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祠,座落于有“海内第一桥”美誉的宋代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南端。蔡襄祠在洛阳桥竣工不久后建成,祀洛阳桥倡建者时任泉州郡守蔡襄。蔡襄祠为洛阳桥的附属文物,1988年1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襄祠—泉州市洛江区 万安街道 桥南街147号,市区乘19路公交至终点“桥南”站下,前行不远即至。↓图为大门匾额书有“忠惠蔡公祠”(蔡襄谥赠“忠惠”) ![]() 蔡襄祠自宋以来历十几次重修,最后一次是1985年,重塑蔡襄坐像,并新辟蔡襄纪念馆。 祠存文物颇多,重中之重的镇馆之宝当是置于正殿内由蔡襄亲笔书写的《万安桥记》碑。蔡襄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此碑文是他杰出之作,《万安桥记》碑也是我国的文化珍宝。 ↓《万安桥记》分别刻在两块石碑上,碑各高2.98米,宽1.64米,厚0.30米,分立于蔡襄坐像两侧。 ![]() ↓(碑的背面无刻字) ![]() 蔡襄书写的《万安桥记》全 文153字,碑文记述了建桥时间、意义、资金来源,及其主要职员和竣工通行时间,以及郡民欢乐情况。蔡襄书写碑文时,表现十分谦虚的品格,没有吹嘘自己的功劳。碑文如下(原文无标点):
碑文书法历史上评价极高,《皇宋书录》说:“蔡公万安桥记,大字刻石最佳。”
南宋周必大说:“蔡忠惠公大字端重沉着 , 宜为本朝第一。洛阳桥上皆入书法冠冕也。” 明代王世贞说:“万安桥天下第一桥,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 洛阳桥竣工、《万安桥记》碑勒石之后不久,当地人民为缅怀蔡襄在泉为官造福一方、为修建跨海长桥竭尽心智的功绩,自发捐献立祠,以志纪念。
↓蔡襄祠为清代典型殿堂式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深。门庭前两侧分别竖立两方巨碑,并建有碑亭。 ![]() ↓大门石柱是清光绪元年黄贻楫写的对联:“驾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 ![]() →右侧为清康熙军门提督、福建陆路军提督关中人张云翼亲撰重修蔡忠惠公祠碑记及怀蔡忠惠公七言古长诗,分刻于巨碑面; ←左侧乃清代蔡致远撰《舆庆堂》记及《张公又南去思歌》碑,也分刻于巨碑两面。 ![]() ![]() ![]() ↓正殿中央,有蔡襄端坐雕像,塑像前为举世闻名的《万安桥记》碑两座,分立左右两侧。 ![]() ↓天井两侧有历代重修碑记(部分) ![]() ![]() ↓民国时期两次重修的碑记 ![]() ![]() ↓院中古迹(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