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大会看完,我打赌你最想买的一定不是玫瑰金,而是iPad Pro,连带着这款大平板,还有一样神器是这次的大惊喜,那就是Apple Pencil。 当年乔布斯曾表示手写笔很多余,可如今横空出世,短短几分钟视频却引来设计界尖叫声一片,简直是无所不能。被各种现场人士刷屏一天,我们的问题却是,为何那么多在场中国人没有去追问:视频上那一手好字是谁写的呢?这可是大师级中国书法。 这个谜题今天已经被艺术界人士破解了,据路边社可靠消息,这位大师就是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先生。因为草书字体在视频剪切的关键时刻,清晰的显现出“冬龄”二字。可是大师很低调,也有可能因关系到苹果接下来在中国的商业需求,王冬龄本人什么都没说。
如果消息属实,这就是王冬龄与苹果第二次合作。上一次,是今年年初,苹果亚洲最大直营店在杭州开幕,邀请王冬龄进行专门的户外墙体公共艺术创作,他书写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龙飞凤舞的字里行间,苹果第一次为中国书法改为红色LOGO,这是他目前书法作品最大尺寸的呈现(这个书法墙高15米,宽33米)。
用的是中国人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毛笔,可王冬龄总会让人意外。为何他写出来的和别的书法家不一样? 王冬龄,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兰亭书法社社长等等一系列头衔,也在世界各地办展、讲学,不过他最喜欢做的,还是老本行,书法,并创新。
看看他的作品感受下: 王冬龄书法作品 《逍遥游》 “书非书”个人书法作品展览 王冬龄很早就开始尝试跨界书法。他最早的跨界作品是1989年在《纽约时报》上写的大字“舞”,创作的激情来自他在美国观看一次舞蹈之后的兴奋体验,之后他又陆续在杂志、海报上写书法。2005年,他将“王冬龄”三个字分别写在三张他的巨幅头像上,创作出作品《书象其人》。
这之前,我已经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大英博物馆、比利时皇家美术馆、瑞典马尔默美术馆、土耳其现代美术馆等许多地方,进行过公开的大字书写活动,还在西班牙的街头,与当地和市民有过直接互动。
他觉得写大字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规则”,挑战人和技能的极限,而书写的过程,把中国书法艺术魅力直观地呈现。他认为,写大字要有魄力、功力、心力和体力,“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好大字,特别是长篇巨幅草书。我每天坚持游泳锻炼、养气,做好了充分准备。”
《书体》 《书体》 他很爱和年轻人交流,“(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在美院里给外国留学生上书法课。在当时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这些留学生带来的是和国内不一样的艺术视野,所以我在教他们的时候,也可以从他们的反馈当中学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银盐书法 从2013年开始公开展出的“银盐书法”系列,受到了艺术圈的广泛关注——这种特别的创作方式,不仅仅在书法和摄影之间架起了桥梁,也对摄影本身的“可复制性”作出了有趣的“挑战”。 银盐书法 充满热情与活力、既有胆又有识的艺术家,这几乎是所有认识王冬龄的人对他的评价,但他也有无奈的时候:“我完全可以从事传统书法,生活很悠哉。因为我从事这个现代书法,我知道有人反对,而且得罪很多人,我本人某些方面也损失掉了,但是我觉得我做了一件事情。我想出来的东西,我认为对的,就应该坚持。秀就是一种实践。作为一个以实践创作为生命的艺术家,我必须要自己去做,艺术家从来都是实践者。” 也许,有了高科技的书法,才刚刚开始走入它最好的年代。
王冬龄为西湖 Apple Store 挥毫创作
|
|
来自: springer0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