京城,仰望云彩,即使不远行,不去西藏,也是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的。 何况还是与这样一群志同道合、坦诚相见的队友们在一起。 稍作休息,为避免走回头路,大家走向了鹫峰方向,这段路下山要比原路返回多耗费一些时间。但是对于没登过鹫峰的伙伴来说,真是性价比很高的一次登山活动。初次穿越的朋友们也不要担心,一路可以顺着标记找过去,这都是前人留下的福利。 关于鹫峰不得不说的是望京塔,虽然只是一个破旧的白塔,但它仍作为标志建筑矗立在鹫峰之上。塔内住着一位守山人,每次去,他都会坐在台阶上跟你聊天,为你指路,告诉你隐蔽的厕所在哪里。若是拍合照,他总是愿意帮忙的。 由望京塔的下山路还是比较有意思的,除去一般石阶,铺在山路上的多是整片石板,为防滑,上面会漆上水泥,但仍有几处坡度陡峭,被称作“好汉坡”。顾名思义,爬上爬下后就是好汉啦。 要特别介绍的是一处少有人走的下山路,由一座向外开口的亭子而下,沿标记走,你会感受到绝处逢生的惊喜。 在一个好天气和一群可爱的人们登山,对于这座城市学习、工作的大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当你和云站在一个平面,望着被昨夜雨水冲刷过的城市,相信你会重新审视这座城,重新思考自己得与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