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抱战败(二)

 小北在路上 2015-09-12
编者按

这一夜,继续《拥抱战败》的课题,道长围绕“天皇”触碰到日本战后反思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一次失败却又成功的全国巡游之后,裕仁天皇是如何从被人耻笑的“鸡巴”,重新赢得民心,在一片同情声中洗刷掉战争罪责?


《拥抱战败》(二)



[一千零一夜]

讲述人:梁文道


北京.夜


当美军踏上这片土地,他们注意到的是什么?是可爱纯真的小孩,满大街跟他们要糖果、要巧克力,他们像圣诞老人一样,坐在吉普车上面撒糖果、撒巧克力、撒东西。另外还有很多很温柔、可爱的女性。


所以当时慢慢地就在美国形成一种印象,把日本当成是一个女性化的,很可怜的、很柔弱的、需要呵护的一个对象,像日本娃娃一样。跟战争时期他们面对的那种非常凶恶的,拼命的、不顾自己性命的那种日本士兵完全不同。”


故事开启


- 日本战后的虚脱感 -


为什么日本人会这么欢迎美国人?约翰·道尔在这里面提出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那就是的的确确美军的到来,原来对很多日本人来讲是个解放。一开始他们听到天皇“玉音放送”,宣告他们打败了,要投降了,他们是很震惊。接下来人人都有解脱感,那种解脱感就是总算到此为止了,不用再像原来那么苦地过日子了,而且总算不用再装着样子做人了,不用一天到晚喊爱国口号了,不用一天到晚就说“我爱天皇犹胜于爱我的父母,爱我的子女”。


这种解脱感之后,很快地又是一种虚脱感,就觉得所有一切都很虚无,人生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了。前几天老师教书还在教:我们要怎么样为国牺牲,我们这个国家是抗拒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思想...但是忽然之间,所有老师又说:我们要感谢美国赐给我们天降的自由民主...后来日本战后,一直到六十年代出现一代反叛的一代,他们整个价值观被彻底地颠覆了、虚无了。



- 战后的新崇拜:麦帅 -


美军到了日本之后,带着一种种族主义跟文化歧视。同样是被盟军占领的,像德国,他们不会乱来,但是到了日本之后他们会觉得,我们有一种白人的负担,我们必须要好好地教化这个国家,要把民主教到他们,要改造这个国家,这是我们白人、美国人今天面对日本的时候,一个非常重大的责任,他们把自己当成救世主。


一方面这是真的有理想在的,只不过他们的理想非常自大,非常地自我中心。但是另一方面,它却又表现出一些实务操作上面的问题。真的要具体操作遇到困难,都是日本原来的官僚来解决。于是由此种下一个影响到今天的一个结果,就是日本整个官僚系统几乎是原封不动,继续掌握大权。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掌实权,美国人就在上头瞎比划。但是那些比划的确带来解放效果,比如男女的平权,比如说人权的保护,然后他们同时还鼓吹经济上的平等,解散了日本原来垄断整个国家那些大财团、大财阀,鼓励各种中小企业,所以当时的日本人的确带着一种感恩之心,来看待美国。


这里面尤其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他们非常崇拜占领军当局的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我们中国人讲的麦帅。麦帅他整个形象就几乎是一个新的天皇一样,他至高无上,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且我们知道麦克阿瑟长得非常高,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叼着一根麦秆草的烟斗,玉米烟斗,同时他非常自大,喜欢自我表演,他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所以当他收到了老百姓疯狂地寄给他的信的时候,你想想看他是不是高兴坏了。


