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雨下过,于心里,只会留下浅浅的痕迹,唯有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留下的却是那样彻底,那样的深刻入骨!![]() 因为美梦终究是要碎裂的,未来也并不值得设想和憧憬。残酷的世界,信仰财神比信仰上帝的人更能获得尊敬;权力是比智慧更有效的通行证。 世道就是如此。世道越是如此,内心就越需要一道微光,需要一种文艺式的生活方式。 也许一篇文章就会使你安宁,一首歌就会使你感动。朗诵一首诗、啜饮一杯咖啡、对着花语、夜半听雨打梧桐…… 这样的场景也只有懂“文艺”的人才会因之感动。 我觉得把碎片时间用来阅读最好的书,享受生活片刻的静谧,在审美中完成一次精神的旅途,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其实,“文艺”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意味着你不与世俗生活苟且,保留着内心的锡安,努力避免心尖儿上沾惹了尘垢。 生活中最值得珍贵的东西,是意境。生活本身是需要意境的,在意境内可以看到风的形状、听到蚂蚁的足音、感受到草的生长、拥有花朵绽放的秘密。 拥有生活的意境,即或并不掌握足够的财富和权力,也可以活得自由、丰富、饱满。 ![]()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时代,财富、权力已经不再是通行的“幸福准则”,恬淡的生活、闲适的自由,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财富与权力重要得多。 “文艺”就是把生命放在不功利的目的上,不以“成功”为终极目标,不限于人、不限于物、不限于事,享受心灵的自由从容。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几个文艺青年,他们叫庄周、范蠡、张良、司马迁、孔融、嵇康、葛洪、崔颢、李白、杜甫、韦应物、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元好问、王阳明、徐霞客、纳兰性德…… 倘使历史中没了他们,该是一段多么无趣、黑暗且漫长的时代。 一个容不下“文艺”的时代是可耻的,只能展示人格中的卑微;若非处于嫉妒,就是自惭形秽。 没几个人知道陈子昂做过什么官,但人们都记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就是文艺的一点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