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司法诚信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市委政法委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政法队伍建设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十个必须”,作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要求全体政法干警抓紧抓好。 一、人民的满意是我们的始终追求,必须进一步铸造忠诚群众的品格。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就要坚守正确的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抵御西方错误政治观点和法学观念,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和“四个在心中”,忠诚地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让人民群众满意,就要坚持准确的定位。明白自己是谁,明白我们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明白我们政法机关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责,围绕中心,服务群众,为大局发展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满意,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真真假假面前,在复杂形势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不迷失信仰,不迷失方向,不迷失自我。 二、人民的平安是我们的庄严使命,必须进一步夯实保护群众的平台。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必须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打击犯罪筑平安。要加大打击力度,管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亮剑,坚决打击敌对势力,坚决查处社会治安隐患和毒瘤,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密防范保平安。进一步完善物防技防人防心防工程建设,建立维护稳定重点分包制度,每名干警分包一处重点区域、要害部位、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重点岗位,对社会稳定动态及时准确做出研判,将各类不稳定事项化解在萌芽甚至未萌状态。舆论引导促平安。积极稳妥地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谋发展、奔富裕上来。 三、人民的冷暖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必须进一步彰显心系群众的情怀。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所在,也是政法干警的职责所在。要懂得沃土知时节。带着真感情深入人民群众和基层一线当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掌握群众所求所盼,密切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真正做到根植沃土。要懂得滴水见阳光。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多献为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对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具体、最现实的利益要求,给予最及时、最方便、最大程度地实现和满足。要懂得禾苗靠培养。牢固树立“把百姓的事情当家事,把百姓的来信当家书”的理念,用百姓视角、群众眼光审视自己的工作,用百姓观点、群众立场思考处理问题,将心比心、以情融情,将警民关系这棵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 四、人民的诉求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必须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新旧观念交锋时期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本领,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当好社会呼声的收音机、社会压力的减压阀、社会怨气的出气筒。基础知识要全。精通各类法律法规、一切有关社会稳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打造复合型人才。基本功底要实。具备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案件每个环节都要精研、精通、精细、精确,确保不管什么情况、无论什么条件、无论什么群体,都能“说得过、追得上、打得赢、查得清、判得明、结得服”。工作效率要高。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努力提升办案效率,让正义在最短的时间得到伸张,让纠纷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化解,让不稳定因素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平息。纪律作风要严。有令即行,有禁必止,对照各项禁令,认真查摆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违纪的干警,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五、人民的期待是我们的神圣责任,必须进一步倡树善待群众的理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做到务实执法,科学履行职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定法律信仰。面对任何案件,都不能迷信原调查结论,不限于领导表态,坚定对法律的信仰,坚持对事实的忠诚,在详细调查证据、切实查清事实真相的前提下,依法公正处理。力避机械执法。克服死抠法律条文、机械执法的现象,正确理解立法意图,在法律的框架内,用足用活法律条文,从法律层面、道德层面、心理层面对当事人及社会公众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担当起匡扶正义的重大使命。勇于担当尽责。接到群众的诉求,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及时依法处置,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要耐心解释并告知群众管辖部门。 六、人民的评价是我们的一贯标准,必须进一步强化凝聚群众的意识。把人民的评价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司法的公信力凝聚民心的吸纳力。执法办案中,要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前提下,把老百姓的评价当作我们的标准,事实与法律并重,程序与实体并重,把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典案,让人民群众有个好感受。大力推进阳光执法,把执法办案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杜绝执法过程中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个好感觉。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让执法打上“人性化”烙印,让每一次处罚化解一批纠纷,让每一次回访感动一片群众,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从我们的执法中得到关爱和感动。 七、人民的合力是我们的不竭源泉,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动群众的能力。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要善于挖掘民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缓解当前维稳任务繁重与警力不足的矛盾。用自身的战斗力提升群众的向心力。用我们不断提升的战斗力取得群众的信服,用群众的信服换取群众的支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愿望和热情,形成巨大的社会警力,开创平安工作人人有责、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用自身的亲和力带动群众的创造力。注重解决冷横硬推的作风问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问题,做到工作细致,服务耐心,用亲和力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政法和平安建设中来。用自身的团结力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创新队伍管理机制,塑造团结的班子,打造团结的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建和谐。 八、人民的创造是我们的丰富智库,必须进一步拓展联系群众的举措。牢固树立办法在基层、智慧在群众的理念,注重从群众中、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从群众的生活中发现新思路。用新眼光看待新现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从社情民意调研中提炼、挖掘群众新需求,从群众生活变化的点滴之中,发现工作的新思路。要从群众的作为中发现新方法。深入基层,拜老百姓为师,向老百姓学习,学会用人民的方法来处理人民的问题,用群众的办法来解决群众的矛盾。要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新规范。循着群众的循着百姓的感受和议论,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仔细考量,权衡利弊,寓情于法,创新执法规范,促进公平公正。 九、人民的监督是我们的一面明镜,必须进一步增进尊重群众的实效。要勇于接受监督。摒弃害怕监督的偏颇心理和认识,在依法办好每一起案子、谨慎说好每一句话的前提下,敞开大门,时刻准备着接受群众的监督。要自觉接受监督。正确对待群众和媒体的批评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情况属实的,认真整改,情况不实或有偏差的,要客观平和地向社会说明情况,争取理解支持。要主动接受监督。从保障群众对政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出发,主动畅通民意表达和群众监督的渠道,加大群众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监督力度,用监督赢得群众的信任,以监督促进政法工作健康发展。 |
|