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书店的性格取决于选书人的眼光。安东15岁时因图书与张亚林相识,从顾客到朋友,从朋友到同事,图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缘分,更意味着信任与默契。如今安东作为书店的眼睛,四处搜罗图书品类,积淀书店的个性,正如来这里的人们通过阅读塑造自己的灵魂一样,这份趣味相投的传递,不断吸引着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踏入书店,就会被门口赫然而立的木船吸引。这艘经岁月磨砺满身破败的渔船,遭受过无数海浪风雨洗礼,几经漂泊辗转,最终停泊在如是书店的图书海洋里。如今它作为书店的收银台,在最显眼的位置迎接着每个从人世汪洋中返航的人,给他们一个安静的栖身之所,庇佑着那颗还未被吞噬的拾遗之心。 ▲书店内部建有一条长达30米的艺术墙,将图书像艺术品一样展示,不仅是对思想的尊重,也是对阅读“仪式化”的加冕。书店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片古罗马竞技场式的大台阶,既是读者安静阅读的座椅,也是分享演讲的观众席。它无言地接纳每一位读者沉下心来的阅读,又不失优雅地拾级而上,恭迎每一份屑小的投入和热爱。 ▲这家由50位怀有文化梦想的投资者共同搭建的文化空间,不拘于独立书店的形式束缚,其内涵已经延展到咖啡、演出、讲座、展览、剧场等艺术形式,如同百川归海汇聚在这里,一路恩泽着前来求知的路人。人们读罢掩卷,便会接力一场演讲或是话剧,现实表演与书中臆想的不谋而合,恰似灵光一现的提点,从中获得人生的开悟。 书店像是一座图书的花园,人在其畔,依赖着它恒久沉默的启示。开卷有益是浅显不过的道理,却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实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翻开一本书,沉醉于文字和思想的交融徜徉,书香文墨弥漫着呼吸,在这份相濡以沫中寻求精神的安宁。那些图书有心引领我们的知遇,却在无心地改变着每一个与他为善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