有一张历史上很有名的照片,裕仁天皇第一次去占领军总部,简直像朝圣一样,面见麦克阿瑟的那个情景。当时两人拍了一张合照,你可以看得到裕仁个子很矮小,然后穿着大礼服,神情紧张。相反麦克阿瑟在镜头前面,随随便便,穿着一身军装便衣,连礼服都不穿。相比之下,谁是主子、谁是仆人,简直是一清二楚。那个时候日本民间流传这么一个笑话,就取笑天皇,我们皇帝不是管自己叫朕嘛,朕这个叫法日本也有,而日本的天皇自称的这个“朕”的发音,跟日文里面的“鸡巴”正好是同音,于是当时日本老百姓就说:为什么我们的天皇总是在麦克阿瑟的肚脐眼,麦克阿瑟总在天皇的上头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天皇是鸡巴。



麦克阿瑟和裕仁天皇



- 英文写的日本新宪法 -


那个时候日本对天皇有各种各样古古怪怪的声音,虽然不能说是全部国民都一下抛弃了天皇,但是就算这些很边缘很少数的声音在过去的日本,也是不能想象的。但是天皇是怎么保留下来的?这又要说回麦克阿瑟。


事实上美国的军队,尤其麦克阿瑟他没有用太多日本通,就算是日本通也对日本很多误会。他们真的相信了当时日本的这套国家主义宣传,觉得日本人就是那么爱戴天皇,觉得日本人真的愿意为天皇而死,战后如果你把天皇给废了,那这个国家不就天下大乱?美军这个统治是不得安宁的。所以他们认为,要让日本这个国家长治久安,天皇必须保存。


由于天皇要保存,但是你又要建立民主国家,那就只好建立一套非常现代的君主立宪制度。这就要说到帮日本写的宪法。日本当时写出来的宪法非常保守,美军不满意,所以占领军当局就找了一帮专家用英文替他们起草了一部宪法,所以我们今天要知道,日本的宪法的原稿是英文写的。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一个国家,整个国家的宪法是外国人帮它写。这个宪法里面最有名的第9,日本这个国家永远不可以再发动战争,没有这个权力,他们要放弃军队,这就是和平九条。然后同时这个宪法,又规定了天皇是作为象征,有点像英国那样维系国家的统一。



- 一次失败却成功的巡游 -


在这里面始终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天皇这个象征,他自己怎么看自己?今天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已经可以证明,裕仁天皇绝对对这个战争是要负责任的,宣战是他宣的,很多事情他清清楚楚,但是为什么战后他完全不用负责?而且后来很多人觉得,天皇好像是被迫的,是被军阀裹胁的,他好像是个很无奈的、很弱小的、被人欺负的小个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


一方面是天皇自己精巧的设计,他其实非常地狡猾。我们看约翰·道尔这本书就知道,他宣布战败的那个所谓“玉音发送”,你仔细看回去,整篇从来没提过我们输了、失败,从来没提过我们是投降,他反而把这个事情说成了,我们今天不打仗是为了世界和平,把它当成是个善举。


同时,美国当局跟日本保守派,为了共同的目标:保住天皇,他们把左派共产党那些激进分子,要废除天皇这个声音把它压下去,他们又想了很多方法要保住他。其中一个就是让他亲民一下,巡游全国。但是裕仁这个人狡猾、精巧,但是是个很害羞的人,面对公众很窘迫,他长期养在宫中不习惯面对老百姓,他出来说话结结巴巴。你可以从这个角度说,他那次巡游日本全国其实很失败,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说,他很成功。一方面,你看到美军伴随着他,表示美国认可他;另一方面,他越是害羞不会说话,越加强了外界对他的印象,他果然是个很懦弱的人,他过去就是给军阀欺负的,战争发动责任跟他没关系的。而老百姓看他,又觉得:你看天皇明明这么不会说话,看到老百姓很尴尬,他还是要来,他是有多爱我们啊!这个天皇太卡哇伊了!

这就留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尾巴。这就要说到为什么日本至今对战后责任,始终有一个无法负责的一个态度,这里面就要牵涉到天皇他的地位,牵涉到日本人怎么看战争责任的问题,我们下次继续跟大家在《拥抱战败》里面寻找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