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笔记:鹫峰的辽道

 df7086 2021-04-09

梁东方

鹫峰和阳台山和贝氏花园大觉寺都在北京的大西山,实际上是一座整体的山脉。是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相接的所在的第一座山脉,这座基本上是南北走向的山脉与不远处东西走向的燕山山脉互相衔接,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拐弯儿,在平原的角落里构成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边都是山脉的“盆地”。

这块硕大的盆地两侧的山脉,为居高临下地俯瞰平原、俯瞰京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好像直接就是一个看台,一个高企的阳台。其中阳台山更是因为隆起的山脊有相当和缓的坡度而天然地形成了一种山腰阳台效果,只是从平原上仰望就能让人想象登临那里回首山下的不尽之妙。

每次从城市中心辗转而来,坐地铁16号线坐到底,一出地铁口,迎面看见西山的巨大身坯巍峨地耸立在不远处的平原尽头,都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有意思的是,尽管已经来过几次,但是这一次还是坐错了地铁。因为四号线的终点站恰好叫做北安河桥,和16号线的终点站安河北有点相仿,只看终点站站名不注意所乘地铁的号数的话,在换乘的时候就很容易错上了四号线。这虽然使预计的登山时间晚了几十分钟,但是春天里始终和煦不刺眼的阳光下,望山而行依旧让人不胜欣喜。登山之乐实际上从计划着来登山就已经开始,现在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山麓了,便已经置身确实的幸福之境。

这为了区别八大处香山等距离京城更近的被称为小西山的地方,而被称为大西山的所在,越靠近山根越多正在开花的桃园,越多安安静静的养老院。以往村舍的痕迹还可以分辨,却都已拆迁上了小区里的高楼。穿过村庄的遗迹,过了铁路,就依次是各个森林公园的大门了。

虽然是一座整体的山脉,但还是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公园。鹫峰森林公园似乎是归林业大学管理,带有一定的专业性,从山门进去的山路两侧,经常可以见到将整个一棵树的全部枝杈围绕起来的纱网房间,纱网房间之外每一棵花儿盛开的树下几乎都有学生给绑了塑料袋的花枝做人工授粉。

年轻学子们在春天的山林氛围里对于花朵的研究状态使同样对花朵非常关注的游人觉着很专业,突然意识到学习林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的选择,可以一直与植被自然打交道,可以名正言顺地沐浴春雨秋风,登临山野丛林,经常在这块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地方呼吸。

当然,这种羡慕自然是局限在喜欢山野的人身上的,而这样的人从来都是少数。比如今天,如此晴明丽日之下游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整个登山过程中除了遇到过几位从阳台山森林公园转过来的身着登山服、手持登山杖的经常性的登山客外,便少有另外的游人了。哦,在山腰一片石头密集疏密稀少的地方还遇到了一个放无人机的小伙子。他说过了铁道就都不允许放了,只有山上还可以。无人机带着镜头飞上天去,俯瞰春天山坡上一株株一丛丛一片片山桃花盛开成了粉白色的斑斓景象,显然是比人类的自然视野有更好的角度。对于登山者来说,这个更好的角度不沿着陡峭的山路登到山顶是很难有全局式的把握的。山桃花盛开使山野像是正在换毛的大动物,既惊艳又有点出乎意料的凌乱。这是不到现场很难体会到的自然之状,是实地踏访才会有的感受。

大西山山连山,山顶之上还有山顶,鹫峰不过是最靠近平原前沿的一座小小山峰,山顶上有石头形成的鹫,一如山下开始登鹫峰的时候的壁虎石,都是象形的附会。这样的附会自古以来如此,即便今天去看,也大抵是很有点相像的。从壁虎石向上登到鹫峰峰顶是非常陡直的,陡直的山路像楼梯一样迂回盘绕,脚下的每一条石头都有了悠久时间的明确痕迹。事实上这是一条自辽以来一直存在的古道,这条古道和道边的山石树木一起经历了无数时间的风雨依然得以存身至你正在登临的这一刻,它几乎没有现代园林的过分人为干涉痕迹,每一步前行和回首之间都与古人诗意中的感受息息相关。陡峭的山石在亿万斯年的形成与矗立过程中的倒塌,被古人“修旧如旧”地开辟出了尽可能多地利用原来石块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人类通道。这条古道沿路的美学状态是任何人为的事先设计都难以企及的,其曲折往复渐渐升高的总特点之外,完全是利用既有地势的巧思妙想,而非一定要遵从人类想当然的横平竖直的刻板线条规划。铺路石有宽有窄,步幅有大有小,石块有出有进,走起来变化很多,却一点不累;即便是累了也随时都能有歇息的角度和位置,眼目之间都是古画似的嶙峋与峥嵘。让人感慨的是,这些在古时候令人生畏的嶙峋与峥嵘的恐惧因素在今天已经大大降低,大多已经是一种有趣与惊艳。

古道与树木植被的关系也完全不拘一格,有的在路边,粗壮高大,要急于冲出山谷巨石的遮挡去争高空中的阳光;有的则斜立在路侧,是某一年某一刻偶然从脚下的石缝里滋生出来的一个小小的树芽,今天已经有浑身枝杈、满头花朵……

古道旁边消债寺的山口位置,据说是民国年间有人开凿山石而成。两把长椅之下是凛然的山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于间坐望,久而不去,如醉如痴之境,堪称山眼所在。鹫峰虽然了自然风景还有山脚别墅和天文台等人文盛景,但总的来说,其妙不可言之处不在峰顶或者山脚,而在辽代古道,在古道上的每一步山石的叠压,在古道与古树的参差互现,在古道上这样山口上的俯瞰。

这样的结论可能也有的人不以为然,不过同一座山,如果你从山峰的南侧相对和缓倾斜的现代水泥山路或上或下走一次的话,就会因为对比而强烈地认同我的感受。那种貌似将不规则的石头埋到原本的土路上再辅以水泥的格式,既没有土路的弹性,也没有山石路面的相对规则,脚感很差,坎坷很多,是现代人丧失了与原始自然融洽相处能力以后一点也不令人意外的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