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林州 文物鉴赏——荆浩《匡庐图》轴

 博物洽闻 2015-09-11

        2009年以来,曹操墓的争论,社会上不绝于耳,在考古史上颇为罕见。而与林州有关的荆浩《匡庐图》的诸多看法,也至今争论未休。
  《匡庐图》轴,绢本,水墨,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上有南宋高宗题“荆浩真迹神品”六字;钤有“御府之宝”一印;又有元人韩玙、柯九思二诗;还有清乾隆题诗及梁诗正、汪由敦的和诗。
  画面作“全景山水”。中挺一峰,秀拔欲动,而高峰之右,群峰巑岏,如芙蓉初绽;山径盘桓,飞瀑一线,扶摇而落,汇成溪河;山下亭屋、桥梁、林木、曲曲掩映;还有撑船、赶驴者穿插其间。表现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气势。章法以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丰富而有变化。皴法将 “芝麻皴”稍加伸长而为“小披麻皴”,有皴有染,层次井然。画法似一突出的轮廓线与结构线确定山石形体凹凸,再以短条皴其质感,复以水墨渲染,因而石质的坚凝,空气的清明,隐约可见。这幅画,反映了荆浩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代表了当时山水画发展的新成就。
  荆浩,字浩然,沁水人,隐居太行洪谷,号洪谷子。通经史,能诗文、书法,工佛像,尤精山水。唐末战乱,隐居太行山洪谷,画山水以自适。朝夕接触雄奇山林景象,并随即写生,仅写松就得“数万本”。他的山水画并非客观的模拟,而是融主观于客观的能动创造,是“度物象取其真”“搜妙创真”,表现“气质俱盛”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他认为“水晕墨章”是唐代新兴的画风,善于汲取借鉴前人之长而加以发展,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长,成一家之体”。
  他对山水画的贡献,有创作实践,有理论著作。其《笔法记》对唐代山水画的创作进行了认真总结,为我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文献。《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把荆浩算作唐末画家。《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了他的《笔法记》。可见《笔法记》是唐朝灭亡之前写成的。而就《笔法记》的内容之深刻程度推测,应该是荆浩晚年的著作。这说明荆浩主要还是生活在唐代。
  他主张山水画应当“图真”,并认为“真”与“似”不同。“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所以他认为山水画中有“无形”和“有形”两种病。有形病是造型中局部失当,而无形病则为“气韵俱泯,物象全乖,笔墨虽行,类同死物”。他将书法用笔的理论移入绘画,是要求“笔”与“墨”并重的第一人。这些都对后代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荆浩传世作品有《匡庐图》,据传系描写庐山及附近一带景色。但其所描绘的雄伟峭拔的山势,却具有北方山水的特点,更像是荆浩隐居的太行山脉。
  学者们对荆浩的里籍、隐居处、《匡庐图》的取景地。疑虑重重,猜测种种。
  只要亲自到庐山去过的人,就会产生“跃上葱茏四百旋”的感觉,“高、险、绿”是庐山的特点。“葱茏”是指南方大山的绿色植被,茂密而葱绿。
  《匡庐图》中“高、险”的山峰,怪石嶙峋的石头,庐山上是没有的。荆浩挥洒的斧劈皴,恰好表现的是太行山典型的地理地貌。
  画的不是庐山,为什么取名《匡庐图》?一个北派山水的鼻祖,为什么去画南方的山水?
  原来宋代以前并无画题,画的题目多是后人著录时根据画中的内容而拟定。元代内府收藏此画时,柯九思曾在此画题跋:“岚渍晴熏滴翠浓,苍松绝壁影重重。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明末清初孙承泽说,此画是他购于明末显贵之家。到了清代,《匡庐图》进入御府,乾隆召集朝臣鉴赏此画,遂将此画御定为“匡庐图”,并于画中题诗两首。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阮元等编撰的《石渠宝芨续编·宁寿宫》著录。
  荆浩的里籍有山西沁水县与济源二说。
  宋刘道醇在《五代名画补遗》中说荆浩是“河南沁水(今济源)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云:“河内人。”《宣和画谱》亦作河内人。
  另一种意见说是山西沁水县石火庄人,持此观点有山西几位学者。他们认为现在山西沁水,在战国至汉时系端氏邑(县)。后魏分出一部分置东永安县。隋改为沁水县,故城在今沁水县西三十里,今名故城镇。宋后移今治。元至治间,端氏县又并入沁水县。符合荆浩生活的年代。
  汉代所置的沁水县,治所设在今济源的王寨,属河内郡,北齐废。
  从隋至今的沁水县,与从汉到北齐设在济源王寨的沁水县,显然并非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荆浩隐居的洪谷,有沁水、晋城,济源、林州几说。
  记载“晋城说”的《沁水县志》《泽州府志》《山西通志》都未说明洪谷在何地,不能确定地方。沁水崆峒山(中条山系)说,岢岚山(吕梁山系)说,均不属太行山系。“济源”说,在各个时期的《济源县志》内没有查到有洪谷的记载,但那里属王屋山系。河南林州人相对比较淡定,没有人去争夺洪谷与荆浩。而山西师范大学袁有根教授等,经多次实地调查、反复推研,认定荆浩隐居的地方是林州洪谷。
  荆浩在《笔法记》中说:“太行有洪谷”所以不应是属于中条山、吕梁山、王屋山系等地的“洪谷”。林州的洪谷有北齐皇帝为高僧僧达建立的洪谷寺,唐乾封元年(666年)石刻记有:“以大齐武平五年(574年),于洪谷山寺东四百余步……”金人王庭筠“黄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的诗句,也说明荆浩隐居的地方在太行山的黄华、洪谷一带。
  孔子说过:“礼失而求诸野。”把“礼”改作“史”,去实景处来证画史,也是一种尝试。从《匡庐图》中表现的瀑布、巍峰、曲径诸景,在林州洪谷皆有景可依。
  对荆浩及《匡庐图》的相互辩难,有的因是各自收集和利用材料的差异,有的是调查所下功夫程度不同,所以得出结论也大相径庭。另一种是基于地方利益,偏重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或推介所然。正如“挺曹派”多是从事考古研究人员,而“反曹派”多是历史学者,二者所用材料、方法皆有不同,结论自然难以糅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