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偃武”

 wb彪哥 2015-09-14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偃武”

【原文】

老子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止。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居上势,则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意译】

精锐的军队,优秀的士兵,良好的装备,这些都是残伤生灵的不吉祥的人、事、物、器,不但众生害怕和厌恶,就连有灵性的花草树木都会讨厌和嫌弃。所以,有道德的仁义之师,是不主张以佳兵利器强天下的。

君子定居以左边为清高尊贵,君子用兵则以右边为清高尊贵。佳兵和利器虽然不吉祥,这不是有道的君子所使用的,但迫不得已需要防卫生存时,或伐暴救民时,或抵挡外患时,还是可以使用的。当然,在使用时要恬淡自然,既不耀武扬威,又要适可而止。假如打胜了,不能认为光彩和荣耀,如果认为是光彩和荣耀,那就等于是乐意和喜欢杀人,而乐意和喜欢杀人的人,天下人是不服的,这种人是不能得志于天下的。

吉庆的事情,是崇尚左边为尊贵的;凶丧的事情,是崇尚右边为尊贵的。有道德仁义的君子用兵,上下颠倒,尊卑易位,让偏将军或副将驻扎在军营的左边,行军作战时也是在左边,而让上将军或主将驻扎在军营的右边,行军作战时也是在右边。为什么要让上将军和主将居右呢?因为军队打仗就要死人,这是凶丧的事情啊!

打仗杀人多了以后,要用悲痛哀伤怜惜的心情,来哭泣祭奠战死的人。就是打了胜仗,也要按丧礼来隆重地祭奠战死的人。

【札记】

智者在呼吁,圣者在行动,传播道德经,天下有和平,要偃武修文,人类才文明。

老子面对现实,顺其自然。身在战争之中,心存道德仁义。不得已佳兵利器,不得已惩恶扬善,不得已除暴安良,不得已误伤无辜。事已如此,怎么办呢?只有“哀悲泣之”,一定要“丧礼处之”。

众生皆贪生厌死,君子有好生之德。由于阴阳的循环,太极的旋转,世事的变幻,人心的善恶,武斗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自然规律,有道的君子早已洞悉,怎么办呢?“俭武”、“偃武”。用弱不用强而守柔;用和不用刚而守慈;用朴不用奢而守俭;用气不用意而无为。无为者,重视道德文明教育,无量度人贵生养生。

有因果规律,就有感应原理。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有原动力就有反动力,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定律。华山论剑,你杀我砍,英雄豪杰今安在?九真论道,你功我德,仙佛圣真在莲台。唯有无极的道德之气,才是吉祥之气,祥和之气,浩然之正气。正气流行,风光明媚,春风梳杨柳,莺歌伴燕舞,天下有和平,众生有文明,人间就是极乐天堂。

老子是人类的大道德家,大知识学者、大善士、大教育家、大成就者。老子留传下来的《道德经》,不但是道教的正统正宗,道德家的源流根本,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而且是世界人类的知识宝藏,天下共有的智慧结晶,天下人类太上的文明指南。

修行者,不要违背自身的自然规律,而去盲目的行气导引,人为追求,就是自认为得气愈病有了功疗效果,也不能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不然的话,轻则造成走火人魔,重则形成神经伤残,若如此,岂不悲惨。养生不成反伤生,魔林又增一妖精。大家修行练功习法,最好就近请教行家指导。道贵师承,法贵精专,百练而不如明师点拨。

偃武修文,制动守静。修行者的意识一经萌动,就是太极,太极生八卦,越聪明越智慧,越巧思越作为,就会离大道越来越远。因为,大道在虚静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